烽火连天,硝烟弥漫。在荆州城外,曹操的大军如黑云压城般逼近,旌旗蔽日,战鼓雷鸣。
荆州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面露惊恐,街道上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氛。
州府大堂内,刘表躺在病榻之上,气息微弱,他忧心忡忡地看着堂下的一众将领和谋士。
蔡瑁站出一步,拱手说道:“主公,曹操势大,兵强马壮,我军难以抵挡。不如趁早投降,还能保荆州百姓一时平安。”
“放肆!”一位老将怒喝道,“我荆州将士岂有不战而降之理!”
蔡瑁冷笑一声:“哼,你这老匹夫,只知逞匹夫之勇,若开战,荆州必将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两人争吵不休,堂内气氛愈发紧张。
此时,刘备带着诸葛亮匆匆赶来。
刘备拱手道:“刘景升,吾等听闻曹操大军来犯,特来相助。”
刘表微微睁开眼睛,虚弱地说道:“玄德公,荆州危矣,吾已无力应对。”
诸葛亮上前一步,施礼道:“主公莫忧,亮有一计,或可解荆州之危。”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诸葛亮身上。
蔡瑁不屑地说:“你一个村夫,能有何妙计?莫要在此信口雌黄。”
诸葛亮神色自若,轻摇羽扇道:“蔡将军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曹操此次南下,虽兵力强盛,但长途奔袭,其军必然疲惫。且其北方尚有后顾之忧。我们可一方面联合江东孙权,共抗曹操;另一方面,在城内整顿军备,安抚百姓,鼓舞士气。”
蔡瑁打断道:“与孙权联合?那江东小儿岂会真心相助?”
诸葛亮微微一笑:“蔡将军,孙权亦知曹操野心,若荆州被破,江东亦危在旦夕。只要我们晓以利害,孙权定会考虑。”
刘备点头道:“诸葛先生所言甚是,吾等当齐心协力,共保荆州。”
蔡瑁却阴沉着脸:“哼,说得轻巧,这不过是你们的一厢情愿。”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匆匆跑进来,跪地禀报:“主公,曹操已在城外十里扎营,不日即将攻城。”
堂内众人皆大惊失色。
刘表着急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
诸葛亮镇定地说:“主公,当下需速速做出决断。”
蔡瑁再次说道:“主公,切不可听信他们胡言,投降才是上策。”
老将怒目而视:“蔡瑁,你这卖国贼,我与你拼了!”说着就要拔剑冲向蔡瑁。
众人赶忙阻拦,场面一片混乱。
刘备大声说道:“诸位莫要冲动,此时应以大局为重。”
诸葛亮看向刘表:“主公,若降曹,荆州百姓必遭涂炭,主公一世英名也将毁于一旦。”
刘表陷入了沉思,脸上满是纠结和痛苦。
在城外,曹操营帐内。
曹操正与谋士们商议。
郭嘉说道:“主公,荆州内部似有分歧,我们可趁机劝降。”
曹操抚须笑道:“吾正有此意,先派人去劝降,若不成,再行攻城。”
城内,刘备的营帐中。
刘备忧心忡忡地对诸葛亮说:“先生,若刘表执意投降,我们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坚定:“主公,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为百姓谋一条生路。若刘表投降,我们可另寻他法。”
第二天,曹操派使者进城劝降。
州府大堂内,使者趾高气昂地说道:“刘荆州,曹公仁慈,只要你开城投降,曹公必保你荣华富贵。”
刘表尚未回答,蔡瑁便说道:“使者所言极是,主公,莫要再犹豫了。”
诸葛亮挺身而出:“曹操奸诈,此乃诱降之计,万万不可上当。”
使者冷笑道:“哼,不识时务,待曹公大军攻破城池,玉石俱焚。”
说罢,扬长而去。
刘表在病榻上长叹一声:“吾该如何是好啊......”
此时,城中百姓纷纷涌上街头,齐声高呼:“愿与荆州共存亡,绝不投降!”
刘备带领将士们安抚百姓:“乡亲们放心,吾等必与荆州共生死!”
在城墙上,诸葛亮望着城外曹操的大军,心中暗自盘算。
旁白:荆州危局,一触即发。诸葛亮的连环计能否成功实施?刘备又将如何应对这艰难的局面?
夜幕降临,蔡瑁在自已的府中密谋。
蔡瑁对手下说道:“无论如何,一定要促成投降之事,否则我们都没有好下场。”
而另一边,诸葛亮与刘备也在彻夜谋划。
诸葛亮说道:“主公,我们需尽快派人前往江东,说服孙权出兵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