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熹,几缕晨曦勉强穿透厚重的云层,给沉睡了一夜的青石村镀上了一层朦胧的灰金色,预示着新的一天,带着未知的挑战与希望,己然来临。
林夏几乎是一夜未眠,脑子里反复琢磨着那张“多层过滤净化装置图纸”的每一个细节。
她将那几张承载着厚望的草图摊开在院中的石桌上,晨风吹过,纸张哗哗作响,如同希望的鼓点。
看到西丫五丫揉着惺忪的睡眼,穿着单薄的衣衫打着小哈欠出来,她轻声道:“都起来了?昨晚睡得可好?”
“嗯,睡好了!”西丫点头应答,小大人似的拍了拍胸脯,“三姐放心。”
“帮三姐去把村长请来,就说三姐又有新法子了。”她捋捋西丫有些毛燥的头发,又摸摸五丫的小脸,“姐给你们做些吃食,暖暖身子。”
西丫点点头,牵着五丫出了院门,小跑着去了。
不多会儿,就听到门外传来纷沓的脚步声,还夹杂着李老汉略带急促的询问声。
林夏抬头,看见李老汉背着手,精神矍铄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王老根、李大胆,还有几个平日里在村中颇有威望的长者。
李老汉脸上沟壑纵横,此刻却舒展了许多,目光炯炯地落在桌上的草图上:“丫头,这就是你说的新法子?”他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
林夏点点头,指着草图道:“李大爷,您看,这叫多层过滤,水从这里进去,经过粗砂、细砂、木炭粉、小石子,一层层滤下来,脏东西就都隔开了。”
她尽量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着原理和大致构造。
王老根毕竟是老木匠,经验丰富,凑上前仔细端详那几张简陋的图纸,又听林夏解说,捻着胡须,眼神里透出几分凝重与审视:
“这法子听着倒是不难,就是这沙子、石子、炭粉的配比,还有这层层叠叠的,真能把那脏水给弄干净了?丫头,这可不是搭个鸡窝那么简单。”
他见过太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管用的少,不管用的多,不能不谨慎。
旁边一个村民也小声嘀咕:“是啊,炭灰那玩意儿黑乎乎的,能把水弄干净?”
【“基建工程师小刘”:王大爷这专业性质疑来了!不过放心,主播出品,必属精品!这质疑很合理,古代没有精密测量工具,配比确实是个经验活。】
【“悲观主义者”: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古代这粗糙工艺,能达到图纸效果吗?我有点替主播捏把汗。材料的纯度也是个问题。】
“王大爷,各位叔伯,这图纸上说得明明白白,只要材料找对,顺序没错,定能见效。”
林夏语气笃定:“而且,这法子比清泉苔更长久,也更稳妥。咱们不能总指望山里的运气,那清泉苔万一采完了呢?”
她清了清嗓子,对着听到消息陆续聚拢过来的村民扬声道:
“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姐妹!昨天的清泉苔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但那不是长久之计!”
“我这里有个新法子,能造出一种净水器,让咱们以后都能喝上比以前更干净、更甜的水!”
村民们闻言,顿时议论纷纷。
有的人因为昨日清泉苔的神奇,对林夏的话深信不疑,脸上露出了期盼。
有的人则面露迟疑,觉得这听起来有些玄乎,毕竟水往低处流,这么个木头疙瘩能把脏水变清水,听着像说书。
李大胆第一个嚷嚷起来,他嗓门洪亮,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三丫头,你就首说要咋干吧!俺们都听你的!只要能有干净水喝,上刀山下火海,俺老李眉头都不皱一下!”
他拍着胸脯,一副豁出去的模样,全然不顾自己对这“净水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一窍不通,只是单纯地信任林夏。
村里那个爱占便宜的王麻子也挤上前来,他婆娘因为水的事情没少跟他闹腾。
他一双精明的眼睛在林夏和图纸之间来回打量,他撇了撇嘴,带着几分市侩的腔调:
“我说三丫头,这玩意儿真比那神仙苔还好使?可别是白费力气,耽误了大家伙儿上山采苔藓的时辰。采苔藓好歹还能见着东西,你这画的,俺可瞅不明白。”
他心里盘算着,这新东西要是真好,那他家也能省不少事,要是没用,可就白白浪费了功夫,还不如多采点苔藓实在。
【“王麻子本色出演”:哈哈哈,王麻子这算盘打得贼精!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不是坏,就是纯粹的利己。】
【“只想安静地恰饭”:王麻子这人设,真是又真实又有点讨厌,但又恨不起来,绝了。每个村里好像都有这么一号人物。】
林夏也不恼,她知道改变固有的观念需要时间和事实。
“王叔,您放心,这法子若是没用,我林夏一力承担所有损失,浪费的柴火、人工,我来想办法补偿。但若是有用,咱们青石村,就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
她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我需要村里手巧的木匠,像王大爷这样的老师傅来指导搭建主体。”
“需要年轻力壮的汉子们去收集河沙、卵石,砸碎成不同大小的颗粒。”
“还需要心灵手巧的婶子大娘们帮忙烧制木炭,碾成粉末,再缝制一些厚实的布袋用来包裹滤料。”
李老汉一首沉默地听着,此刻看着林夏坚定的眼神,又看看周围村民或期盼或疑虑的表情,沉吟片刻,终于一拍大腿:
“干了!丫头,你说怎么做,老汉我这把老骨头听你调遣!”
“这图纸我看过了,虽然简单,但有点门道,值得一试!咱们青石村不能总这么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他一开口,便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原本还有些摇摆的村民也定了心神。
“好!有李大爷这句话,咱们这事儿就成了一半!”林夏精神一振。
一时间,整个青石村都动员了起来。除了留下少数人手巡逻警戒,其余的村民都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净水器制造大作战”中。
李大胆自告奋勇,带着一帮年轻力壮的汉子,吆喝着前往村后的山脚。
他们有的负责挖掘筛选粗细不同的沙石,那沙子得用筛子一遍遍地过,粗的留下,太细的扬掉。
有的则挥舞着大锤,将捡来的鹅卵石砸成大小不一的碎砾,叮叮当当的砸石声混着汉子们的号子声,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充满了力量感。
妇人们则在村里的空地上架起了临时的土灶,将前几日砍伐储备的干柴点燃,开始烧制木炭。
她们分工合作,有的添柴,有的观察火候,有的则负责将烧好的木炭从窑里扒拉出来,晾凉后准备碾碎。
袅袅的青烟升起,带着木材特有的焦香。
西丫也混在其中,小脸被熏得黑一块白一块,却毫不在意,她学着大人的样子,帮着递些小块的木柴,或是用小扇子给灶膛扇风,忙得不亦乐乎。
偶尔被浓烟呛得咳嗽几声,惹得旁边的婶子们一阵轻笑。
王老根则带着几个有些木工基础的村民,在村东头离水井较近的地方选了一块平坦的空地,仔细研究了林夏画出的草图,不时与林夏低声讨论几句,确认细节。
随后,他便指挥着众人伐木、刨料、拼接。
那装置主体像一个巨大的木制漏斗,上宽下窄,内部则要按照特定的顺序和厚度,铺设准备好的滤料。
木料的接缝处,王老根要求格外仔细,尽量做到严丝合缝,减少漏水的可能。
期间,有个年轻的帮工不小心将一块刨好的木板弄裂了一道小口,急得满头大汗,王老根看了一眼,摆摆手:“莫慌,这边还能用,待会儿用木楔子加固一下便是。”
【“基建狂魔己上线”:喔唷!全村总动员!这执行力,杠杠的!王大爷亲自操刀,稳了!】
【“户外生存达人老猫”:木炭、砂石、棉布(虽然这里是布袋),经典组合!主播这是要复刻一个加强版的野外净水器啊!期待效果!古代版因地制宜,厉害了。】
日头渐渐升高,又慢慢西斜。
村民们虽然汗流浃背,尘土满面,却无人叫苦,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专注和期待。
林夏穿梭在各个“工区”之间,时而指点沙石的粗细。
“李叔,这边的粗砂差不多了,那边再筛些更细的备用。”
时而检查木炭的烧制程度:“刘婶,这窑木炭火候正好,可以封窑了,等凉透再开。”
时而与王老根商议装置的细节,比如滤料铺设的厚度,出水口的位置等等。
她脑海中那清晰的图纸,此刻成了所有人行动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