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大唐来之刘三刀
我从大唐来之刘三刀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我从大唐来之刘三刀 > 第 38 章 汴梁余震

第 38 章 汴梁余震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从大唐来之刘三刀
作者:
大侠一刀
本章字数:
6280
更新时间:
2025-04-24

国家文物局的会议室里,茶香混着全息投影的蓝光。刘三刀抱臂站在窗边,目光扫过圆桌前的七位新面孔。林小满将量子手环接入会议系统,开封龙亭湖的声呐图悬浮在桌面上空。

"沉船龙骨长33米,与《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官船规格一致。"考古学家秦玥推了推金丝眼镜,"但X光显示船体内置青铜构件,与应天府发现的浑天仪属同源工艺。"

刘三刀转身,目光锐利地问道:“这青铜构件和浑天仪同源工艺,能推测出沉船的年代吗?”

秦玥思索片刻,说道:“从工艺特征来看,应该是北宋晚期。但奇怪的是,北宋晚期官船为何会内置这种神秘的青铜构件,用途尚不明确。”

林小满敲了敲投影,补充道:“声呐图还显示,船内有几个密封舱,里面的物体密度很大,不知道是什么。”

这时,一首沉默的研究员苏然开口了:“会不会和当时的神秘组织有关?传说北宋晚期有一群奇人异士,掌握着特殊的技艺和知识。”

刘三刀摸着下巴,若有所思:“有道理,我们接下来得尽快制定打捞方案,看看船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地质局总工张振宇调出黄泛区地图:"更蹊跷的是,船体正好卡在黄河故道与贾鲁河交汇处。"他圈出河床下的暗流走向,"这个位置是北宋漕运的咽喉要道。"

"声波共振数据出来了。"陈立将频谱图叠加到沉船模型上,"28赫兹的次级谐波,与金陵地宫的频率完全一致。"

刘三刀突然用刀鞘敲了敲投影仪:"上官家要复活的是北宋年间的风水局?"

开封龙亭湖畔的临时指挥部里,秦玥戴上橡胶手套:"船体表面的藤壶有被激光切割的痕迹。"她举起放大镜,"这些贝类本该生长在咸水区,出现在淡水湖说明..."

"船体被移动过。"林小满将水质报告投在幕布上,"湖底检测到海水渗透痕迹,有人故意改变局部水文。"

刘三刀眉头紧锁,沉声道:“有人在暗中布局,把沉船移到这里,还改变了水文,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苏然眼神坚定,分析道:“结合之前推测的神秘组织,他们或许是想借助沉船和这个特殊位置,启动那个北宋的风水局。”

张振宇指着地图说:“如果是这样,这个风水局影响范围可能覆盖整个黄泛区,后果不堪设想。”

林小满咬了咬嘴唇,着急地说:“那我们得加快打捞进度,阻止他们的计划。”

秦玥点头,补充道:“打捞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青铜构件和密封舱,说不定里面藏着关键线索。”

刘三刀环顾众人,严肃地说:“大家都清楚任务的紧迫性了,接下来各部门协同合作,务必在他们启动风水局之前,揭开沉船的秘密。”

突然响起的警报打断分析,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显示,湖心岛北侧正在冒泡。刘三刀抓起地质锤:"水下有活动热源!"

潜水服的头灯照亮浑浊的湖水,刘三刀腰间的唐刀与青铜船体产生磁吸反应。林小满的声呐仪突然捕捉到金属回波:"九点钟方向,体积相当于集装箱!"

强光手电扫过湖底淤泥,露出半截刻着二十八宿的青铜柱。陈立的惊呼从通讯器传来:"这是放大版的洪武镇山钉!"

刘三刀握紧唐刀,沉声道:“这洪武镇山钉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和这沉船又有什么关联?”

秦玥在通讯器里分析道:“洪武镇山钉是镇压风水煞气之物,这里出现放大版的,说明这水下的风水局极其凶险。”

苏然游到青铜柱旁,仔细查看:“上面的符文和沉船里青铜构件的符文有些相似,应该是同一组织所为。”

林小满的声呐仪又有了新发现:“周围还有多个小型金属回波,像是围绕着青铜柱布置的。”

张振宇在指挥部提醒:“这些布置可能是风水局的关键节点,大家小心,别轻易破坏。”

刘三刀看了看周围,果断下令:“先把这青铜柱的情况摸清楚,同时派人去查看那些小型金属回波。我们得尽快搞明白这风水局的运作原理,阻止他们的阴谋。”

突然涌动的暗流卷起淤泥,三个蛙人从沉船残骸后现身。领头者手中的水下切割枪喷出蓝焰,刘三刀旋身踢起湖底石块,唐刀借力劈开对方氧气管。

临时实验室内,秦玥用超声波清洗青铜柱表面的钙化物。林小满突然按住她的手:"等等!这些不是普通锈迹..."显微镜下,铜绿中嵌着纳米级的量子涂层。

"靖康元年..."秦玥破译着铭文突然愣住,"这上面记载着金兵破城时,钦宗密遣工匠沉船镇河。"她调出《宋史》电子版,"但正史从未提及此事。"

刘三刀眉头紧皱,问道:“钦宗密遣工匠沉船镇河,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难道和如今有人布局启动风水局有关?”

苏然推了推眼镜,分析道:“从时间和布局来看,很有可能是当年镇河之举并未彻底解决问题,如今有人想重新启动这个风水局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林小满担忧地说:“那这个目的会是什么呢?对我们现在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秦玥沉思片刻,说:“当年金兵破城,钦宗或许是想借助风水之力来扭转局势,如今有人重启,说不定是想引发更大的灾祸。”

刘三刀当机立断,“不管怎样,我们得加快进度,弄清楚这风水局的全貌,阻止他们的阴谋得逞。接下来,大家继续深入研究青铜柱和沉船的线索,争取早日解开谜团。”众人纷纷点头,各自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工作中。

刘三刀用刀尖挑起半片残甲:"甲胄纹路是金国制式,但铸造工艺..."他抹去锈迹露出底层的"上官"徽记,"完颜氏的军械库里混进老鼠了。"

深夜的龙亭湖畔,林小满调试着新型量子扫描仪。当光束扫过沉船桅杆,空气中突然浮现全息影像:八百年前的工匠正在船底安装青铜构件,为首的监工转身时,脖颈处赫然露出蛇形刺青。

“暂停!”陈立突然激动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急切。他迅速操作着设备,将画面定格在一个关键的瞬间。

“看他的工具!”陈立指着屏幕上的工匠,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发现了什么惊人的秘密。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工匠手中的罗盘上,经过放大处理后,罗盘上的细节清晰可见。令人惊讶的是,罗盘上刻着与洪武青铜匣相同的七星纹!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己,原本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物品,竟然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就在这时,秦玥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她迅速从包里翻出手机,打开相册,滑动屏幕,找到了一张照片。

“这是我导师2003年在黄泛区拍到的……”秦玥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对这张照片有着特殊的情感。

照片中,暴雨倾盆而下,整个画面都被雨水模糊了。然而,在探方的积水中,却倒映着一个巨大的青铜树影。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青铜树的枝干走向与沉船内的青铜柱完全一致!

这个发现让众人瞠目结舌,原本看似毫无头绪的线索,此刻却如同拼图一般逐渐拼凑在一起。

刘三刀擦拭着浸透湖水的唐刀,刀身新添的划痕组成陌生铭文。林小满将铭文扫描进数据库,匹配结果令人心惊——竟是《推背图》失传的第西十六象谶语。

"又要出差了。"陈立苦笑着展开卫星地图,七个新光点沿黄河故道闪烁,"从开封到东平湖,上官家埋了整条'青铜锁链'。"

刘三刀神色凝重,“看来上官家的布局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这条‘青铜锁链’必然和他们重启风水局的阴谋有关。”

苏然皱着眉头分析道:“《推背图》第西十六象谶语出现,说不定预示着他们的阴谋一旦得逞,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林小满咬咬牙,“那我们必须尽快沿着黄河故道去查探这七个新光点。”

秦玥点头,“对,说不定能在那里找到阻止他们的关键线索。”

张振宇调出相关地理资料,“从开封到东平湖路途不短,而且黄河故道情况复杂,我们得做好充分准备。”

刘三刀环顾众人,坚定地说:“时间紧迫,大家马上回去整理装备,我们即刻出发。不管上官家有什么阴谋,我们都要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秦玥突然咳嗽起来,后颈浮现出与徐老相似的红斑。林小满的检测仪对准患处,光谱分析显示红斑物质与龙亭湖底的量子涂层同源。

"他们在通过次声波传播什么?"刘三刀望向泛起涟漪的湖面。晨雾中,一艘挂着"黄河考古"旗号的快艇正悄然靠岸,船头站立的身影披着与上官鸿同款的唐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