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妈摇头表示怀疑,她不确定易中海是否会听她的。
即便苏建设不能让他们重振往日辉煌。
“苏建设在单位己经独占鳌头,大家都听他的,我在他手下干更有前途。”
聋老太冷笑道:“你还不了解那些人?没利益的话,不出两天就反目。
再说厂里,苏建设位置越高,出事时跌得越惨。”
“老太太,老太太!”
易中海兴冲冲地跑进来喊道:“我和秦淮茹决定了,要收棒梗做干孙子。
这几天我要在家里设宴庆祝,到时候您一定要来啊!”
糟了,这正是聋老太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她虽然心里十分不满,但碍于面子,没首接反对,而是用眼神示意旁边的大妈替她发言。
大妈试探性地说:“中海,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没先跟我商量?棒梗那个人……”
“什么不行!”易中海毫不客气地打断,“你行还是我不行?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大妈碰了个钉子,灰溜溜地闭嘴。
聋老太只能亲自出马劝道:“中海,听我说几句。
认了这么个干孙子,以后贾家的事都要找你帮忙。
他们家就像个无底洞,你现在己经没什么收入了,靠积蓄都快供不起他们家的开销。”
“您放心吧,老太太。”易中海信心满满,“秦淮茹马上就要去厂里上班了,一个月能挣十八块,只比东旭那时少一点。
虽然不算富裕,但也够维持生活了。
明天我就会出去找工作,凭我的钳工手艺,肯定能找到活干。”
聋老太点了点头,轻声提醒道:“那你多注意安全,别再惹麻烦了。”
其实她心中还有很多话没说出口——要是你再出事,我也帮不上忙了。
易中海之所以特别信赖聋老太,是因为她是烈属,而且有大领导的关系网。
这次他能提前出狱、傻柱减刑,全靠聋老太从中斡旋。
因此在他眼里,聋老太是最可靠的人。
平时他对一大妈总是避而远之,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易中海刚离开,贾家全家依旧沉浸在喜悦之中。
这一家子孤儿寡母总算有了依靠。
贾张氏立刻动了念头。
“棒梗,你是不是还饿?”
棒梗点头道:“饿了,还有别的好吃的吗?”
贾张氏兴奋地说:“饿了就去你大爷家拿些吃的,他家现在也就是你家。”
棒梗有些迷糊。
他爷爷不是早就过世了吗?
“就是你大爷,他现在认你当干孙子了,从今以后他就是你爷爷!”
贾东旭在一旁补充道:“以后你爷爷家的东西都是你的,想拿就拿。”
“太棒了!”
棒梗高兴得跳了起来。
“我现在就去找吃的!”
秦淮茹一把拉住正跑向门口的棒梗。
她对他们的这种教育方式真是无语了。
“妈,大爷要办酒席才能正式宣布这件事,事情还没完全确定,这样不太好。”
“有什么不好?”
贾张氏瞪眼喊道:“办酒席就是让大家都知道,我们两家关系好了才是真的。
要是还分得这么清楚,何必还要认这个亲戚!”
秦淮茹拗不过她,只好让棒梗去了。
没多久,棒梗兴高采烈地回来,兜里装满了东西。
“奶奶快看!”
贾家人都凑过去看。
好家伙,棒梗用衣服兜着一堆零食、花生米和两个大白馒头,居然还有一百多块钱。
秦淮茹脸色骤变,立刻给了棒梗一个耳光。
“你怎么能拿别人的钱?快还回去!”
棒梗哇哇大哭,说不出个理由。
贾张氏不管,首接把钱塞进自己口袋里。
“还什么还?一家人不分彼此,他的就是我的。”
“妈,事情还没定下来,拿别人的钱不好。”
秦淮茹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贾张氏怒气冲冲地喊道:“你男人欠我五百块,现在让你儿子来还钱!”
贾东旭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秦淮茹一脸无奈。
此刻己经不是一家人客气的时候。
---
刘海中在家里反复思考,觉得今天贸然去考核有些草率,于是急忙提着大包小包再次登门送礼。
苏建设将他拦在门外,坚决不让他进去。
“您就在门口等着吧,我这里正有客人,不方便。”
刘海中嬉皮笑脸地说:“建设,再帮我一次吧。
进不了研发组没关系,能不能让我当个车间组长?”
苏建设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二大爷,我只负责新项目,并没有职位,这个忙我真的帮不上。
没事的话,您请回吧。”
说完,门“砰”一声关上了。
刘海中心如刀绞。
这一幕刚好被刚从聋老太家吃完饭出来的易中海撞见。
他掩嘴轻笑:“一个老人向年轻人求助,结果却被一顿数落。”
“你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我可是老当益壮,还想再拼一把。”
刘海中暗讽易中海失业了。
易中海顿时满脸涨红,窘迫得想挖地缝钻进去。
刘海中初战告捷,准备发起第二轮攻势。
“老易,不是我说你,你怎么混成这样?工作丢了不说,连个子女都没有。
到老了只能等死!”
易中海被激得火冒三丈。
“谁说我没子女?我认了棒梗当干孙子,过几天还要办酒席,请大家来作证!”
刘海中听后哈哈大笑。
标题:易中海遭遇偷窃风波
“你认这么个干孙子,是不是觉得败家的速度还不够快?”许大茂又凑热闹,还调侃易中海。
“大爷,不对,易大爷,我都想劝劝您,那贾家那样的家庭,您这是自讨苦吃啊!”易中海的脸色难看得发青。
旁边一大妈不懂眼色地插话:“老易,您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大家不都觉得不靠谱吗?”
“闭嘴!”易中海首接呵斥。
一大妈气得转身离开。
易中海据理力争,但他能力或许不足,看人的眼光可没问题。
“你们知道什么?这就像带个小孩,才十岁呢,还没长大。
等着瞧吧,我会好好教导他的,将来他必成大器。”
这时,中院传来一大妈的声音:“老易,快回来,家里进贼了!”
**易中海听到喊声,急忙往家赶,后面跟着不少看热闹的。
苏建设他们正好吃完饭,也赶去看热闹。
易中海急切地问:“丢什么东西了?”
一大妈哭诉:“一些吃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百多块钱不见了。
我明明放在枕头底下的,怎么会没有了呢?”
一百多元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邻居们都惊呼。
“家里就你们两个,肯定是遇上了贼。”
“贼还会拿吃的?”
“这年头,贼什么都偷。”
易中海听完,气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