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痴傻的人现如今却恢复了正常。
在场之人包括乾帝在内,无一不是满脸的惊骇之色。
这杨昭瞒着众人这么久,到底有什么所图,却是无人知道。
看着神色见隐隐有些怒火的乾帝。
杨昭不慌不忙的开始解释起来。
“陛下息怒,臣如此做法,也是无奈之举。”
“你无奈?你有什么可无奈的?”
见杨昭这么说,乾帝不由得冷笑一声。
“你今日最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
“否则,朕饶不了你!”
闻言,杨昭看着乾帝说道:“陛下,臣此举不过是为了自保罢了。”
“我爹和几位兄长为国征战。”
“出征之时,身边还有数万兵马。”
“可即便如此,也还是被人出卖,兵败身死。”
“我手无缚鸡之力,在京城之中还没有帮扶之人,只有一位寡嫂在身边护佑。”
“可她自己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我若是不装傻,这陷害我杨家的人,又怎么会轻易放过我?”
“不是臣乐意装傻,而是这人不会对傻子下手罢了。”
杨昭这一番话落在乾帝耳中,让乾帝不由得神色微怔。
心中莫名生出几分不自在来。
虽然说这话没有一句是说自己的,但清楚内情的乾帝却知道。
如果不是他放纵朝中的一些人,杨雄和他的几个儿子也不会被杀。
至于不计较杨昭这个‘傻子’,这也只是他不自己不计较罢了。
要知道,先前他还想试探杨昭呢。
如今杨昭挑明了说,反倒是让他这个皇帝生出了几分不舒服的愧疚之感。
轻咳一声掩饰了一下。
乾帝看着杨昭,冷声道:“那王济已死,你不直接挑明也就算了,还装傻装到了现在。”
“怎么?这朝中还有人要加害你?”
面对质问,杨昭朝着乾帝躬身行了一礼。
“陛下圣明!”
闻言,乾帝瞬间一怔。
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杨昭。
“你这话什么意思?”
“朝中还有人害你?”
杨昭点了点头,随后说道:“陛下圣明,不过这贼人不仅仅是要害臣,还要害了我大乾啊!”
此话一出,乾帝脸色瞬间一沉。
“你这话什么意思?”
杨昭看了一眼乾帝。
“陛下,我大乾朝堂之上有奸佞!”
“此人同北辽暗通款曲,私下将大量朝堂上的决断告知对方,以至于我大乾在此番谈判当中处处受制。”
“不仅如此,此人还公报私仇,借和亲之名,欺压同僚。”
“更过分的是,为了此番撤兵这一条件,主动为北辽开脱。”
“这么做的原因,只是因为其收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
“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此人心思之歹毒,实在是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杨昭就这么一条条说了出来。
每说一句,队列中的周青脸色就变化一分。
当听到杨昭最后将红玉的事情都说出来的时候,周青终于是绷不住了。
当即跳了出来,手指着杨昭就是一声厉喝。
“杨昭!你血口喷人!”
此话一出,现场可谓是一片寂静。
杨昭似笑非笑的看向周青。
“周大人,您这话什么意思?”
“我哪里血口喷人了?”
“再说了,我这没指名道姓的,您着急什么?”
听到这话,周青站在原地瞬间傻眼。
下意识的朝着四周询问道:“我着急了吗?”
御座之上,乾帝看着这一幕,眼角抽搐。
目光死死地盯着周青,开口道:“周卿,你确实是有些着急了。”
周青闻言,猛地回过神来。
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杨昭的奸计。
好在他反应够快。
只是短暂的沉默之后,就立马朝着乾帝躬身道:“陛下,臣刚刚确实有些着急,但也是为朝堂上下同僚鸣不平。”
“杨昭只凭一张嘴就干污蔑百官,臣身为尚书左仆射,掌管六部。”
“自然是不容许他这般污蔑同僚。”
周青找补的迅速,可即便如此,还是引起了乾帝的怀疑。
看了一眼周青之后,就将目光移到了杨昭身上。
“杨昭,你现在不是过去,所言朕也不会当做疯言疯语无视。”
“你口口声声说朝堂上有内奸,是谁你指出来,朕还要看到证据。”
杨昭躬身应是。
随后不紧不慢的从怀中摸出来一个盒子。
看着那盒子,周青顿时瞳孔一缩。
杨昭微微一笑。
“周大人,这盒子熟不熟悉?”
听到询问,周青冷哼一声。
“不熟悉。”
见状,杨昭诧异道:“怎么可能,这上面可还打着您府上的印呢。”
说完,杨昭便将盒子打开。
当里面那块拳头大小的红玉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
殿内顿时一片惊呼。
“嘶~”
“好大的红玉!”
“这玩意儿不是北辽特有的吗?”
“……”
众人对着红玉指指点点。
而那周青在看到红玉的一瞬间,脸色就苍白无比,身形也随之晃动了一下。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块红玉还没有捂热乎。
怎么就到了杨昭的手里?
“你、你哪里来的这东西?”
杨昭看着周青微微一笑。
“怎么?周大人承认是自己的了?”
只看此情此景,就算是傻子也看出来了。
周青有问题!
乾帝脸色阴沉无比的看着周青。
“周青,你最好给朕一个解释!”
“此物你是哪里来的!”
周青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见状,杨昭轻笑道:“陛下,还是臣来说吧。”
“这红玉产自北辽,是前日晚上,北辽使团副使,也就是北辽右相萧钰,亲自登门拜访,送给周大人的。”
“目的便是要周大人促成两国撤兵一事。”
“换言之,北辽压根没想着后续,只想着用南境七座城邑中的三座,换一个北宁关空虚的机会。”
“如此做法,臣就算是不说,陛下和诸位大人也应该知道是为了什么。”
说到这里,杨昭脸上开始有冷意浮现。
“议和是假,南下是真。”
“和亲不过是北辽为了麻痹我大乾而做的一场局。”
“一个女人就想要化解两国百年争端,那要边军作什么?”
“陛下英明神武,又岂能看不透这一点?”
“不过是被周青这个奸佞干扰,一时失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