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去找回属于自己的老干部
穿越,去找回属于自己的老干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去找回属于自己的老干部 > 第69 章 布票

第69 章 布票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去找回属于自己的老干部
作者:
晨沐雨虹
本章字数:
4364
更新时间:
2025-05-28

刘玉兰回头朝方瑶三人招了招手,方瑶三人赶紧迎了上去。刘玉兰又把几人介绍了一遍,就带着三人跟着娘家妈去找姥爷。

刘玉兰的姥爷家是山里阳山生产队的,常年在山里生活,只有大集里会出来换点急需的物资。

这个大集应该是下雪前的最后一个大集了,等大雪封山估计就不会再出来,要等明年开春才能下山来卖点东西。

刘玉兰姥爷一家的摊子,在卖猎物那一排。她姥爷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妇,赶着马车来的东阳大队,一来就把车赶去了女儿家。这大集来的车不少,实在是没有地方停。

阳山大队下来的人家都会把车马或是要卖的东西放到相熟的人家。只在摊子上放少量的东西。生意谈好以后就让人带去称山货。

方瑶几人到了刘玉兰姥爷的摊子上,看着摊上的野兔、野鸡、狍子肉、还有半扇野猪肉。方瑶和罗雅文两人商量了一会买了两只兔子,和十斤狍子肉。野猪肉两人都嫌太腥膻就都没有要。

贺正杨低声问方瑶和罗雅文道:“我和郭建华,杨平都不怎么会做肉,能不能买了你俩帮着做。做熟了我们一块吃?”

罗雅文笑眯眯地看着方瑶道:“我也不会做,这要问方瑶同志同不同意了?”

方瑶想了想说道:“行呀,我们可说好了,我带着雅文去帮你们做菜,你们要管我俩的伙食。”

“我也不会做呀,跟你去干嘛,我买这些肉还要指望你来做呢。”

“您不会做还不会打下手吗?少废话,我说要带你去你就去。”

“行行行,你要带我去我就去,你别嫌我笨手笨脚的就行了。”

见两人答应了,贺正杨也买了两只兔子,买了一只野鸡、又买了五斤狍子肉。

约好中午一起去刘玉兰娘家拿货,几人又到大集上买了榛子、榛蘑、干蘑菇。跟卖东西的人家约好把货送到刘家再给钱,看看时间己经快到中午了。

大集上己经没有多少人了,看样子都回家吃午饭去了。刘玉兰领着几人往她娘家走去。

“小方知青”方瑶猛地听见有人叫自己,停下脚步往来人看去,竟然是公社运输队的周师傅;顿时开心地迎上去道:“周师傅,你怎么来了?”

“陆书记帮东阳大队卖了一批山货给县百货商店,我今天是过来拉货的。把货装完想来集上看看就见着你了。你也是来买山货的?”

“嗯,我早上就来了,己经买好东西了,正准备去提货呢。周师傅你东西买了不?”

“我也买了点,正准备把东西放车上去呢。”他指了指脚边放着的大麻袋道。

方瑶低头一看,好家伙!周师傅脚下两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这买得可真不少呢。她迟疑地开口道:“周师傅,这都是你买的?”

“呵呵,这可不全是我自家的,还有帮别人带的,都知道大集上山货便宜,听说我今天出车到这来,各个叫我带。”

顿了顿又道:“要坐我车回去不,我把麻袋装上车就回公社,下午把山货送去县城。”

方瑶眼睛一亮道:“可以吗?那你能不能等我一下?”

“行呀,我车停在大队部,你等会拿上东西来大队部找我。”

方瑶忙道:“我还有两个朋友一起来买东西,能帮我们一块带回去不?”

“行,你让他们一起来。”

“谢谢周师傅,我现在就叫他们一块去把东西拿来。”说完就麻溜地朝刘玉兰他们奔去。

跟几人说明情况,几人都很开心。赶紧赶去了刘玉兰娘家。刘玉兰姥爷和集上卖货给他们的人家都己经把货送来了。

几人看着把山货和猎物全都装到麻袋和背篓里,又按着算好的数量给了钱。

刘玉兰和她娘在屋里说私房话,见方瑶他们己经把货都装好也结清了钱款。

出来把方瑶和罗雅文拉到屋里,刘玉兰笑着道:“小方妹子,有个事想问问你……”

方瑶诧异地看着刘玉兰道:“嫂子,有啥事你就说。”

刘玉兰欲言又止,刘大娘见女儿开不了口的样子,讪笑着道:“小方知青,是这样;咱队里有的人家想把布票给换出去,想问问你们要不要?”说话的声音里带着点颤音,看样子有些紧张。

方瑶和罗雅文对视一眼,低声问道:“有多少布票?”

刘大娘从棉衣口袋里掏出一块粗布帕子,慢慢打开,里面一叠整整齐的布票,说道:“这里加一块一百一十二尺六的布票,还有六斤棉花票;都是刚发下来的。”

“那你们想怎么换?”

“这……一尺布票换两毛钱,如果你要得多给你算便宜些行不?”

刘大娘虽然紧张,还是把事情给说明白了。看来也不是经常做这种事情的人。

方瑶扭头低声问罗雅文道:“你想不想要这些布票?”

“我家不缺布票,过冬的衣服被褥家里都寄过来了。我舅妈就在京市纺织厂当办公室主任。”她朝方瑶使了个你明白了吧的眼色。

方瑶点点头回道:“那我全买下来好了。”

罗雅文虽然有些诧异也不多问,只点了点头。

方瑶转头对刘大娘道:“大娘,所有的票都要的话多少钱?”

刘大娘被她的话吓着了,她结结巴巴道:“你……你看给……给二十行吗?”

方瑶看着大娘身上的补丁,也是一阵心酸。城里人虽说不是每家条件都好,但也不会穿打太多补丁的衣服,多少都会有一两件好点的衣服,

农村就不一样了,家里人口多吃都吃不饱,有些人家在生产队干一年还欠着队里的工分。因为有票没钱,啥也买不了。布票和棉花票到了他们手里,无疑成了一张废纸。

所以农村家庭,衣服大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给最大的孩子做一身衣裳会一首传下去,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

有些人家一家十 几口子,只有一条像样的裤子。谁出门谁就穿那条裤子。有了钱先买粮食吃饱饭最要紧。

方瑶心中叹了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二十块钱递给刘大娘,刘大娘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拿粗布帕子包起来放到兜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