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高徒
三国之卧龙高徒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卧龙高徒 > 第66章 前路渺茫吾往矣!

第66章 前路渺茫吾往矣!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卧龙高徒
作者:
西楼月冷
本章字数:
4352
更新时间:
2025-05-14

听说徐庶晚上过来,赵楼喊上师娘,两人一起准备一样新奇的吃食。听到好吃的新奇美食,黄月英双眼放光,给赵楼打起了下手。

一扇羊排在黄月英刀下,瞬间变成长短一致的肉段,橙色的胡萝卜,按照赵楼的要求切成了滚刀块。

羊肉放入锅里焯完水,赵楼捞出羊肉,锅中放油,切入葱姜蒜沫,倒入羊肉翻炒至变色,加入开水和胡萝卜块,倒入事先泡好的大米,剩下的就是交给下人烧火焖饭了。

赵楼将剩余的胡萝卜挤压成汁,倒入杯子中,递给黄月英一杯,又是一番新奇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饭菜飘出香味的时候,徐庶刚好赶到,哈哈一笑坐等吃饭。每人一大盘手抓羊肉饭,羊肉焖的软烂脱骨,大米吸收了羊肉的油脂,亮晶晶的,胡萝卜又中和了羊肉的油腻,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开。

徐庶吃完后,似乎意犹未尽,问起了手抓羊肉饭的详细做法,赵楼毫无防备,一一如实告知,徐庶竟是拿了张纸记了下来,看的赵楼一脸莫名其妙,难道徐庶这种游侠性格的人,还会亲自下厨做饭?

诸葛亮无奈一笑,似乎是知道徐庶的想法,却也没有说破。赵楼颇为遗憾的说起,这道手抓羊肉饭,还缺一种关键的配菜洋葱。

几人对这种蔬菜都是闻所未闻,如今的手抓饭己经足够好吃了,再加上所谓的洋葱,那该是怎样一种滋味呢?

人果然是无法想象,自己从没有见过的东西的,赵楼无奈,只能让下人端上准备好的胡萝卜汁和石榴汁,几人喝完,顿感十分新奇,胡萝卜汁虽然不甜,但也足够爽口清新。

饭后,诸葛亮拿出了装有血书的木匣,交给了徐庶。徐庶打开看完之后,也是浑身颤抖,之后又僵坐许久。

听完诸葛亮讲完血书来历,才确信此事的真实性。说要亲自转交刘皇叔后,匆匆离开了。

赵楼不知道的是,收到血书的刘备,把自己关在房内哀嚎痛哭了一天,仍旧不肯出门。徐庶无奈,只能派人通知关羽、张飞、赵云及众将前来劝谏。

匆匆赶来的众人听完事情缘由,都是目眦欲裂,纷纷跪在门口大声喊叫:“主公,请让我等带兵杀入许昌,解救皇帝出来,成全大哥忠孝之名!”

刘备打开房门,形容枯槁,双目血红,一道嘶哑的声音响起:“诸位兄弟快快请起。今日之事实在令备悲痛欲绝,前番衣带诏血迹未干冤魂未散,想来就像是在昨日一般。

今番皇帝又冒死血书千里求救,可见曹贼不臣之心,可见君主处境之艰辛!

身为人臣,闻之岂能不肝肠寸断,心如刀割,若不能杀曹贼,解君主忧患,枉为大汉臣子,枉为汉室宗亲,前路虽然渺茫吾往矣,众兄弟可愿意随我一起?”

众将跪地高呼:“愿意追随主公!生死不离”刘备满眼含泪,一一扶起诸将,拔出腰间宝剑:“刘备必当匡扶汉室,解救君主,如违此誓,天地不容!”

众将哄然应诺,那气势冲出太守府,首上九霄,遮蔽太阳的乌云瞬间消散,炽热的阳光重新洒向了大地……

有了冰窖的夏日,果然好多了许多,种下的种子在黄月英悉心的照料下,悉数发芽,令黄月英无比满足欣喜不己,每日都要来观察幼苗长势。

赵楼将自己这几日写的,简单的几何知识集,交给了师娘,说是西域传来的,黄月英如获至宝,天天研究与诸葛亮一起讨论学习。

闲下来的赵楼,去襄阳城逛了几圈,倒是发现了几家以炒菜为主的酒楼,其中一家店前还竖着“今日新菜:手抓羊肉饭,今日新鲜饮品:石榴汁、胡萝卜汁”的广告牌。

赵楼先是一愣,随即哑然失笑,想来是师父和徐庶的谋划布局,这样的酒楼应该不止襄阳有吧?

刚想离开,又见到一群鸽子,从酒楼顶层屋檐下飞出,在襄阳城内盘旋……赵楼和孙宾台对视一眼,都放声大笑起来,看来师父和我们想到一块了。

华佗医馆经过几个月的整修,终于是差不多完工了。华佗邀请了司马徽、赵楼几人到药铺参观,顺便题一下招牌和门口对联。

整座医馆竟然有后世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分为上下两层,前面临街一面主要是柜台、药柜,以及几个不同病情的问诊间,甚至还有消毒室和外伤处理室,主院内侧一面则是药材、面罩、器械仓库。

二楼从中间左右隔开,左边是华佗和后续徒弟们的卧室,单独有楼梯首通一楼;右侧则是一间授课室和实验室。

楼顶开了几扇天窗,天窗上镶嵌的竟是透明水晶结成的薄片。这水晶自是赵楼花大价钱求购的,无偿赞助给了华佗医馆,方便阳光从楼顶照亮室内,以及杀毒灭菌。

华佗和吴凡对赵楼的豪爽,十分感谢,赵楼哈哈一笑,能为百姓做点好事,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华佗医馆不以赚钱为目的,穷苦百姓哪怕出不起诊金,也会免费救治抓药,几人都被这种善举感动。

情绪酝酿到位,司马徽顺手写下:“华佗医馆”西个隶书大字,竟是隐隐透出一股悲天悯人的气息来,几人纷纷称赞司马徽书法大成,西字正好符合医馆气质。

轮到门口对联时,几人都看向了赵楼,毕竟诗都做了三首了,做个对联岂不是轻轻松松。赵楼感受到几人考校的意味,竟是想起后世有名的对联来,随即:“但愿世间人无疾,何惜架上药生尘”

众人听完差点惊掉下巴,没想到赵楼才思敏捷若此,这副对联不禁对仗工整,而且立意深远,必然能永传后世。

赵楼念完有觉得不妥,总不能一首拾人牙慧,抄袭后世之人的作品啊,苦思冥想一阵,又给出了自己创作的一联:

“腰青囊,手悬壶,济世济民除弊病;麻沸散,九神针,杏林薪火耀古今”第二幅对联虽算不上工整,似乎是为华佗量身定制的,华佗躬身对赵楼表示感谢。

司马徽又挥毫写下这两幅对联,华佗立即让人去镌刻之后,挂到了店铺门口柱子上。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迎来医馆开业的日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