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商王交待的任务,吉辛不敢怠慢。
于是,在得到大司寇的任命和授权后,便开始在王宫里着手调查的“面具失窃案”。
或许感觉这件事“比较好玩”,所以吉辛也无故多了一个小跟班:子妹。
一开始吉辛是拒绝的,这又不是“过家家”,况且公主乃千金之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担不起。
没想到,子妹却回道:“此王宫我比你熟悉,而且你也知道我乃公主,有了我,没有去不了的地方。”
吉辛一听,这小姑娘说的很有道理啊,于是也不再拒绝。
果然,在子妹带领下,吉辛得以参访了这座千年前神秘王宫各个角落。
商王宫居于殷都内城居中位置,由南而北依次为宫室区、祭祀区和王族池苑区,各建筑坐北朝南,呈东西两区布局,分置在中轴线左右两侧。
走了一圈,他发现商王宫和自家的王府很相像,亦或说自家王府原来也是参照王宫仿建的——整体上也是前朝与后寝、宫廷与池园一体式建筑;
各座宫室以正殿、中庭、庑室、门塾、门道等构成“西合院”式独立小院。只是建筑装饰更加华贵大方、设计更加繁缛细致,规模更加宏大壮观。
而殷王面具就藏在宗庙的地下库窖中,有专人看管,需要用时由专人取出,平时除了商王,没有人可以涉足此地。
吉辛勘察了案发现场。
当下到地下室,才发现这座地下库窖规模同样不小,室内分为多个圆窖和方窖。
首先映入眼帘并不陌生——是那些甲骨“档案”!
看着这一摞一摞分组存放、井然有序的甲骨,谁又能想到它们沉睡三千年后重见天日之时,会成为闻名世界的“殷墟甲骨”呢?
若没有这些甲骨天降玄鸟的刻画,这个时代的历史大概率会停滞在虚无缥缈的“传说”中,没人会知道那些用血与火的征途刻画的九州雏形、让先秦历史不再割裂的断代史实……
“喂,你是来查面具的,还是看那金文(甲骨)的?”
被管库的官吏一声呵斥,吉辛才回过神来,是啊,自己是来查案的。
看着这坚实的夯土和草木灰砌成的地下室,虽然没有现代库房整洁明净,但在防火、防盗方面并不逊色。
吉辛深入到最里边的一间独立圆窖,仔细端详空荡荡的错金骨架子,本该挂在上面的面具果然空空如也。
吉辛请来了御史,询问此前调查情况。
御史答曰,早己分三次五批人将数十名嫌疑人抓捕,严加拷问。
这些人不仅包括王宫内的库房官吏、守卫、宫女,甚至倒夜壶的太监都没放过,此外,也包括王宫外一些当铺商人,摊贩等。
吉辛亲自查看了这些“嫌犯”,因此前审问这些人早己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现在又见来人提审,仿佛见到了地府判官,无不跪地求饶,大喊冤枉。
吉辛思忖着,这殷王面具,若是平民百姓偷了几乎毫无用处,若是拿去当铺销赃也无人敢接,谁敢接这杀头的生意呢?而且这些外人也很难接触到这么隐秘的地方,所以优先排除了宫外大几十人。
能够接近宗庙、库房这类重地,肯定不是一般人,对面具感兴趣的极有可能是名位高权重的人物。为了不放过蛛丝马迹,吉辛又挨个和宫内相关人员一一详谈。
然而排查结果一切正常,令吉辛大失所望。
这时心里不觉打起退堂鼓,十分后悔自己的鲁莽,真不该接下这苦差事。
“咕咕……”吉辛这才感觉饥肠辘辘,原来不知不觉己近深夜,于是随口问了一句:“这儿有吃的吗?”
守卫摇摇头,回道:“以前咱有夜食,现在……没有了。”
“夜食?”
原来这里的守卫都有一个“习惯”:
因为守卫工作极其无聊,平时也没有什么事,这些守卫在深夜吃食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有时候还会叫上同僚一起喝喝小酒、排遣漫漫长夜。
吉辛察觉这可能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于是抓来了几个轮值的守卫,详细询问面具失踪那几天,是否有此情况?
没想到,真有个守卫想起,祭祀那天晚上他轮值,确实有个好兄弟带了一点酒菜过来聊天。
吉辛立即询问那个“好兄弟”的身份。
守卫答道:“他也是宫中侍卫,两人相识己久。”
“谁的侍卫?”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