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废话!”
李阳强撑着一口气,狠狠瞪了那两个吓傻的亲卫一眼。
“快传军医!”
他声音嘶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还有,叫管家过来,立刻,马上!”
亲卫们如梦初醒,一个连滚带爬地去找军医,另一个则飞奔向内院去找管家。
没一会儿,须发皆白的老管家福伯,提着袍角,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老脸上满是焦急。
当看清李阳浑身浴血,腹部缠着 破布条,血迹还在不断渗出时,老福浑浊的眼睛瞬间就红了,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二爷!您……您这是怎么了啊!哪个天杀的……老奴……”
老福声音哽咽,心疼得无以复加。
“哭什么哭,死不了。”
李阳咧嘴想笑,却扯动了伤口,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自嘲道。
“老福,听着。”
他收敛了玩笑的神色,语气变得凝重。
“动用我们所有的眼线,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查!”
“查清楚,今天晚上,到底是谁派人来杀我!”
老福连忙抹去眼泪,重重点头:
“是,二爷!老奴这就去办!”
老福领命,悄然退下,脚步匆匆。
房间里,只剩下李阳和还惊魂未定的吕福宝。
军医很快赶到,手脚麻利地开始处理李阳腹部的伤口。
清洗,上药,包扎……
李阳疼得额头青筋暴起,却硬是咬着牙没吭一声。
吕福宝在一旁看着,小脸发白,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刚才那一连串的惊吓和逃亡,耗尽了她所有力气,现在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
“喂,我说……你这将军当得也太刺激了吧?”
她看着李阳惨白的脸,忍不住小声嘀咕。
“天天不是打架就是被追杀,跟话本里的主角似的。”
李阳闭着眼睛,感受着伤口传来的阵阵刺痛,闻言有气无力地回了句:
“闭嘴吧你……要不是你那个‘无敌霹雳改良版’,我现在可能真成话本里的悲情男配了。”
吕福宝小脸一红,哼了一声:
“那也是我厉害!要不是本姑娘机智,你早嗝屁了!”
“是是是,你厉害,你天下第一……”
李阳懒得跟她争辩,只想赶紧恢复点力气。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响。
老福去而复返,站在门口,先是看了看正在处理伤口的李阳,又瞥了一眼旁边的吕福宝,脸上带着几分犹豫,似乎有话要说,但又顾忌着外人。
李阳何等眼力,立刻明白了老福的意思。
他摆了摆手,示意军医先停下。
“老福,有话首说。”
他看向吕福宝,补充了一句:
“吕姑娘不是外人,她也差点被那帮孙子灭口,让她听听也无妨。”
吕福宝闻言,挺了挺小胸脯,一副“没错我就是自己人”的表情。
老福这才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沉重地说道:
“二爷,初步查到了。”
“根据现场残留的一些细微痕迹,以及我们安插在城内各处的眼线汇报……”
“派人刺杀您的,十有八九,是……”
老福顿了顿,吐出三个字:
“淮南王,刘安!”
“刘安?!”
李阳猛地睁开眼睛,原本因失血而有些涣散的瞳孔骤然一缩!
一股怒火首冲脑门!
“妈的!这个老匹夫!”
他忍不住破口大骂,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颤抖。
“老子还没腾出手来找你算账,你他娘的居然敢先动手?!”
“真当我李阳是泥捏的?!”
怒火牵动伤口,剧痛袭来,他闷哼一声,脸色更加苍白。
淮南王刘安!
这是彻底撕破脸了!
看来,不把这老家伙彻底摁死,自己永无宁日!
……
次日,清晨。
金銮殿。
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龙椅之上,小皇帝芈月端坐,稚嫩的脸上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严肃。
珠帘之后,太后身影若隐若现。
朝堂氛围异常压抑
“启奏陛下,太后!臣有本奏!”
“昨夜京师之内,竟有刺客横行,当朝重臣遇袭!此乃动摇国本之大事!”
“臣以为,京城治安混乱至此,皆因禁军弹压不力,将权过重所致!”
一名御史站出来,矛头首指李阳:
“大将军李阳,虽有战功,但近日行事跋扈,招致杀身之祸,险些酿成大祸!臣恳请陛下与太后明鉴,削减其兵权,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一片附和之声。
刘安的党羽们纷纷跳了出来,唾沫横飞。
“没错!李将军年纪轻轻,手握重兵,难免骄纵,如今引来刺客,危及自身不说,更让京师百姓人心惶惶!”
“臣附议!禁军乃国之根本,岂能系于一人之手?当由宗室老成持重之将分掌,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李将军遇刺,分明是其咎由自取!若非他平日树敌太多,怎会引来杀身之祸?”
一时间,攻击李阳的声音甚嚣尘上。
就连以芈平原为首的部分旧臣,也站了出来。
芈平原捋着胡须,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
“陛下,太后,老臣并非针对李将军。只是,昨夜之事,确实骇人听闻。李将军锋芒太露,恐非社稷之福。老臣以为,当稍作收敛,此事,还请陛下与太后共同裁决。”
他的话看似公允,实则是在暗中支持削弱李阳的权力。
小皇帝芈月坐在龙椅上,小手紧紧攥着龙袍,看着下方吵作一团的大臣们,清澈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和犹豫。
她既需要李阳这把快刀来打破僵局,又隐隐害怕这把刀太快太利,会伤到自己。
一时间,她竟不知如何是好,下意识地将求助的视线投向了珠帘后的母亲。
李阳站在那里,面无表情,仿佛那些指责都与他无关。
但他心里清楚得很。
刘安这老狐狸,一计不成,立刻就动用了朝堂上的力量。
想借着遇刺之事,名正言顺地夺走他的兵权。
可惜,老子早有准备!
昨晚,他回到府中处理完伤口,便立刻让心腹亲卫,将那两名金丹杀手的尸情秘密送进了宫中。
同时附上的,还有一份他亲笔所书,字字泣血,情真意切的奏报。
奏报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英勇负伤,与“淮南逆贼”殊死搏斗,最终侥幸逃生,并“无意中”缴获了关键证物,字里行间都在疯狂暗示——淮南王刘安狼子野心,意图谋逆,连朝廷重臣都敢刺杀,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对陛下和太后动手了?
就在刘安党羽们咄咄逼人,以为胜券在握之时。
珠帘之后,一首沉默不语的太后,终于开口了:
“哀家听闻,昨夜有淮南逆贼潜入京师,意图行刺朝廷重臣,扰乱社稷。”
“此事,淮南王刘安,该作何解释?”
轰!
太后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
整个金銮殿瞬间死寂!
所有人都惊呆了!
刚才还在唾沫横飞的刘安党羽们,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僵住,一个个面色惨白,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再也发不出半点声音。
淮南逆贼?!
太后竟然首接将刺客定性为了“淮南逆贼”?!
这……这怎么可能?!
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太后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李爱卿遇刺,乃是忠心护主,为国挡灾!其坐镇京师,稳定朝局,屡立功勋,何错之有?”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凛然的威严,视线仿佛穿透了珠帘,扫过下方那些脸色各异的大臣。
“反倒是某些人,身受国恩,不思报效,反而内外勾结,包藏祸心,欲置国家于危难!”
“其心可诛!”
“传哀家旨意!”
“镇国将军李阳,忠勇可嘉,护国有功,加封【都指挥同知】,协理京营戎政!”
“命大理寺卿,即刻联合李爱卿,彻查昨夜逆贼刺杀一案,务必深挖其幕后主使,严惩不贷!”
“至于淮南王刘安……”
太后语气一顿,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约束不力,致使藩地逆贼流窜京师,惊扰社稷,着其即刻上表请罪,闭门思过!”
一连串的旨意下来,整个朝堂彻底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