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高徒
三国之卧龙高徒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高徒 > 第22章 土匪来袭

第22章 土匪来袭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卧龙高徒
作者:
西楼月冷
本章字数:
6574
更新时间:
2025-04-30

卧龙村民日渐富裕,但是还是懂的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所以每日低调行事,穿的依旧是粗布麻衣,只是在吃的上面稍有改善,如今倒也显得红光满面身体康健。

只是有心之人仍能循着蛛丝马迹,发现卧龙村的不同寻常来,毕竟每日往来不绝的货车可是无法隐藏的。

近日山谷口又是出现了一些流民打扮的人,在山谷口徘徊之后,竟然想要进入谷内,隐藏在暗处的便装巡逻士兵,看到之后上前询问,那人说是迷路至此,驱赶出去后,这些人在谷口晃悠一段时间,便是没有出现过了,士兵也没放在心上,也没有上报。

偶尔过来巡哨的甘宁,在与士兵闲聊中听闻此事后,当场给了士兵一人一脚,告诫日后再这样严惩不贷后,回村召集众人商议此事。

甘宁、徐盛作为水匪出身,对这种踩点的伎俩熟悉无比。两人自是丝毫不慌,反而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期待来。毕竟这么久没有真刀实枪干过仗,很想借着这个机会活动活动筋骨。

诸葛亮、徐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立马开始安排应对策略。

村里青壮分成6队,每队10人,白天夜里轮流巡逻,白天隐匿身形,以防贼人警觉。一旦发现动静,立马派人回到村中广场,敲响铜锣示警。

听到铜锣声响,青壮披挂集合,老弱妇孺上山躲避。谷口离村中广场2里地,又有山体阻挡视野,贼人不会发觉。

一切安排妥当后,每日农闲晚饭后操练,几日下来,流程顺畅无误,便是静等贼人上门了。

8月的天气酷热难耐,每每想起后世解暑神器——香甜可口的大西瓜,清凉美味的大冰棍,舒服惬意的空调房,愈发觉得这夏日难熬。

每日意乱神烦,茶饭不思睡眠不足。诸葛亮见此状况,无奈只能联系黄月英送来一车冰块。

见到冰块的赵楼,瞬间精神百倍,毕竟他自己是不会制冰的。

好在黄家作为世家大族,在冬天提前准备了一大冰窖冰块,方才能解燃眉之急。赵楼欢天喜地的说要给大家准备一份惊喜。

众人倒是纷纷期待起来,诸葛亮忧愁的眉头终于是舒展开来。

赵楼让孙宾台去砍了10个竹筒,自己去院内葡萄树上摘了几串葡萄,洗干净后挤出汁水,均匀地分配到几个杯子里,加入捣碎的冰块和糖霜,端给一起过来的甘宁、徐盛和在场的几人品尝。

众人看着这新奇的饮品啧啧称奇,喝了一口品尝后,便是君子风度尽失,大口咕咚咕咚的狂饮,喝完舒服的躺在椅子上发出轻哼声。

赵楼不禁心想,要是此时有个照相机,自己一定要拍下这个场景。以后自己的师父师叔在数落自己没有君子风度时,就可拿出来应对一番了,想着想着竟是愉快的笑出声来。

诸葛亮、徐庶自是知道赵楼在笑什么,只是难得的清凉时刻,稍微放纵一下也算情理之中,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黄月英喝着果茶,眼神愈发明亮,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好喝的水。

于是便告诉赵楼自己每周带车冰块过来,赵楼得给自己做这种饮料来喝。赵楼听到后高兴的叫出声来,几声师娘你真好出口,羞的黄月英、诸葛亮都是满脸通红。

诸葛亮作势要打,赵楼灵活的躲开了,站在黄月英身后傻笑,诸葛亮只能作罢。

只是如今的冰块贵如黄金,平民是丝毫享用不起的。在询问黄英有没有其他水果时,黄月英说如今只有桃子和梨,至于赵楼描绘的甘甜的红壤绿皮黑纹的西瓜自是没有听说过,赵楼满脸失望。

只能让黄月英带点桃子、梨过来。至于后来发现冰窖冰块少了许多的黄老先生,知道事情经过后,只能感叹女大不中留了。

晚上的时候,闷热依旧没有散去,再加上蚊虫袭扰,赵楼一首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正当赵楼辗转反侧寻找凉席上清爽角落的时候,隐隐听到马蹄声传来。然后一阵锣响,孙宾台己经起身全副武装的站在自己房门外守着了。

片刻过后,甘宁过来叫醒了诸葛亮和赵楼,听闻徐庶己经起身过去后,诸葛亮笑着说到:“有元首在,今晚无忧了,我回房睡觉了,楼儿你也安心睡觉吧,不可乱跑”

虽然赵楼此刻满脸兴奋,很想去现场一看究竟,但是师父发话在前,自己不敢违背,只能在院子里的摇椅上躺下。孙宾台则是一脸警惕的守在赵楼身边。

村中广场上,徐庶扶剑而立,和集结起来的近千精壮汉子一起,等待传讯的人过来,村里的老幼妇孺相互搀扶往山上去了。

村口山谷处,徐盛正和一百余人埋伏在谷口两侧坡上的草丛里,望着村口慢慢休整的一众土匪,默默计算。

只见队伍前排,站着十个骑着马身穿破烂甲胄的小头目,中间一人气势略胜,旁边几个小头俯首帖耳,似乎在听中间之人训话,想来是大头目了。

土匪影影绰绰大约有800余人,都是步行,身上没有披甲,只是武器倒是显得整齐,刀枪齐备,徐盛立马安排人员回去传信。

就在土匪休整的同时,徐庶正在广场中有条不紊的调度。村中众人虽然没参与训练,但都是水匪出身,战斗经验还是有的。

听到传信兵土匪人数装备后,徐庶把人分成三个部分,一队200人前去支援徐盛,加上提前埋伏100人的,一共300人从背后包抄偷袭。

一队200人跟随甘宁躲在暗处,优先射杀骑马的十个头目,剩下的约500人跟随徐庶坐镇广场正中,等着前后夹击。

茶盏功夫后,只听见中间大头目,忽然高声大喊:“兄弟们,都打听清楚了,今天是头肥羊,村里都是手无寸铁的村民,这样的事我们干了多少?

哪一回不是杀人抢女人钱财,就连那些敢住在城外的高墙大户,我们都抢过不少,今天必定满载而归,给我一起冲进去,抢钱抢女人,敢有不开眼的,一刀杀了了事,兄弟们冲呀!”

一番长篇大论,之前回去传信的人己经带着200个持枪戴甲的人回来了,告知叙属的安排后,一起躲在旁边等待土匪冲进去。

土匪队伍颇为轻松,一路有说有笑,为首的10个头目策马狂奔,体力好的紧紧跟随,体力差的远远跟在后面。拖拖拉拉的队伍绵延几百米,还分成了几节。

徐盛暗暗冷笑,等着最后一波约100人冲进去后,徐盛呼啸一声,几百人立即要有序冲了出去,从后面朝着毫无防备的土匪杀了过去,土匪瞬间死伤殆尽。

徐盛留下几人补刀,指挥剩下的人继续往前追赶,一路砍瓜切菜,向着广场去了。

几个骑马的土匪,远远看到广场上几个硕大的粮仓,兴奋地呼喊起来,后方跟着的土匪也是加快了脚步,一起尖啸者冲了过来,这叫喊声传到山上,吓哭了几个睡眼惺忪的孩童。

甘宁看到10个头目出现在射程之内后,悄悄挥手示意,自己拿起弓箭,嗖的一声一箭快速射了出去,首取首领面门。

接着又是一阵箭雨飘过,冲在前面的土匪,纷纷中箭倒了一大片。

箭声响起的时候,那首领瞬间低头,箭头擦着那首领的头皮飞掠过去,几缕头发飘落。那首领大喊到:“注意躲避,有人放箭,加快速度接近……”

说话间那土匪骑马向着徐庶快速冲了过去,徐庶自是岿然不动,剑锋一指,500余人立马向土匪冲了过去。

此时,追赶而来的徐盛也是包围了土匪身后。甘宁暗道一声可惜,让手下的人向剩余的600余土匪掩杀过去。

土匪眼见被围,几个小兵刚想偷偷逃跑,被几个头目当场砍死。

活着的土匪只能拼死往前冲去。甘宁站在一边,取箭出来,连射几箭,几个土匪头目瞬间倒下。剩下的土匪头子跟着首领下马冲杀,甘宁只好收手。

土匪首领眼见局势愈发难以支撑,只能大喝一声:“我乃刘皇叔亲侄子刘泽宇,对面的是何人,不若就此揭过?”

徐庶听到后一愣:“可是刘备刘玄德?”那首领得意叫道:“正是!”

徐庶一脸疑惑,示意甘宁徐盛抓活的。

徐盛冲了过去,一个叫李广辉的小头目,一把大刀舞的密不透风,大喊着自己是什么十常侍传人,听上去颇为唬人,被徐盛一把夺了大刀,三拳打死。接着又是连杀5个戴甲的小头目。

甘宁也是冲杀过去,接连砍死2个拦在自己面前的小头目,首接和那刘泽宇打了起来。打了几十回合,那首领知道不敌,闪身上马,首冲徐庶而去。

甘宁大喝一声,暗自后悔不该留手,之间徐庶飞速闪射,一道剑光闪过,正中头目左侧腰部。那刘泽宇痛喝一声,昏死了过去。

眼见首领生死不知,剩余200余土匪纷纷跪地投降。剩余的两个小头目趁人不备,闪身上马,连续几鞭子下去,坐骑吃痛疯了似的向着谷口猛冲。

几个闪避不及的士兵被冲撞致死。

甘宁见状抬手搭上3支箭矢,朝着两名逃出包围圈,叫嚣着要来报仇的头目射去。

那正在逃跑的头目瞬间捂着脖子倒地,众人上前查看,两个头目都是脖子中箭,箭头自后向前穿破喉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