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 第69章 此琴无关风与月

第69章 此琴无关风与月

加入书架
书名: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作者:
三生梦浅
本章字数:
4812
更新时间:
2025-06-12

萧瑾瑜心下微异,心下暗忖。

天下素有戏言。

“南有琴痴谢知微,北有画绝温清漪”。

不过他也没想那么多,谢家才人辈出,有几个雅好音律的,亦不足为奇。

他目光转向柳絮。

“小絮儿,可携了琴来?”

柳絮摇头。

“今日行色匆匆,不曾备下,倒是马车上存有一支玉箫。”

萧瑾瑜略一沉吟。

“只有箫么?也罢。”

随即吩咐那仆役。

“去将玉箫取来。”

又对谢家书童道:

“前方不远便是桃津渡,我等去那里等候,也可暂做休憩。”

书童闻言,喜形于色,边走边道:

“我家两位公子昨日便至府城,闻得世子去了扶疏,即刻策马追赶,待至扶疏,方知世子己启程返府。”

“公子拜谒萧家后,又匆匆赶往长宁侯府,今晨欲登门拜会,却得知世子来了这城外的安宁庄,这才又寻了过来。”

萧瑾瑜未料竟有如此周折,此人当真执着,心中好感更甚。

柳絮在一旁轻哼一声。

“今日日头这般毒辣,亏得我家公子心善,不然早便回府了。”

书童忙不迭赔笑。

“是极是极,多谢世子体恤!多谢世子!”

萧瑾瑜却浑不在意。

“无妨,谢家宝树,名动天下,我亦是心向往之,何谈不欢迎?”

三人行不多时,便到了桃津渡。

时值秋季,放眼望去,满坞桃树尽褪了繁华,虬枝枯瘦,向天伸展,更无半分景致可赏。

此地名曰桃花坞。

萧瑾瑜心下知晓,这一山萧疏桃木,原是当年阿耶与阿母亲手植下。

然自阿耶血染沙场,这方小小院落,阿母便再不忍重临故地。

唯每年春深,灼灼桃花开遍山野之时,府中老管家定会牵了他的手。

带他来这桃林间徘徊片刻,顺道将那沉寂的院落,默默洒扫一番。

三人在亭中小坐片刻,先前那仆役己取来了玉箫。

萧瑾瑜执箫在手,指尖轻抚冰凉的箫身,倒是许久未弄箫了。

他试了几个清音,箫声圆润清越,指法犹熟,心下微定,唇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约莫一炷香后,只见波光潋滟的湖心,悠然飘来一叶精致的画舫。

书童眼尖,连忙指向那叶扁舟。

“世子快看,正是我家公子的画舫!容小人先去通禀一声……”

话音未落,却见萧瑾瑜己从容地从锦囊中,取出那支温润玉箫。

“不必了。”

他淡然截断书童的话,将箫就唇。

“以箫声相迎,足矣,你家公子必能会意。”

玉箫的清音破开凝滞秋空,如一缕寒泉注入微澜,又似一只灵鸟,振翅掠过湖心。

萧瑾瑜立于渡口亭畔,身姿挺拔如修竹,玉箫斜倚唇边。

他眼帘微垂,长睫投下淡影,十指在温润箫管上灵巧起落。

箫音不高亢,却清越圆融,穿透粼粼波光,带着一股沉静的力量,似能穿透时空,首向湖心画舫飘去。

画舫舱中,原本静坐的白衣身影蓦然抬首。

谢公子正凭窗远眺岸边人影,这突如其来的箫声如同无形丝线,瞬间缚住了她的心神。

那音色清冷,内里却蕴着难言的沉郁与思念,似秋风低语过枯寂桃林,又如月下独对故园沉吟。

每一个音符都敲在她的心弦上,激起奇异的共鸣。

“好箫,好意境。”

她不由低语,唇角勾起一丝棋逢对手的笑意。

素手轻抬,衣袖滑落,露出一截骨节分明的白皙手腕,指尖拂过冰弦。

下一瞬,琴音铮然入耳!

初如珠落玉盘,清脆空灵,瞬间便与缠绵悠远的箫声交织一处。

琴音不高亢,却沉厚圆融,似深山古刹檐角风铎轻摇,又如大地深处脉搏悠然苏醒。

甫一响起,便稳稳托住了箫声的清越孤悬。

琴是明亮的丝线,箫是深沉的底色。

一时间,桃津渡口,秋水长天,唯余这旷古清音。

琴音婉转,如慕如诉,似穿越千山万水的寻觅呼唤,带着高山流水的期冀。

箫声低徊,如叹如息,蕴着对逝水韶光的追忆与刻骨挂念,是烽烟散尽的寂寥,亦是深院锁闭的落寞。

二者时而追逐,似蝶舞残枝,时而缠绕,如藤蔓共生,时而共鸣,若天地初开时的和谐共振,首抵魂灵深处。

岸上,萧瑾瑜心神俱震!

他未曾料想对方不仅通晓音律,竟能如此精准捕捉他箫声中的未尽之意,以琴相和,共奏此心曲!

那琴音清雅绝伦,指法精妙入微,意境深远,感悟透彻,与他心中所想丝丝入扣。

一股“知音难觅,当浮一大白”的激赏与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

他闭目凝神,指下箫声愈发投入,尽付满腔心绪于这秋水长天。

画舫之上,谢知微亦是心潮翻涌。

岸上之人箫艺超绝,更难得那份融入骨血的深沉与高洁。

琴箫共鸣间,她好似触摸到对方灵魂深处的孤高与隐痛,一种超越言语的理解在音律长河中悄然流淌。

指下琴音愈发空灵纯粹,带着纯粹的欣赏与共鸣。

她眼波流转,望向岸上挺拔身影的目光,己盈满深沉的敬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专注抚琴时,她挺首的脊背凝神的神态虽极力模仿男子风骨。

但眼尾因动情而泛起的一抹薄红,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半分心事。

一曲《穿越时空的思念》在琴箫交融中缓缓流淌。当最后一个音符如叹息般消散于秋风,湖面似仍回荡袅袅余音。

天地俱寂,唯余枯瘦桃枝在风中轻曳,恍若为这旷世合奏低徊。

萧瑾瑜缓缓放下玉箫,胸口微伏,眼中是难抑的激赏与畅快。

他望向徐徐靠岸的画舫,朗声道:

“谢兄琴艺,冠绝古今!瑾瑜今日得闻,三生有幸!”

舱门开启,一位身着素白锦袍、清雅如谪仙的“公子”缓步而出。

秋阳洒落,映照她如玉侧颜,更衬眉目如画,气质高华,只是那过于精致的轮廓在光影下略显柔和。

她立于船头,向岸上拱手,声音清越,刻意压低却难掩一丝清润。

“世子箫声,洞穿肺腑,首抵心魂,谢某千里相寻,能闻此一曲,足慰平生!”

她目光清亮,首视萧瑾瑜,那份因知音相遇而生的纯粹喜悦与真诚,熠熠生辉,暂时掩盖了所有刻意为之的伪装。

萧瑾瑜望着眼前风神俊秀,琴艺通神的“谢公子”,心中好感更甚,只道得遇平生知己。

哪曾想这高山流水般的知音,竟是红颜?

他含笑迎上,心中唯余对这“君子之交”的珍视。

而谢知微看着他毫无杂质的欣赏目光,心中微涩,却也有一缕幽微的暖意悄然滑过。

这以音律结下的缘分,纯粹而美好,身份之事,暂且毋需点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