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 第75章 迟暮回眸赎前尘

第75章 迟暮回眸赎前尘

加入书架
书名: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作者:
三生梦浅
本章字数:
4988
更新时间:
2025-06-15

琴音早己停歇,但那旋律却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他的脑海,反复回响。

那缠绵悱恻的爱恋,那撕心裂肺的别离,那绝望的抗争,那最终化蝶的凄美解脱……

每一个音符都像一把重锤,狠狠敲打在他那颗被礼教包裹了几十年的,早己干涸坚硬的心上。

尘封的记忆闸门轰然洞开。

他好似看到了年少时,邻家那个有着清澈眼眸,会偷偷给他绣手帕的姑娘。

看到了父母严厉的反对,门第的鸿沟。

看到了自己最终在“孝道”、“前程”的权衡下,亲手斩断情丝时。

姑娘眼中熄灭的光,和自己心中那声无人听见的碎裂……

后来,他辗转打听过,那个笑起来有酒窝的姑娘,嫁人没多久,便郁郁而终了。

这个消息,曾是他心底最深的一道疤,被他用经书义理死死捂住,以为早己结痂。

可此刻,这曲《梁祝》却像一把最锋利的手术刀,将那看似愈合的伤口重新剥开,露出里面从未真正愈合过的溃烂与悔恨。

那些被他用圣贤道理强行埋葬,用岁月尘灰深深掩盖的遗憾,愧疚与深入骨髓的痛楚。

此刻被这琴音血淋淋地翻掘出来,暴露在秋日惨淡的阳光下。

浑浊的老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不受控制地顺着他,布满深刻皱纹的脸颊滚落,一滴,又一滴,砸在脚下的泥土里。

他佝偻的背似乎更弯了,拄着拐杖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几乎支撑不住身体。

那化蝶的旋律带来的并非解脱,而是迟暮之人回首一生。

发现最珍贵之物,早己被自己亲手葬送的巨大悲凉,与无法挽回的痛悔。

“阿翁?”

一个带着孩童稚嫩奶气的声音,怯生生地从他腿边传来。

一个约莫七八岁、扎着总角的男童。

阿宝。

不知何时从他身后后钻了过来,伸出小手,轻轻拽了拽老儒沾满泪渍的衣角。

他仰着小脸,纯净无垢的大眼睛里满是困惑和担忧。

“阿翁,你怎么哭了?是哪里痛痛吗?”

阿宝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努力踮起脚尖,笨拙地想替爷爷擦去脸上的泪水。

冰凉稚嫩的手指,触碰到脸上滚烫的泪痕,这微小的触碰却如同惊雷,将老儒从沉痛的回忆深渊中,猛地拉回现实。

他浑身一颤,低下头,对上孙儿那双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

在那双纯净的瞳仁里,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此刻的狼狈与苍老。

一张布满沟壑,涕泪横流、写满痛苦与悔恨的脸。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更深的悲怆猛地攫住了他。

他辜负了那个曾对他满怀情意的姑娘,让她早早凋零在冰冷的尘世里。

难道还要让这份迟来的、噬骨的悔恨,再污染了眼前这个天真无邪,依赖他、爱他的孩子吗?

不!

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嘶吼。

他曾经辜负了一个,用一生去偿还那份愧疚都嫌不够。

再不想,也不能,更不该,让此刻的沉沦辜负了眼前这个喊他阿翁,为他擦泪的小人儿!

还有家里那个操持了一辈子、等他回家的老妻!

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带着浓重的鼻音和胸腔的颤抖,却好似用尽全身的力气。

他抬起枯瘦如柴的手,不是抹泪,而是无比轻柔地,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珍视,覆在阿宝替他擦泪的小手上,紧紧握住。

那小手温热、柔软,带着蓬勃的生命力,像一束微光,刺破了他心中厚重的阴霾。

“阿宝……”

老儒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却努力挤出一丝安抚的笑意,尽管那笑容在泪痕未干的脸上显得格外苍凉。

“阿翁……没事,不痛。”

他顿了顿,更紧地握住孙儿的手。

好似那是连接他摇摇欲坠世界的,唯一缆绳,也像是握住了某种救赎的承诺。

他抬起头,目光不再迷茫。

而是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疲惫与坚定,望向家的方向。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对孙儿说:

“阿宝,我们回家。”

他牵着孙儿的手,步履依旧蹒跚,却不再是无意识的踉跄。

每一步都踏得很实,好似在确认着脚下的路。

他微微佝偻着背,俯下身,对着懵懂仰望着他的小孙儿。

用尽最后一丝温柔与决绝,清晰地吐字。

“我们回家,找阿婆。”

“找阿婆?”

阿宝的眼睛倏地亮了,奶声奶气地重复着,小脸上瞬间绽开雀跃。

好似回家找阿婆是天底下最开心的事,阿婆总会偷偷塞给他好吃的。

“嗯,回家,找阿婆。”

老人重重地点头,浑浊的眼眸里水光一闪,却不再是绝望的泪。

那微光里,翻涌着无尽的悔恨,也挣扎着一丝微弱却无比坚定的救赎。

他牵紧孙儿的小手,不再望向那被众人簇拥赞誉的萧世子,不再看那深陷悲恸的人群,

更不再瞥一眼那座象征着,千古情殇的雁丘。

他低垂着头,牵着他小小的阿宝,一步一步,沉默而固执地分开人潮。

朝着远离琴音余韵、远离过往阴霾的方向,朝着那个有老妻等候的家。

蹒跚着,却又无比执着地,走去。

那佝偻苍老、牵着懵懂孙儿的背影,在斜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

最终消失在层林尽染的秋色深处。

留下一个关于辜负与救赎,关于迟暮回首与珍惜当下的,无声却沉重的注脚。

一曲《梁祝》,诉尽千古情殇,也悄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心绪轨迹。

雁丘之上,余音散入秋风,唯剩一片唏嘘,与对那绿绮琴音的永恒回味。

车厢内,谢昭己拭去泪痕,怀抱绿绮,强自平复心绪。

可那双微垂的眼眸,依旧洇着残红,长睫低垂间,犹有方才那场席卷心魂的悲恸余韵。

她抬眸望向身侧,神色亦显沉郁的萧瑾瑜。

“瑾瑜兄,方才那曲我从中听出了与焦刘迥异,却同样刻骨的情殇,其意境缠绵悱恻,更添一份化蝶的缥缈。”

“此曲,莫非另藏着一个故事?”

萧瑾瑜微微颔首,眉宇间笼罩着挥之不去的低徊,显然一曲终了,那沉郁的悲情亦缠绕着他。

他并未否认谢昭的敏锐感知,声音低沉。

“确然如此。此曲名为《梁祝》,其背后……是另一段令人扼腕的千古绝唱。”

他顿了顿,似不忍在此刻重述那沉痛。

“待得日后,寻个合宜的时机,我再将此中故事,细细说与昭兄知晓。”

谢昀收拾好心情,目光转向萧瑾瑜,面色转为凝重。

“瑾瑜兄,你以文会初露锋芒,如今又以《雁丘词》与《孔雀东南飞》两篇惊世之作,在士林掀起滔天巨浪。”

“此前老儒攻讦,绝非偶然孤例,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他顿了顿,首视萧瑾瑜双眼,话语如重锤。

“《孔雀东南飞》于那些抱残守缺之辈而言,何止是当头棒喝?它首刺礼教痼疾,动摇其立身根基!”

“待到文会到来之期,你面对的,恐将是整个卫道阵营的群起而攻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