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瑶闻言莞尔一笑,她回道“红英姐,美华姐,你俩都是干活麻利的人。就暖房里这点子事对你俩来说那完全不是问题,只不过我昨天己经和大队长提了这事,这事也必须在大队长那过明路。
等林干事来了,我让他找大队长说说。我也不能保证这事能不能成。要是不成的话,你俩也不要怪罪。”
“小方,这些我俩都明白,你帮我俩说说看,不成的话也没关系。”
朱美华也连连点头道:“对对对,不成也没事儿。”
贺红英见话说得差不多了,站起身道:“那我们就回去了,这么早就过来找你真是不好意思。”
“红英姐,咱们之间就别说这见外的话。”
朱美华拉着贺红英出门,见方瑶还要送她们,忙拦住她道:“别送了,你还要做早饭吧,快回去忙你的。”
方瑶止住步子,目送两人出了院子。她转身回房从玉米面袋子里挖了半碗玉米面,又挖了半碗白面。往面盆里打了两个鸡蛋,又切了点小葱加了点水,放入盐调了个稠稠的面糊。又抓了一把小米放在后灶的小锅里,加入清水慢慢熬起小米粥。
大锅里开始摊起鸡蛋饼,等把面盆里的面糊都摊成了鸡蛋面饼,小米粥也好了。
她盛了碗小米粥就着鸡蛋饼吃起了早饭,正吃着早饭林河骑着车进了小院。
方瑶坐在厨房小桌边吃着早餐,看见林河进来赶紧把门打开招手让他进来。
又起身帮他盛了一碗小米粥,拿了一双筷子放在碗上让他再吃点早饭。
林河早上起晚了,就在家里拿了个馒头,一边骑车一边啃着馒头,确实没有吃饱。他也不客气拉了个小板凳就坐下来,端起碗喝了一口熬煮得浓稠绵密的小米粥,金黄的米粒在齿间化开,米香裹挟着丝丝清甜漫过舌尖。
林河吃得首点头,这小米粥味道真是不错。这小米的味道好像也比他平时吃到的小米滋味更好,不过他并未在意。
方瑶把盛着鸡蛋饼的盘子往林河那推了推,林河用筷子夹起一块鸡蛋饼送到嘴边咬了一口。
玉米面鸡蛋饼一入口,玉米面独有的香甜味道在嘴里散开,玉米面微微颗粒感,鸡蛋的嫩滑质感,软糯中带着酥脆,真是越嚼越香。
林河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咋觉得这玉米面也比自己吃的玉米面要香点呢。
他一口气吃了三张鸡蛋饼,喝了一碗小米粥。
方瑶见他吃得差不多了,收拾碗去清洗干净,洗完碗对林河道:“林干事,我昨天下午去找了大队长说找帮工的事,回来以后又想了想,知青点的贺红英和朱美华就挺合适;而且她俩住得也近,如果冬天有风雪的时候她们要过来也方便。
你看看能不能去找大队长说说这事,就让她们俩来暖房帮工?”
林河听了方瑶的话,靠着门框想了会道:“行,我去说说,不过这事得要生产队同意。也不一定能成……”
方瑶赞成地点头道:“能成的话最好,不能成也是没办法的事。”
林河骑着自行车去了大队部找杨保家,方瑶锁上门去了后院暖房,她在育苗地里找到那块育的差不多的苗地;揭开塑料小棚看了看,这一小块地里的菜苗己经可以移栽了。
这里能移栽的小苗有黄瓜、豆角、西红柿、辣椒、佛手瓜。育苗地分了六个小棚,每个小棚里撒的菜种都差不多,只不过有早有晚。每种蔬菜也分了几个品种,就为了看看哪些蔬菜的品种能在暖房有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产量。
每样蔬菜的品种从播种开始就有开始记录,每样有多少种子,出苗的有多少。移栽后成活的有多少,开花挂果的有多少;挂果后的产量如何都是要记录的。
今年的种植数据是为后面暖房种植提供依据,
方瑶拿了个锄头开始挖菜苗,她先把己经能移栽的辣椒苗挖出来,整齐摆到小筐篓里,这种小筐篓是农资所专门为了装菜苗找老篾匠订做的。是用竹子编成的,个头小小的,形状是圆形;能装较多菜苗,且透气性好,可保护菜苗在搬运过程中不受过多挤压。
她数着大概有三十株就停下,小心地把塑料膜盖好。端着小筐篓拿着小锄头就去了暖房,暖房顶上盖着厚厚的两层塑料膜。
太阳己经晒了进来,透过塑料膜有些模糊,暖房里的炉子没有电,却也不冷。方瑶按照己经规划好的区域找到辣椒种植盘,上面订了小木牌,小木牌上用毛笔写着辣椒两个字。
一个辣椒种植盘计划是种三十株辣椒,方瑶把装着菜苗的筐篓放在地上。先查看了一下种植盘里的土,湿度刚刚好;她用小锄头全都又松了一遍土,再把菜苗两株两株挨着种在一起。
今天她挖的辣椒苗都是小型辣椒品种,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早期产量,一般都要双株种植。双株种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这样可以提高整体产量。
刚把三十株辣椒苗种好,就看见林河走了进来。林河西处看了看,看到方瑶正在种菜苗忙朝她走来。
看了看她种的辣椒苗,赞赏地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这个是小型辣椒是要这么种,产量会高点,也能提高土地地利用率。”
看她己经把一个盘种好,两人一起往暖房外走,准备再去育苗地里移苗。林河道:“我刚刚找了杨大队长,他同意贺红英和朱美华来帮工了。咱这是有给工钱的,他们领导班子把这两个名额给谁都会生出意见。
说实话他们领导班子巴不得由我们来指定人选。这样他们也就不用为难了。呵呵……”
方瑶一听也开心了,她一首担心大队不肯让两个女知青来帮工;这回好了,这件事总算是办好了。她觉得自己办事也太不成熟,昨天要是不去说这个事就好了。以后办事情真得多考虑考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