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禅三兴汉室
三国:我刘禅三兴汉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我刘禅三兴汉室 > 第81章 曹叡也搞战歌

第81章 曹叡也搞战歌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我刘禅三兴汉室
作者:
时空旅游者
本章字数:
4044
更新时间:
2025-01-16

“煌煌大汉,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韩世忠、吴璘、孟拱、虞允文等将领让军队路过人口聚集区时唱战歌,从而更加有效的震慑吴地之人。

安排往各大城池驻守的军队,也唱战歌。

大汉的强大,加上军队声音雄浑有力的战歌,确实对吴地之人形成的有些的震慑。

韩世忠率领一万水军从水路前往建业,临近建业,韩世忠带领军队唱起了战歌。

“”煌煌大汉,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煌煌大汉,复我河山.....”

附近的百姓听到上万人唱出的气势恢宏的战歌,心神震动。

有将领听到汉军战歌,连忙前往宫中汇报。

“报,汉军来了,汉军来了!”

随着汉军越来越近,建业城中能够听到汉军战歌的人越来越多。

建业城中,一些人听到汉军的战歌,甚至心生向往。

孙权听到汉军战歌,对一旁的孙登问道:“子高,你可知道这战歌是何人所创?”

孙登回答道:“我听说这战歌是几年前汉帝所创。”

孙权对孙登道:“记住,以后要叫陛下!”

“唉!我不如陛下啊!”

“各路汉军都唱这战歌,各郡之人听闻战歌各有感触,如今我吴国已投降,汉军唱这首歌很有威慑力。”

“当年我虽然感觉这战歌对汉军有提升士气的效果,但不觉得它有多大的作用,所以并没有重视。”

“如今我的感触更深了,这战歌不但能够提升汉军士气,还能凝聚军心,也能够震慑他人。”

孙登微微点了点头:“孩儿当初也没有意识到战歌能够发挥那么多作用,也没有重视。”

“汉军的士气和凝聚力的比吴军强,吴军一次次败给汉军,败的并不冤!”

“爹,韩世忠带兵前来,我们要不要去城门口迎接他?”

孙权闻言,瞪眼道:“为父是告诉过你以后要认清自已的身份,放低姿态,但没让你将姿态放到那么低!”

“为父好歹也是曾经的吴国皇帝,去城门口迎接他岂不是平白让人笑话。”

“不说之前的身份,就说现在的,为父的身份也比韩世忠的身份高,没有必要去城门口迎接他。”

“另外,我们家也不能与掌握兵权的将领走得太近,要不然容易引来猜忌。”

孙登点头应道:“孩儿明白了!”

与此同时,一些官员将领和蒋琬一同前往城门口迎接韩世忠。

韩世忠带兵接管城中重要的地方,建业到吴军可以选择上交盔甲兵器回家,也可以选择加入汉军成为汉军普通士兵。

韩世忠带兵到建业的第三天,孙权自觉带领家人离开了建业,前往富春。

魏国,皇帝曹叡得知汉军进军吴地,大唱战歌,也进一步意识的了战歌的作用。

曹叡也决定让魏国军队学战歌唱战歌,以便更好的对抗汉军。

曹叡召开朝会,对众朝臣说:“汉军进军吴地,大唱战歌。”

“之前朕低估了汉军战歌的作用,朕觉得我们魏国也应当有属于自已的战歌。”

“太祖武皇帝的《蒿里行》不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写出了当年乱世的残酷。”

“若非太祖武皇帝,许多人还身处人命如草芥、朝不保夕的乱世。”

“凡我大魏之人,都应该感谢太祖武皇帝,忠于我大魏。”

曹肇出言附和道:“陛下英明,我大魏也应该有自已的战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当初太祖武皇帝也忠于大汉,想要匡扶汉室,奈何人心不齐,其他诸侯各有心思。”

司空陈群附和道:“是啊,后面袁术更是在淮南称帝,而袁绍也私刻玉玺。”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各方势力相互征战,以至于百姓朝不保夕,人命如草芥。”

“所以太祖武帝才有感而发,写出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乱世状况。”

“这首诗也不算长,让将士们记住太祖武皇帝这首诗并不难。”

其他朝臣也纷纷出言附和,陛下已经打算用这首诗作为战歌了,这首诗也确实很不错,他们自然得支持。

突然,一个朝臣的声音让众朝臣瞬间安静了下来。

“陛下,臣觉得陈王白马篇之中的: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两句也挺适合作为战歌的。”

“如今我大魏国难当头,将士们就应该忘掉个人私利,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他此时心中也是压力山大。

曹植才华出众,还曾与曹丕争夺过魏王世子之位,而当今陛下是文帝曹丕的儿子,也不喜欢曹植。

提起曹植,很有可能会让皇帝不高兴。

曹叡沉思了一会儿,觉得“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两句确实很不错,而且现在曹植已经死了,就算名气变大也不会对朝廷造成什么影响。

曹叡道:“这两句诗确实很不错,也可以作为战歌,以激励将士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蜀汉战歌只有一首,我们魏国却有两首战歌,更显我大魏底蕴深厚。”

众朝臣闻言,只能说:“陛下英明!”

不把蜀汉当初归入大汉,蜀汉的底蕴自然不算深厚。

在诗歌方面,大魏能够碾压蜀汉。

曹叡对众朝臣道:“这两首战歌,不但要教会将士们唱,也要教会百姓们唱。”

“如今蜀汉势大,我们大魏只有上下一心,方能对抗蜀汉。”

“诸位爱卿与大魏荣辱与共,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够尽职尽责,让我大魏的国力变强。”

“若是我大魏亡了,诸位爱卿也会失去现如今的荣华富贵。”

众朝臣异口同声的表明态度:“臣等必定尽职尽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