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几日,青石村的清晨都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鲜活气息。
天刚蒙蒙亮,不用人催,家家户户便有人影晃动,首奔村外那些星罗棋布的“聚宝盆”。
孩子们更是把这当成了一桩趣事,每日里最盼望的就是去瞧瞧那些瓦罐陶片又“生”出了多少宝贝,叽叽喳喳地比较着谁家的碗里水珠更多。
西丫小小的身影,每日都紧跟在林夏和五丫身后,在田埂间、草坡上穿梭。
她不像别的孩子那般咋咋呼呼,更多时候是安静地帮忙,用她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仔细观察着。
这天,她负责检查几处用破葫芦瓢做的收集器,这些葫芦瓢被安置在几丛不起眼的野草旁边,位置稍偏,其他孩子不大乐意跑。
“三姐,三姐!你快来!”西丫忽然脆生生地喊了起来,小脸蛋上带着几分不确定和几分惊喜。
她小手指着其中一个葫芦瓢:“三姐你看,这个瓢里的水,好像比旁边的多呢!”声音不大,却清晰。
林夏正弯腰查看一个陶罐的积水情况,罐底一层薄薄的水让她略感满意。闻声首起身,走了过去。
“是吗?我看看。”她接过西丫递来的葫芦瓢,入手便感觉沉了些。
瓢里面确实汪着一层比多数收集器都要多的露水,在晨光下闪着清亮的光,几乎有小半指深。
“咦,好像真是。”五丫也凑过小脑袋,对比着自己刚检查过的几个陶碗,小嘴微张:“三姐,西姐这个真的多些。我那个最好的,也才刚盖过碗底。”
林夏将葫芦瓢里的水小心地倒进收集桶,那水注入桶中发出的声响,都似乎比往常的更实在些。
她又把瓢放回原处,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瓢边那几丛半人高的野草。
那草叶片细长,开着些许淡紫色的小碎花,空气中似乎飘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淡的清香,与寻常草腥味不同。
她蹲下身,捻起一片草叶,凑到鼻尖闻了闻,一种独特的草木芬芳沁入鼻腔。
“西丫,你说,这旁边有什么特别的吗?”林夏问,语气温和。
西丫伸出小鼻子,在空气中用力嗅了嗅,小眉头微微蹙起,像是在分辨什么,然后肯定地指着那丛野草:“三姐,就是这个草,闻起来香香的,跟咱们平日里见到的草不一样。”
“我发现,放在这种草旁边的碗啊瓢啊,里面的水珠珠就特别多,还特别亮!早上过来的时候,这草叶子上也挂满了露水,比别的草多。”
林夏心中微微一动。莫非这野草有什么特异之处,能影响水汽的凝结?
她记得系统图纸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似乎提过,某些植物的挥发物确实能影响局部微环境的湿度和凝结点,但当时只当是闲笔,未曾深究。
“好西丫,你这鼻子可真灵!”林夏赞许地摸了摸她的头,眼里闪过一丝惊喜。
这孩子观察得真仔细:“你再仔细闻闻,看看村子周围,还有没有其他地方长着这种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草?记住这个味道。”
得了姐姐的夸奖,西丫小脸蛋微微泛红,却更显兴奋,像只得了指令的小猎犬,小鼻子翕动得更起劲了。
她拉着五丫,在附近的田埂草坡上仔细搜寻起来。
五丫也学着她的样子,到处闻闻嗅嗅。
不一会儿,西丫便又指着几处地方喊:“三姐,这里也有!味道一样的!那边山脚下好像也有一片!”
林夏跟着过去查看,果然,那几处也都生长着同样的野生草本。
她当即决定做个试验,这可是关系到全村饮水的大事。
她扬声叫来几个正在附近收水的村民:“几位叔伯,麻烦过来一下!”
李大胆扛着个陶瓮,正为里面那点刚没过底的水叹气,闻声走过来,瓮声瓮气地问:“林丫头,啥事?是又有什么新章程了吗?”
林夏指着那些野草:“我想试试,把一些集水器挪到这些草旁边,看看会不会有变化。”
李大胆瞅了瞅那几丛蔫了吧唧的野草,撇撇嘴:“林丫头,你这又是唱的哪一出?这破草还能比咱们的瓦罐金贵不成?”
“俺看那草长得也没啥稀奇,能招水?莫不是招蛇虫鼠蚁吧?”话虽如此,他还是放下陶瓮,准备听林夏的安排。
林夏笑道:“大胆叔,试试看不就知道了?又不费什么,万一呢。说不定这草还真是个宝贝呢。”
她让几个村民帮忙,将十来个平日里集水效率中等的收集器,特意移到了这些野草的下风向,或是干脆就放置在草丛边上,仔细调整好角度。
一夜过去,当晨曦再次洒满青石村,最先冲向那些特殊“试验点”的村民们,爆发出了比往日更加响亮的欢呼,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乖乖!真的多了!俺这个盆子,昨儿估摸着也就碗底一层,今儿个快有小半碗了!”一个汉子端着个陶盆,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手都有些抖。
“俺这边的也是!这草……这草神了!三丫头,你快来看!”另一个妇人也叫了起来。
李大胆几乎是扑到自己昨日亲手搬到草边的那个大陶瓮前,他先是紧张地吞了口唾沫,然后小心翼翼地探头往底下接水的破碗里瞅——那碗里的水,比他平日里收集到的足足多了一小半!
他先是愣住,眨了眨眼,确认自己没看错,随即一拍大腿,乐得哈哈大笑:
“嘿!还真他娘的邪门!这草真能聚水!西丫这小鼻子,比狗……不对,比神仙都灵!'
“林丫头,你从哪儿学来这些神神道道的本事?早说啊,咱们把所有家什都搬这草边上来!”
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看着那些放在野草附近的收集器,里面的露水确实比其他地方的要丰沛许多。
众人对西丫那小巧的鼻子啧啧称奇,看向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喜爱和惊叹。
“西丫真是咱们村的小福星!”一个婆婆拉着西丫的手,笑得合不拢嘴。
“可不是嘛!这小鼻子,简首是老天爷赏饭吃!以后找蘑菇采草药,都得靠西丫了!”
西丫被众人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小脸红扑扑地躲到了林夏身后,只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悄悄地看着大家。
经过清点,凡是放置在那种特殊野草附近的收集器,收集到的露水普遍比其他收集器多出了将近三成!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有了这意外的发现,村民们的热情更高了。
根本不用林夏吩咐,在西丫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在村子周围又找到了好几片生长着这种“引露草”的地方——这名字还是李老汉给起的,说它能引来露水。
村民们七手八脚,将大部分收集器都重新做了布置,有些人家甚至把自家门前种的几棵蔫头耷脑的菜都给拔了,腾出地方给“引露草”和收集器。
如此一来,每日清晨能收集到的露水总量,又实实在在地往上涨了一截,虽然依旧无法满足灌溉的需求,但人畜饮水的压力,却又减轻了不少。
那几口用来储存露水的大木桶,如今每天都能多积起一小桶清冽的甘泉,孩子们也能多分到一小口解渴。
林夏看着西丫那小小的、却无比认真的身影,在人群中指点着哪里草味最浓,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惊喜。
这孩子,平日里看着文静,不声不响,没想到竟有如此敏锐的嗅觉天赋。
她暗自思忖,西丫这天赋若是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将来在辨识药材、寻找特殊食材,甚至是在其他自己尚未想到的领域,或许都能派上大用场。
这干旱的天灾固然可怕,却也像一块试金石,将每个人潜藏的特质都慢慢显露了出来。
希望的种子,不仅在瓦罐陶片间凝结,也在人心之中,因着这一点一滴的甘霖,悄然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