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八卦叠金刚
就在吴前的脚刚刚离开离位火莲的瞬间,他的脊背处突然迸射出无数条血线,这些血线如同蛛网一般迅速蔓延开来,勾连起了周天的星斗。与此同时,吴卫国的金刚指也如闪电般地击中了尸龙胎额间的显德钉。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金刚指与显德钉接触的一刹那,钉尾的点翠簪突然像是有了生命一般,迅速活化为一条青蛇。这条青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反口咬住了吴卫国的指尖。
吴卫国只觉得指尖一阵剧痛袭来,他定睛一看,却惊讶地发现蛇瞳深处竟然映照着赵光义那冷笑的脸。赵光义的声音仿佛从幽冥地府传来一般,在他耳边回荡:“佛道相争廿年,今日该焚经了!”
一、星斗烙骨阵
尸龙胎七窍喷出黑血,血滴在空中凝成《缘识》诗句:
"尸骸炼塔镇乾坤"
十二个血字化作骨塔压下,塔窗伸出三百只婴儿手抓向八卦图!
吴前长啸震袖,脊背乾、坤、震三位血口离体飞旋,喷出的精血在空中绘出立体八卦阵。阵眼嵌着杏枝刺青,枝头七朵白花突绽金光:
天花瓣显少林《易筋经》梵文
地花瓣现麻衣相术符咒
人花瓣化《破阵子》词牌韵律
三光交汇处,星斗如暴雨坠落。每颗星辰烙在骨塔上,塔身便熔出焦洞!塔内传来赵光义的闷哼:"引星力?你脊骨不要了!"
吴前咳着血沫笑答:"早卖给阎王了!"
他脊椎咔咔作响,先天八卦图正将星力转化为焚天烈焰。皮肤寸寸龟裂处,露出玉质的脊骨——骨面刻满带血卦象!
二、金刚碎梵钟
骨塔突化巨钟罩下。
钟内壁刻满反写的《金刚经》,经文如蜈蚣爬向吴卫国。他金刚指插入钟体,指尖触到冰凉的脐带——那脐带另一端竟连着汴京皇宫的赵光义真身!
"找到你了!"吴卫国并指如刀斩断脐带。
断口喷出的黑血凝成赵光义虚影,虚影手握微型显德钉刺向吴前玉脊:"朕的尸龙还缺截龙骨!"
千钧一发之际,吴前脊骨离卦位飞出血色火鸦,鸦喙叼住显德钉。钉身"淳化元宝"钱眼突然睁开,露出杏林巷地窖——柴荣遗骸胸口的尸龙胎正在啃噬杏树根!
"柴王助我!"吴卫国金刚指捅进自己心口。
七星杏枝刺青离体飞出,枝头七花嵌进八卦阵。佛光道韵词魂交融,在阵中凝成惠源大师的虚影:"痴儿,接好金刚禅!"
虚影化作金色指套,扣住吴卫国右手三指。指套触及巨钟的刹那,反写经文突然哀鸣:
"如是我闻"西字崩裂,"闻"字裂口钻出李重进残魂,一枪刺穿钟壁!
三、焚天八卦炉
巨钟碎片如雨溅落。
吴前趁机将立体八卦阵压向尸龙胎。阵图触胎即化熔炉,炉壁浮现惊世卦象:
乾三连 化三昧真火龙
坤六断 变九幽玄冰凤
离中虚 凝太阳真火罩
尸龙胎在炉中左冲右突,额间显德钉突然离体飞射,钉尖首指吴前玉脊的坎卦位!
"坎水润下!"吴前脚踏冰漩。
显德钉刺入坎卦的瞬间,整条玉脊亮如琉璃。钉身《缘识》诗句被卦力冲刷,露出柴荣血书的真相:
"显德七年西月初三 光义钉杀吾于滋德殿"
尸龙胎突然人立而起,口吐赵光义的声音:"先帝遗诏在此——"
龙爪撕开肚皮,扯出半卷人皮诏书。诏上血字灼目:
晋王光义 可即帝位
"诏书是假的!"吴卫国金刚指洞穿龙腹,"真诏在..."
指尖从尸龙肠腔扯出团带血的杏花——花蕊裹着柴宗训的襁褓布,布上歪扭写着:
点检作天子者 斩
西、梵卦渡尸龙
真相大白的刹那,八卦熔炉轰然炸裂。
尸龙胎膨胀如山岳,额间显德钉孔涌出滔天煞气。吴前玉脊应声折断,断骨刺穿皮肉,带血的卦象在空中拼成绝境:
?(坤上坤下)为地
"地卦主死..."吴前瘫倒在血泊中。
吴卫国突然扯断金刚指套,将梵骨舍利拍进儿子脊背伤口:"佛骨接卦骨!"
异变陡生!
玉脊断骨触到梵骨瞬间,先天八卦与《易筋经》梵文交融重生。新生的脊骨透出青金色,骨面卦象蜕变为梵文卦:
乾卦化作 唵 字
坤卦变作 嘛 字
离卦凝成 呢 字
六字真言成卦,尸龙煞气如雪消融!
五、杏舟渡残局
吴卫国深吸一口气,然后背起己经脱力的儿子,一步一步地向着尸龙走去。每走一步,他都能感觉到梵卦脊骨在生长,每一步都能让它长高一寸。
当他走到尸龙面前时,梵卦脊骨己经长得足够长了,它像一把利剑一样,刺穿了尸龙额间的钉孔。就在这时,尸龙额间的钉孔突然涌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如同杏花浪潮一般,将吴卫国和他的儿子淹没其中。
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吴卫国和他的儿子被卷入了一个奇异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看到了一艘花舟,花舟上坐着一个人,正是柴荣的遗骸。柴荣的遗骸端坐在花舟上,舟头挂着一只青铜风筝,显得十分庄严。
柴荣看到吴卫国父子后,轻轻地抚摸着尸龙的龙头,说道:“该渡你了。”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尸龙发出了一声悲鸣,然后开始缩小,最后化作一股青烟,汇入了花舟之中。
然而,就在尸龙消失的瞬间,赵光义的尖啸声从龙腹传了出来:“朕的尸龙!”这声尖叫在空间中回荡着,让人不寒而栗。
花舟突然开始崩解,无数的杏花如雪花般飘落,将吴卫国父子包裹在其中。他们随着杏花一起坠向深渊,仿佛永远也无法停止。
在坠落的过程中,吴前突然感觉到怀中的点翠簪变得滚烫起来。他低头一看,发现点翠簪的簪体上浮现出了一幅血色地图,地图上显示的是汴京皇宫密室的深处,那里有三百童尸的脐带正在编织着一个新的龙胎……
就在他们即将触底的一刹那,吴卫国突然使出了金刚指,将手指插入地面。指劲掀起的土浪中,半截显德钉扎着一张血符飘落下来。这正是吴青山的手笔,上面写着:梵卦叠金刚,尸龙归汴梁。
远处的晋阳残城上,杏花如雪般覆盖着满地的尸骸,一片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