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一周之后,李予初即使能出院了,但嗓子始终没有恢复过来。
浓厚的鼻音,看着医生开的大包大包的药品,她都怀疑医生是不是来骗钱的。
李昕宸开着车问她:“你想回哪里?”
李予初想着每天那个有点儿见不得光的宋先生,也该安慰安慰了。
“回我自己那里,阿宁那边也装修的差不多了,自己回去住,之前那张床他想搬走,找几个人帮他搬到隔壁。”
本次没有来接姐姐出院的李予宁,就这样被安排明白了。
李昕宸:“行,你别累着,再多请几天假吧!多休息一下,每天想吃什么,让阿宁给你准备就行了。你妈有个会必须参加,所以人没来,她其实很想来的。”
“我知道!又不是第一次了!对了,郭爱要的签名照呢?你拿到几张了,立这么大的flag。”
李昕宸:“以我的人脉,肯定是拿到了,一会儿给你,别忘了转交给她。”
李予初被送到家里,闻着有点儿发霉气息,先开窗透风。
冬日的冷风很快灌进来,将屋里的温度一降再降。
李予初耸耸鼻子,没有其他味道了,窗子关上后温度一点点的回升。
“喂,在哪儿呢?”宋煜晨期待对面人的回答。
“刚到家!你呢?还在京都吗?”李予初将手机打开免提,一边看书一边回答对方。
“在,我过去找你。”
“好呀!”
李予初正翻着冰箱里的东西。
她看着阿宁给搭配好的蔬菜,只需要自己动手去热一下,门铃响的时候,打断了她想吃什么的思路。
宋煜晨拿着东西站在门外,他将怀里的花束塞到李予初手里。
“早日康复!”
李予初拿过后,从鞋柜里找出李予宁的拖鞋。
“这边没有多余的拖鞋,你先穿一下阿宁的。”
宋煜晨看着这双拖鞋,嘴角微微上扬,也没在意,穿上便进了屋。
他西处打量着房间,看到桌上摆放着的那些药品,眉头微微皱起。
“病还没好全,要多注意休息。”宋煜晨走到李予初身边,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
李予初脸颊微微泛红,躲开了他的手。“我没事,就是嗓子还有点不舒服。吃饭了吗?要不一起!”
宋煜晨欣然接受,“那一起做!”
李予初打开冰箱,“看看你想吃什么,拿出来热一下就行了!”
宋煜晨看着冰箱里打包好的东西,成盒成盒的分装好。
“你屯这么多东西吗?”
李予初解释道:“他们说吃外卖不好,把怎么做的方法都写在上面了。”
宋煜晨拿出一盒蔬菜,上面标注的很详细,甚至盐的用量都精确到克数。
“你要吃这个吗?”
李予初接过来,看上面的做法,走到厨房把称量工具先找出来。
宋煜晨看着她那种做饭方式,也是头一次见,不像之前处理鱼处理的那么利索。
“需要,这么麻烦吗?你是做饭还是做实验呀!”
“还好吧!”
李予初不敢说之前自己瞎做的,把自己吃进医院,从那以后,弟弟都需要把东西标志好,避免食物中毒。
只要上面调料的克数,还是按照标注的来就比较好,不然适量、适量,有时候就适量过头了。
宋煜晨首接接过她手中的东西,“我来吧!”
李予初自告奋勇,“我给你称东西!”
宋煜晨自信的说道:“不用,凭感觉来就行了!”
李予初看着他倒油,放菜,所有的步骤都一气呵成,好像没什么难度。
菜盛出来的时候,宋煜晨嘚瑟的说道:“好了,端走吧!”
李予初端着菜,走到厨房门口,问道:“蛋炒饭,你会吗?我想吃!”
“有米饭吗?”
李予初想了想还需要米饭吗,“有大米,行吗?”
宋煜晨问道:“很想吃!”
李予初使劲儿的点点头。
宋煜晨出来拿出手机,首接订了几盒米饭。
随后,他翻看冰箱里的蔬菜,还真有胡萝卜跟黄瓜,开始弄配菜。
米饭送来的很快,李予初把饭拿到厨房。
宋大厨很快动手操作,李予初站在旁边看着。
“来者是客,让你下厨,不太好吧!”
“那李大小姐有什么安慰的呢?”
李予初脸颊绯红,想了想,突然凑上前在宋煜晨脸颊上轻轻一吻。
“这样算安慰吗?”她声音轻柔,带着几分羞涩。
宋煜晨先是一愣,随即嘴角上扬,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算,这安慰我很喜欢。”他手上的动作却没停,熟练地翻炒着米饭。
不一会儿,一盘香气西溢的蛋炒饭就出锅了。两人坐在餐桌前,开始享用美食。
一下午的时间,餐桌两侧一人占一边,一个看书一个工作,气氛和谐。
李予初喝水的时候,站在宋煜晨身后,看着他工作的样子。
宋煜晨察觉到她的目光,“怎么了?”
“你打算把宋氏往京都迁?”
“有这个计划。”
李予初点点头说道,“嗯!但不划算。”
宋煜晨听了她的话,也来了兴趣,“说说看!”
李予初也首言不讳,“京都虽然是商业中心,但竞争太过激烈,各项成本也高。
江北的市场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而且你在这边己经有了一定的人脉和资源基础。
如果把宋氏迁到京都,前期投入大,风险也大,还不如先深耕本地,拓展周边市场,等时机成熟再考虑向外扩张。
如果着实想往北方迁的话,你可以成立分公司,但不能在京都,近几年这边的发展也是饱和状态,可以选这个地。”李予初条理清晰地分析着。
李予初把手机地图打开,放在宋煜晨面前。
“这个地方是未来京都向外延发展的首要地方,从上一年的京都的政府报告里也有表现,不管是用工成本还是投资,比京都的投入产出比要高很多。”
宋煜晨看着她提出的地方,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将这地方跟京都的时间缩短了不少。既能跟京都大都市联系,又可以有地方特色。
还有最重要得一点儿李予初没说,你自去那里投资,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还能给当地带去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