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瑶看着空间里的粮食和小动物们发愁,这些东西不知道要怎么卖出去。
原来看年代小说,那些个女主各个都在黑市里混得风生水起的。她自从来了这里下放,根本就没什么时间往城里跑。
每天队里都要上工,早上七点半上工,下午五点半下工。来了一个月就是秋收以后放了两天假,这里离公社都算近的了,如果背着东西去公社也得走西十来分钟。去县城更是要去公社搭车,一天也就只有两趟班车。
也不知道年代文里的女主是怎么做到天天往城里黑市跑的,果然小说就是看着打发一下时间,要是当真你就输了。
唉,可惜她这一空间的物资压在手里出不去。就连想抓只鸡出来吃都找不到理由,只能偷摸吃几个蛋了。
连着跑了两天方瑶也是真累了,早早就睡了。
早上起来就做了个疙瘩汤,就着昨晚剩下的红烧肉吃完了早饭。
刚吃过饭林河就到了,领着她一起去了大队部。仓库里要做成暖房要找大队长安排人员去里面砌火炉,大队长安排了三个人过来农资点院里砌火炉。
林河又带着方瑶去了冬小麦地里检查了一下麦苗情况,两人又去了大白菜和萝卜地里干了一会活。
快中午时两人回了农资点院里,林河准备回公社,方瑶赶紧叫住他道:“林干事,你等会。”
她回到屋里用信封装了一百五十块钱和一张缝纫机票,这张票还是她在爸妈给她那一堆票里找出来的。那时候她刚刚高中毕业,在家没事干,刘月婷就想着买台缝纫机放在家里,她也能有个东西消遣一下。
原主也是个喜欢做手工的,平时没事的时候也会织织毛衣,也会和同学一起缝缝小包什么的。
方瑶拿着钱票出门递给了林河道:“林干事,这里有一百五十块钱和一张缝纫机票,你帮我给刘秘书;让他帮我买台缝纫机来,就买蝴蝶牌的。”
林河看看了钱和票就装进了信封里,说道:“好,我等会到公社就帮你送去。”
“谢谢你!”方瑶笑眯眯地道谢。
林河推着车准备出门,又回头对方瑶说道:“你下午别去地里了,就在小仓库里看看砌炉子,我己经和杨队长打过招呼了,你每天工分还是一样,做的事情我每天会安排。”
“知道了。”
方瑶看着林河骑车出了小院,转身回屋里准备做午饭。
方瑶从瓦罐里头拿出两个鸡蛋,又用碗挖了一碗白面。
她把面倒入大瓦盆里,往里面放了一小勺盐。又打了一个鸡蛋在面里,再往里头加了点温水就揉起面来。
经过这段时间在农活的锻练,方瑶的手劲己经很大了,揉起面来也是不费力气。不一会就把面揉好了,她盖上面盆就去了菜地里。在菜地里摘了些青菜和葱,回到厨房就把鸡蛋煎了又调了个汤底。
看看面醒得差不多了,就做了个手擀面。刚把面条夹到搪瓷碗里头,就听见罗雅文在门口叫她。
端着面碗出门一看,罗雅文正端着饭碗站在门口。方瑶一边走一边吃着面,走到罗雅文面前往她碗里看了一眼。是蒸的高粱米饭,上面是炒黄瓜和炒豆角两个菜。
罗雅文看着方瑶面条上卧着的鸡蛋和小青菜感叹道:“你这伙食也太好了吧。”
方瑶笑着回道:“等你搬出来了也可以这么吃。”
罗雅文嗯嗯点头称是,这么多人自己想吃点好的都是不行的,还是搬出来过得快活。
两人端着碗进了方瑶的屋里,坐在炕上方瑶问道:“你那屋子今天要动工了不?”
“嗯,等会下了工,盖屋子的人就会拉土砖和石头过来。我们三间屋子一块盖,大队长早上就来知青点通知了。”
“那半个月盖得好吗?”
“大队长说半个月能盖好,在霜降前就能住进去。我可是巴不得早点搬出来……”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小时;队里来砌火炉的人到了仓库,方瑶也跟着到仓库里看了一会。
听到前院有人喊她名字,她出来一看是刘玉兰。赶紧招呼道:“玉兰嫂子来了,快进来。”
刘玉兰抱着闺女进了方瑶的屋里,方瑶从柜子里拿出个鸡蛋糕递给小姑娘。小姑娘怯怯地看着方瑶,又扭头看了看刘玉兰。
刘玉兰笑着对闺女道:“方姨给的,接着吧。”
方瑶笑看着小姑娘,小姑娘虽然还小,但看得出被教养的很好。
小姑娘接过鸡蛋糕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方瑶又在柜里拿了一张五尺的布票给刘玉兰,说道:“玉兰嫂子,这个给你。”
刘玉兰感激地接过布票道:“多谢妹子,你可帮我大忙了。你也知道我男人家有三兄弟,家里布票实在是不够,我也没法开口问婆婆要布票给娘家兄弟买被面……”
方瑶拍拍刘玉兰的手道:“我知道,嫂子你答应教我做棉衣我还要谢谢你呢,不就是几尺布票,不打紧。”
说着方瑶从柜子里拿出准备用来学做棉衣的格子花卡叽布料,说道:“嫂子,咱今天能开始不?”
“行,咱们去我家,我教你。”
方瑶跟着刘玉兰去了她家里,刘玉兰教得很详细,从量尺寸开始手把手的教方瑶;如何裁剪怎么省面料、怎么车边、行线;如何铺棉花,缝边,一边做一边讲解。
刘玉兰是做习惯衣服的人,手脚快得很,她一边教方瑶边学边做竟也学得很快。
刘玉兰赞道:“妹子,你学得可真快;想当初我刚学做棉衣的时候也做了好几天才做好一件衣服。”
方瑶谦虚地说道:“嫂子,我原来在家的时候就喜欢做这些,经常到有缝纫机的同学家和她一起做些垫子和背包啥的,就是没裁剪过衣服裤子。”
“怪不得呢,你这一看就是经常用缝纫机的,踩出来的线都很匀称。”
做到下午快下工的时候棉衣基本做好了,又在缝合处多走了一趟线,在中间也多走了几行线。
下工前棉衣己经全部做好了,方瑶上身试了试。刘玉兰裁剪的棉衣虽说也是老样式,但腰上收了点,一上身就看出来了;虽然穿上很厚,却也显出了少女苗条的体态。
方瑶看着这衣服还有点惊喜,这可裁剪的真是不错。
两人约好第二天再教做裤子,方瑶就拿着棉衣回农资点小院准备做晚饭。
刚刚转到去小院的路上,就见知青点院门外围着一大群人,人群里传出阵阵吵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