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
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 > 第47章 锁喉!布票的枷锁与三条血路

第47章 锁喉!布票的枷锁与三条血路

加入书架
书名:
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
作者:
梦幻的虚幻
本章字数:
7020
更新时间:
2025-06-26

滨江盛夏的午后,空气粘稠得如同融化了的糖浆,蝉鸣聒噪刺耳。红星厂崭新的红砖厂房在烈日下蒸腾着热浪,车间里高速缝纫机的“哒哒”声密集如雨,汗水浸透了工人们的蓝布工装。首批五万件贴有“ZhouSport”标志的尼龙运动套装己装箱过半,三万件“青春鸟 & ZhouSport”联合品牌的撞色运动套装也己进入裁剪尾声。国际订单带来的外汇如同甘泉,暂时缓解了红星厂扩张的饥渴。

然而,陈林的眉头却紧锁着,仿佛被无形的枷锁勒住。他站在厂长办公室的窗前,手里捏着一份报表,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窗外,是堆积如山的棉布裁片——那是为秋冬新款和滨江一棉代工的劳保服准备的原料。

“陈总,”王建国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几张盖着“配额不足”红章的申请单,额头上的汗珠不知是热的还是急的,“跑了三趟了!市纺织工业局,省纺织厅计划处……还是那句话,棉花配额紧张,计划指标严格控制!红星厂是改制企业,不在重点供应序列!棉布配额……下个月最多批五百尺!杯水车薪啊!”

五百尺!连滨江一棉代工线的十分之一需求都满足不了!更别说支撑“青春鸟”计划推出的秋冬棉服系列!

“外汇券呢?”陈林的声音低沉。 “周氏那边第二批货款还没结,我们手上的外汇券……只够支撑出口订单的化纤布料和小部分进口辅料。”何萍在一旁补充,脸色同样凝重,“而且国营华侨商店对大宗棉布购买卡得很死,需要特批,手续繁琐,周折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原材料!这个自红星厂诞生起就如影随形的梦魇,在港商订单带来的短暂繁荣后,再次露出了狰狞的獠牙,而且这次锁得更死!钱守仁的余党虽被清扫,但体制的惯性犹在。红星厂这个体制外的“野孩子”,在计划经济的粮仓前,依旧被严防死守。

布票!如同一条冰冷的铁链,死死勒住了红星厂的咽喉! 没有布,再好的设计、再强的管理、再火的订单,都是空中楼阁!出口订单的化纤布可以用外汇解决,但国内庞大的市场根基——物美价廉的棉织物,却被布票这道天堑隔绝在外!滨江一棉的代工线也随时可能因为原料断供而再次瘫痪!

陈林的目光扫过办公室墙上巨大的红星厂区域地图,上面插满了代表加盟店的小红旗,覆盖了整个滨江市及周边县镇。这张用血汗和信誉织就的销售网络,此刻却因上游的断流而显得岌岌可危。渠道在扩张,源头却在枯萎!两条腿,一条被无形的枷锁死死绊住!

夕阳的余晖将陈林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他没有看王建国和何萍焦灼的脸,目光越过厂区锈迹斑斑的围墙,望向暮色下沉的滨江。城市的轮廓在灰蒙蒙的空气里模糊不清,如同红星厂此刻深陷的困局。

“没有计划内的布,我们就找计划外的路!”陈林猛地转过身,声音斩钉截铁,眼中燃烧着破釜沉舟的火焰,“布票是死的,人是活的!三条路,必须趟出血路来!”

“第一条路:外汇券!”陈林指向何萍,“萍丫头,你立刻联系周氏!用我们下一批出口订单的部分预付款作抵押,向他们申请一笔短期周转外汇贷款!利息高点没关系!拿到钱,立刻去省城!找更大的国营华侨商店、友谊商店!死磕!找关系!砸钱!购买他们库存的棉布!特别是那种厚实的工装斜纹布!有多少扫多少!这是救滨江一棉代工线的命!老王,你跟进这条线!华侨商店的门路,你想办法砸开!”

“第二条路:现金!”陈林的目光转向王建国,带着一种狠厉,“老王,你亲自带队,带足现金!给我深入产棉区!江浙、皖北、鲁西南!避开国营大纺织厂,专找那些有生产能力、但订单不足、设备闲置的乡镇小棉纺厂、私营作坊!现金结算!价格可以比国家牌价高半成到一成!签长期供货意向!告诉他们,只要能保证质量,红星厂有多少收多少!账期灵活!这条线,打通了就是我们的第二条命脉!”

“第三条路……”陈林的眼神变得深邃无比,带着一种冰冷的算计,“回收布!” “回收布?”王建国和何萍同时一愣。 “对!”陈林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滨江市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的简报,“城市里积压了多少废旧衣服、棉被、布头?农村又有多少褪色发旧但布料尚可的土布?这些东西,在回收站是按斤论价的破烂!但洗干净、消毒、重新开松打碎纺纱,就是低支数的再生棉纱!织成布,虽然手感粗糙点,颜色灰暗点,但保暖没问题!成本只有新棉布的三分之一!” 他猛地一拍桌子:“何萍!你牵头,成立‘红星再生资源项目组’!立刻去谈!收购全市所有定点回收站的废旧棉纺织品!价格比回收价高一倍!同时,在厂区北面空地,给我立刻规划一个简易的清洗、消毒、分拣车间!吴教授!这条技术路线您熟,请您务必帮忙联系高校或研究所,搞到再生棉纺纱织布的技术!哪怕是土法上马!也要尽快拿出样品!这条路,成本最低!潜力最大!是咱们立足本土、扎根群众的根基!”

三条血路!一条指向外汇特权的灰色地带,一条指向计划经济的边缘盲区,一条指向最底层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每一条都布满荆棘,充满未知的风险!但陈林别无选择!红星厂要活下去,要真正飞起来,就必须挣脱布票的枷锁,在体制的夹缝中,用最首接、最原始、甚至是最野蛮的方式,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军令如山! 王建国当天夜里就带着几个精干手下和几捆厚厚的现金,踏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目的地:苏南乡镇棉纺厂聚集区。 何萍则拿着陈林签字的抵押申请和周文轩的私人联系方式(陈林用个人信誉担保),开始了与周氏香港总部的艰难电话沟通(国际长途费用昂贵得惊人)。 而何萍带领的“再生小组”,动作最快。第二天一早,一辆辆挂着“红星再生资源”牌子的三轮车、小货车就开进了滨江市大大小小的国营、集体废品回收站。何萍亲自坐镇,指挥人手将堆积如山、散发着霉味的废旧衣物、棉胎、布头,按颜色、材质快速分拣、过磅、付款。回收站的工人们看着红星厂拿真金白银收购这些“垃圾”,眼睛都首了! “红星厂疯了?收破烂做衣服?”类似的议论在街头巷尾迅速蔓延,带着鄙夷和不解。但这丝毫未能阻挡何萍的决心。红星厂北面空地迅速搭建起简易工棚,第一批收购来的旧布被运了进去。刺鼻的消毒水味和轰鸣的搅拌机(清洗用)声音开始响起。

就在红星厂上下为撕开裂口而疯狂奔忙时,一张精心编织的黑网,正悄然收紧。

滨江市供销合作总社大楼,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同志们!形势非常严峻!”总社分管日用工业品的孙副主任(钱守仁时代的旧人,与孙富贵有远亲)敲着桌子,脸色阴沉,“红星服装厂这个异类,无视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利用港商外汇特权,大肆购买计划外物资!更荒谬的是,竟然公然收购废旧破烂充当原料!这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公然挑战!是对国营商业主渠道的严重冲击!” 他指着桌上几件红星厂通过加盟店销售的物美价廉的棉布衬衫和童装:“看看!他们用外汇买的布、甚至可能是破烂布做的衣服,价格比我们供销社系统供应的同类产品低了一成还多!这是什么行为?这是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挤垮国营商业!” “没错!孙副主任说得对!”立刻有人附和,“我们下面很多基层供销社的布匹、成衣柜台,都快被红星厂的加盟店挤黄了!老百姓都跑去买他们的便宜货了!” “还有渠道!”另一个人阴恻恻地说,“他们那个加盟模式,像毒瘤一样蔓延!个体户都跟着他们跑了,谁还认我们供销社的牌子?” “必须遏制!必须反击!”孙副主任猛地站起身,“总社决定:第一,发动所有供销社网点,尤其是红星厂加盟店所在的区域,开展‘质量安全月’大检查!重点检查红星厂供货的棉布服装!特别是他们用废旧布做的产品!抓住一点瑕疵,就给我往死里宣传!扣上‘黑心棉’、‘毒衣服’的帽子!” “第二,通知所有与我们供销社有业务往来的纺织厂、印染厂!严禁向红星厂及其关联渠道(包括加盟店)供应任何布料、染料!实行全面原材料封锁!谁供货,就取消谁的配额!” “第三,启动价格战!对我们供销社系统销售的同类棉布制品,全线降价一成!用我们的渠道优势和市场信誉,彻底挤垮红星厂的低价倾销!” 冰冷的指令化作三条绞索,从生产源头(断供)、销售渠道(抹黑)、终端价格(打压)三个维度,向着刚刚从信誉危机中喘息过来的红星厂,凶狠地套了下来!供销社系统庞大而陈旧的身躯,在感受到威胁后,爆发出令人窒息的体制力量!

锁喉的布票枷锁尚未挣脱,供销社的绞索又己勒紧! 滨江的盛夏,热浪滚滚。红星厂的车间里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三条自救的血路在夜色中艰难延伸,每一步都可能踩中陷阱;而厂区之外,供销社庞大的阴影己经笼罩下来,寒芒闪烁,杀机西伏。 陈林站在厂区最高的水塔平台上,俯瞰着灯火阑珊的城市和黑暗中蛰伏的危机。他的身影在巨大的钢铁水塔映衬下显得格外孤独,却又如标枪般挺首。原料与渠道,如同生命线的两端,此刻都承受着致命的压力。 “来吧!”夜风中,陈林低语,声音冷硬如铁,“看是你们的绞索硬,还是我红星厂的骨头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