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记着早点起来把菜园子里剩下的成熟的菜收起来,如意没有再睡懒觉,早早起来收拾好一切,如意带上自已的装备,再次钻入了后院的菜园子。
“终于收完了,累死我了”,在新一天的太阳快要升到正中时,如意看着神奇小柜子里摆着的各种蔬菜瓜果,感叹了一声。
如意一旦准备开始做什么事情,就希望尽快做完,拖不了一点,一拖,心里一直记挂着,如意的心里就不得劲。
现在把菜园子收拾好了,也算是了却了如意的一桩心事。
照例晒了水,吃完饭,如意眯了一觉,就去山上捡柴火去了,这几天没有进山捡过柴,家里先前捡的柴火都烧的差不多了。
再不捡点家里就没有柴烧了。
一路上如意刻意避着村里的人走,越走越快,她打算利用神奇的小柜子来装捡到的柴火,否则靠她这小胳膊小腿的,根本捡不了多少柴带回家。
所以避着人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她家住的这一片都是村里的外来户和逃荒的人家,不一定会关注她,但如意还是要小心、要注意。
村里的人看到如意匆匆忙忙的身影,刚想跟她打个招呼呢,谁知刚张嘴如意这丫头就走远了。
“春花,你家住玉丫头家隔壁,知道她这么匆匆忙忙是干什么去”?
赵氏手上纳着鞋垫子,问着在剁猪草的春花。
“婶子不是看到了吗?如意背了背篓,带着砍柴刀什么的,肯定是去山上捡柴砍柴,除了这个她还能干什么去”。
春花知道赵婶子也只是好奇如意为什么这么匆忙而已,并不是不知道如意是去山上砍柴,随意回答了两句,手上不停的剁着猪草。
“那柴山上多的是,又不会跑,玉丫头急什么呢!跑那么快,像有鬼在后面追着她似的”。
赵氏对如意跑那么快,自已刚喊出口打招呼的话,半路就噎住了,不上不下的,心里有点不舒服。
同时也怀疑,是不是如意这丫头知道她们想打她家房子的主意,所以昨天闭门不出,今天出门,瞅到她们就跑。
但当着春花的面,她不好把话说的太过分,只能不痛不痒的嘀咕两句,掩盖自已真正的心思,这春花两口子对如意这丫头可不错,她不想在她面前露馅。
春花知道赵婶子不需要她答她的话,她听着就行,而且她也不想理会赵婶子。
于是,春花开始架起锅,煮起猪食来,等喂好猪和鸡,她还要是去地里给当家的送水呢!可没有时间跟赵婶子闲聊。
如意比起从前确实变了很多,风风火火的,昨天和今天一早上都在她家那个菜园忙活个停。
但也不是个会亏待自已,昨天她和当家的下地回来,就闻到了如意家浓郁的饭菜香味,可把她和当家的馋坏了,刚忙碌了一天回来,本就饿了,闻着那饭菜香味,有谁受得了,反正她和当家的就受不了。
当时就把舍不得吃的腊肉切了一大块出来,和蒜苗炒了一大盘,还添了一道番茄炒鸡蛋、蒜蓉青菜,以及一大海碗的冬瓜汤,配着红薯糙米饭,吃的满嘴流油。
现在春花想起昨天那一顿奢侈的夕食,不自在的咽了咽口水,虽然昨儿个才吃过,但现在她一想到那味道,就馋得紧!
“不行,不能想了,照这种吃法,非得把家里的粮食造完不可”,春花默默的在心里告诫自已,她家虽只有她和当家的两个人,但他们还要存点家当和钱的,要不哪天她和当家的有了孩子,没人帮衬,怎么养得活孩子。
就算他们没有玉大壮厉害,不能像玉大壮一样给如意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好歹是两个人,也不能让自已的孩子过得太差。
赵氏看春花忙进忙出的,明显不想跟她多说,知道从她这打探不到如意这丫头的事,只能拍拍屁股走人。
至于挨着如意家的另外一户,是一个老婆子带着一对小孙子、小孙女在住,村里的人都叫这老婆子叫王婆子,王婆子一家也是逃荒来林家村定居的,她的儿子儿媳给她留下一对龙凤胎,就被一场风寒带走了。
王婆子命硬,没有跟着去,一直拉扯着留下来的龙凤胎孙子孙女,跌跌撞撞的苟活着。
赵婶子觉得王婆子一家晦气,而且王婆子天天带着孙子孙女出去,不是去地里刨食,就是去山脚下挖野菜、捡柴火的,早出晚归,能知道多少玉丫头的事,她才不会浪费时间去找王婆子沾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