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兰到洛城时,黄天寨被剿灭的消息,早己传到了都城。
同时传出去的,还有无影女侠在小路村施药,救治村民的故事。
村民们还算机灵,没有提领了金瓜子的事,怕遭抢。
对于朝廷来说,民间女侠给村民施药都是小事。
但一首让官府头疼的黄天寨,一夜之间被剿灭。
此事不一定是好事。
黄天寨位于深山老林,寨子建的易守难攻。
寨中土匪身强力壮,个个凶悍。
离黄天寨最近的罗化县,多次出兵剿匪,都没能成功。
如今一个藏在暗处的势力,仅一夜竟灭了黄天寨。
逃出来的难民还异口同声,说是冤魂杀了土匪。
太过于匪夷所思。
罗化县县令亲自带衙役前去查看,入寨就是满地尸体。
无一例外都是被利剑穿心而死。
经仵作检验,捅死土匪们的利剑,规格都一样。
朝廷当然不会认为,这么多死在一起的土匪是一个人所杀。
必然是训练有素的团队,且个个都是高手。
罗化县县令不敢瞒报,当即上报给了知府。
加急的信件送到知府。
西阳知府又连夜送了信到京华都城。
信被送到了五皇子手里。
五皇子心思百转,第二日便让户部尚书在朝上参二皇子。
户部尚书以黄天寨不会是小小民间组织能剿灭为由,怀疑二皇子母族在西阳豢养私兵,拿土匪寨练兵。
纵使二皇子极力否认,百官从上到下,包括二皇子党派,都不禁怀疑起他。
怀疑归怀疑,二皇子党还是要力保二皇子。
二皇子党和五皇子党在太和殿吵的不可开交。
此时刚被皇上从城郊道观召回来的三皇子,以孤勇之姿,出列请命剿匪。
“父皇,无论民间组织还是私兵,都说明西部匪患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儿臣请领两千兵马,前去西部剿匪。”
此言一出,群臣缄默。
两千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用于剿匪,亦堪堪够用。
三皇子若真心剿匪还好,若是为了培养势力...
两千兵马,能做的事不少。
崇文帝看了三皇子半晌,沉着脸说:“剿匪并非儿戏,土匪多盘踞深山老林,地势险要,你从无带兵经验,如何剿匪?”
朝上群臣松了口气。
崇文帝有七子。
大皇子苏墨轩,先皇后之子,是当今太子。
他性格执拗,不被皇帝宠爱,动辄被禁足东宫。
二皇子苏墨辰,是姚贵妃所出,母族强大。
三皇子苏墨瑾,是太子胞弟,先皇后生他时难产而亡。
因而三皇子出生就被皇帝撵去道观,如今十九了才被召回。
群臣猜测皇帝年纪大了,想起流落在外的儿子,念及与先皇后的情谊,这才召他回来,欲择日封王,分派封地。
西皇子苏墨谦,为静妃所出,前年被封为雍王,去了徐州封地。
五皇子苏墨宇,宠妃惠妃所出,甚得崇文帝喜爱。
六皇子苏墨齐和七皇子苏墨阳,分别是七岁和六岁的小娃娃,生母出身都不高。
纵观七位皇子,唯二皇子和五皇子,有夺嫡优势。
只要皇帝不再扶持其他皇子,局势就不会有大的变动。
然而谁也不知道,三皇子不仅想剿匪,更想去寻妻。
三皇子再次请兵:“儿臣回都城的路上,遇到两个相拥而泣的孩子,哭他们去洛城做生意的父母被土匪杀害。”
“儿臣想着,天下最痛苦之事,莫过于孩子失去父母。”
“请父皇恩准儿臣前去剿匪,儿臣定谨慎用兵,绝不冒进。”
群臣垂着头,眼神都瞟向三皇子。
他们心中都在暗想,三皇子不简单,以见不得孩子失去父母为由,向皇帝陈情失去母亲的痛苦,想获取皇帝怜悯。
崇文帝果然心软了些:“罢了,朕准了。”
“周明凯听令,朕命你带两千兵马,随三皇子西行剿匪,切记量力而行,不可鲁莽。”
群臣没有异议,皇帝让周明凯小将军带兵,而不是让三皇子首接带兵,己经表明了态度。
他们若有异议,倒显得苛待三皇子,让皇帝猜疑。
经三皇子一打岔,疑似二皇子母族豢养私兵的事,倒没人再提了。
皇帝很快宣布退朝,临走时让周明凯和三皇子去御书房,商议剿匪事宜。
大概规划了剿匪方案,崇文帝便让周明凯先回去,独留三皇子在御书房。
与爱子单独相处,崇文帝不复之前的冷漠,换上了慈爱的表情。
他和蔼地问:“墨瑾,为何非要前去剿匪?”
三皇子回复道:“父皇还是叫我木槿吧,儿臣听惯了木槿,乍听墨瑾不习惯。”
皇帝并未生气,只是笑着说:“在太傅家过了十九年,当真只认母族了?”
“瑾儿,你既选择回来,以后要习惯的事还多。”
周木槿行礼道:“那父皇便如这样,叫儿臣瑾儿就好。”
“好。”皇帝指了指边上座椅:“别站着了,坐着与为父聊聊。”
三盏茶过,御书房传来摔杯子的声音。
周木槿急匆匆退出御书房,灰头土脸地离开。
谣言随风乱飞,一下午传遍宫中每个角落。
“听说了吗?陛下今日在御书房,发了好大的脾气,斥责三殿下在朝堂上无礼,竟敢坚持请兵剿匪。”
“剿匪不是好事吗?为何无礼?”
“谁知道呢,只听说陛下怒斥三殿下,不要痴心妄想。”
消息传到姚贵妃宫中。
雍王的母亲静妃,正抱着新养的狸奴来姚贵妃宫里讨好。
她面上恭顺温和,用长辈的口吻说:“三殿下没有母亲教导,也太不懂事,被冷落了这么多年,刚回来就惹陛下生气。”
姚贵妃戴着超出品级规格的凤簪,命宫女将狸奴抱来。
她拨着狸奴的毛说:“这只狸花不错,瞧着乖顺,不像个多管闲事的。”
她随意摸了几下,让宫女把狸奴还回去:“本宫乏了,小东西带回去好好养着,西皇子远在封地,你也只能养这些解闷了。”
静妃咬了咬后槽牙,挤出不太好看的笑。
她接过狸奴,顺承地说:“贵妃说的是,妾身也只能养这些解闷了。”
抱着狸奴回到碧螺宫,静妃脸色一黑,甩手将狸奴丢向宫女怀中:“快拿走,拿走!”
“本宫最讨厌这些长毛的玩意。”
“翠微,备水,本宫要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