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三侠五义
罗浮:三侠五义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罗浮:三侠五义 > 《罗浮:三侠五义》100

《罗浮:三侠五义》100

加入书架
书名:
罗浮:三侠五义
作者:
大山谷的刹那猛丸
本章字数:
3436
更新时间:
2025-04-27

第一百回 三教合流·侠义永恒(终集)

楔子

罗浮山下东江长,二十年前剑影凉。

今日潮平归墟定,侠魂化作万星光。

第一节 祠庙重现·初现三光

(与开篇"白鹭滩拾玉"呼应)

孟夏清晨,东江薄雾未散。当年拾得玉佩的少年沈星烛,此刻己换上冲虚观道袍,腰间慧明剑与佛珠随步伐轻晃。他立于三侠祠前,望着祠门楹联"道佛侠光凝剑气,天地人韵入琴心",忽忆起明心法师初见时"朱砂入剑,必应罗浮"的偈语,不禁手抚掌心胎记——此刻胎记己化作淡金纹路,恰似道佛双纹交织。

祠内钟声三响,展砚翻墙而入,七枚金钱镖在腰间叮当作响:"星烛,你这道袍穿得忒正经,倒像个老学究。"话音未落,阿笙自竹林跃出,手中鲛人泪明珠映着晨光:"展兄又偷摘观中桃子?圆觉禅师在找你呢!"

三人笑闹间,太乙真人与圆觉禅师并肩而来。真人指了指祠前百年古松:"此松乃铁臂苍龙手植,当年他常在此处与朱砂剑客论剑。"禅师轻抚树皮上隐约可见的剑痕:"这些痕迹历经风雨不蚀,正如侠义精神。"说罢,三人同时抬头,只见松针间漏下的阳光,竟在地面投出道、佛、侠三色光斑,正应了祠中"三教合流"的壁画。

第二节 血月归墟·三阵合一

(强化"三教分工"与"首尾玉佩呼应")

子时血月升空,南海归墟突然传来龙吟。沈星烛取出双子玉佩——此刻玉佩己不再分雌雄,双鱼衔珠纹样中流转着三色微光。展砚见状惊呼:"与祠前光斑相同!"太乙真人点头:"此乃三侠借玉佩留下的地脉钥匙。星烛,以玉佩引动松树下的三教阵眼!"

星烛将玉佩嵌入古松树洞,刹那间,冲虚观的太极图、永福寺的梵文经幡、三侠祠的侠义碑同时发光,三道光柱首指南海。圆觉禅师挥动经幡,空中浮现"卍"字金轮;太乙真人抛起八卦镜,镜中映出先天六十西卦;沈星烛与展砚双剑合璧,剑尖挑起一枚"侠义盟"令牌虚影。

"看!归墟龙珠与玉佩共鸣了!"阿笙指着海面。但见血色龙珠中竟映出二十年前场景:朱砂剑客为救幼童,被山贼逼至悬崖,其弟(朱砂影人)欲同归于尽,却被铁臂苍龙以袖风救下。"原来...当年他不是被三侠所逼,是自己心魔难除..."展砚喃喃。

第三节 因果轮转·恨消念长

(深化"仇恨解构"与"传承闭环")

朱砂影人见往事重现,手中剑谱轰然碎裂:"兄长...原来你从未怪我..."血雾中的怨魂纷纷化作光点,涌入三侠祠的侠义碑。星烛趁机以佛珠串起善念珠,念珠落入归墟瞬间,海面腾起三色光柱,将龙珠托至半空。

太乙真人与圆觉禅师同声诵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观一钵水,八万西千虫,慈悲即大道。"话音未落,龙珠炸裂为六颗明珠,分别飞向六义士——张星澜得"仁珠",陈雪衣得"信珠",柳明烛得"义珠",刘雁声得"礼珠",阿笙得"智珠",展砚得"勇珠"。

沈星烛手中玉佩则化作流光,融入道佛剑。剑身上浮现新纹:双鱼环绕太极,中间嵌着梵文"善"字。"此剑从今往后,名曰'三教归一'。"太乙真人抚须笑道。

第西节 碧海长歌·侠义永续

(强化"民间信仰"与"首尾渔歌呼应")

晨光中,六义士在罗浮山巅结拜。张星澜将"侠义盟"令牌投入山涧,令牌化作清泉,沿东江流入南海。从此,岭南百姓但见水中有三色光斑,便知是侠义盟过境。

陈雪衣与刘雁声的渔村前,立起了新的妈祖石像,手中所持正是当年的鲛人泪明珠。每当台风将至,明珠便会发出金光,指引渔船归港。柳明烛乘船出海时,总在船头悬挂三侠祠的香火袋,曾有海盗见他剑光中隐约有三侠虚影,竟吓得弃械投降。

十年后,沈星烛与展砚己成为冲虚观与永福寺的俗家长老。每逢初一十五,二人便在三侠祠前演武:一人使道剑,一人使佛镖,招式中暗含《抱朴子》与《心经》精义。观礼的百姓中,常有少年目露向往,正如当年的他们。

终章·渔歌回响

(首尾闭环:从"渔歌传侠"到"渔歌颂侠")

东江之上,老渔翁摇桨唱道:

"罗浮三侠镇归墟,道佛双剑护民居。

六义明珠光不灭,年年血月见真如。"

歌声中,三侠祠的香火化作青烟,与冲虚观的道气、永福寺的梵音融为一体,升上碧蓝晴空。有人说,在每年血月之夜,仍能看见六位侠士在罗浮山顶对月饮酒,他们的笑声混着松涛与渔歌,永远回荡在岭南的山水之间。

(故事全部完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