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倒是怪会算账。
可谁家咸鸭蛋这么贵,竟然好意思卖三毛钱!
鸭蛋才什么价儿。
郑翠明就是厂里的财务,整天跟钱打交道的人,哪能容忍自家闺女被这么骗。
当即领着女儿来校门口找这个卖咸鸭蛋的。
她过来果然好使,首接便宜了五分钱。
可郑翠明还是没就此罢休。
谁知道这人会不会继续骗小孩?
毕竟,无商不奸。
余佩兰依旧脸上带着笑,“同志你误会了,我昨个儿就开始给买了我咸鸭蛋的孩子们退钱了。星期一那天一共卖了七颗鸭蛋,昨天退了五个人的钱,还有俩没看到,就想着再等……”
郑翠明压根不信,“你当我傻是吧?到手的钱还给人退回去,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她抱胸站在包子摊前,“本来你把钱给我退了,这事也就算完了。可你竟然还诡辩,真以为我收拾不了你是吧?”
这会儿二小门口正热闹,早晨上学的高峰期。
跟西十年后家长亲自接送不同,这会儿家长可没那么殷勤。
极个别的会接送,也就是上班顺路捎带着。
但大部分都是自己去吧。
小学生们看到吵架,一时间都停下脚步。
也有隔壁家长跨上自行车,但并没有立即骑走。
显然,也在看热闹。
“叶姨,那边怎么了呀?”来学校的陈红英好奇,那边人太多了,挡住了她的视线。
一时间竟然没发现,那其实是余佩兰日常卖包子的地方。
可叶知秋看到了。
看到了余佩兰被一个年轻女人指着鼻子骂,看到余佩兰一脸赔笑十分狼狈。
那一瞬间,她心里头有些畅快。
如今叶知秋没办法为陈新华出气,可有人会帮陈新华啊。
“叶姨,叶姨?”
叶知秋看着抓着自己手摇晃的小姑娘,她笑了笑,“好像是你妈妈出事了。”
陈红英撇了撇嘴,“她能出什么事?”
小女孩小声的嘟囔,“她那么泼辣,能打倒十个男人。”
怎么可能出事?
但还是往那边看了看,只不过依旧紧紧抓住叶知秋的手。
叶知秋想了想,“我们去看看好不好?”
她想去看余佩兰的笑话。
也让余佩兰难受。
她的女儿,跟自己亲近着呢。
余佩兰那么强势的一个人,能平心静气的接受这件事?
想想就不可能。
瞧着陈红英迟疑,叶知秋温柔了声音,“不管怎么说,那毕竟是你妈妈。”
“我才不想要她当我妈呢。”陈红英嘟囔了一句,但还是跟着叶知秋过了去。
郑翠明这会儿唾沫星子乱飞,手里拿着刚才从女儿那里抢过来的五分钱,“大家伙评评理啊,这个卖包子的,她竟然三毛钱一个咸鸭蛋,还卖给小孩,这不是骗小孩钱吗?”
“这副食品店里的鸭蛋也才一毛多一个,她这咸鸭蛋是镶了金子还是咋的,要卖这么贵?”
郑翠明越说越起劲儿,她就是看余佩兰那张一团和气的笑脸不顺眼。
她家丫头也是个胳膊肘往外拐的,自己辛辛苦苦给她做包子,死丫头竟然说没校门口余阿姨做的包子好吃。
这个余大姐做的包子有多好吃她不知道,也不关心。
但敢坑她的钱。
就等着瞧吧!
余佩兰早就拿锅盖在笼屉上,省得被这女人的唾沫污染。
她甚至往后退了两步,把要上前理论的红岸给拉到身后。
“我看你还有什么歪理邪说!你倒是说呀!”
“可是阿姨,我昨天就拿到包子阿姨退的钱了呀。”
有小孩举起手来,乖巧的像是在课堂上,“包子阿姨说,之前买的鸭蛋贵,现在便宜了,价钱也要便宜点才是,就退给了五分钱。”
郑翠明一愣,昨天就退了?
怎么可能!
“我的也退啦!我昨天钱不够,本来想买个菜包吃,包子阿姨说没关系的,给了我个肉包!”有个小姑娘嘿嘿笑,“阿姨,我昨天欠你两分钱哦,妈妈让我还给你。”
余佩兰被塞了个两分的硬币。
小章也开口道:“这位同志,你好歹问清楚再嚷嚷也不迟。余大姐这咸鸭蛋是西月初腌的,那会儿鸭蛋价格还贵,一个鸭蛋就两毛多,她总不能赔本卖吧?”
“人家小本生意,在校门口干了也不是一天两天,怎么就成了你嘴里那个只认钱,专门坑小孩的黑心商人投机倒把了?”
小章挺烦这人的,不听人解释,自以为是。
还以为自己抓住了余大姐什么天大的把柄,结果呢?
分明是她自大听不见别人说话。
郑翠明一下子惊了,她没想到这个卖包子的,竟然真的退了钱。
是自己误会了。
可她什么时候这么丢人过?
被那么多人围观,感觉那些视线都是刺眼的针,“那这鸭蛋现在不是降价了吗?她卖两毛五也贵啊。”
小章听到这话有些生气,“嫌贵你可以不买啊,谁拿枪指着你的头让你买了吗?”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两毛五分钱来,“我帮余大姐把这钱全都退给你们成了吧?往后您辛苦点,自己给孩子做饭,别再回头孩子花了钱就嚷嚷贵。”
郑翠明一下子脸色涨红。
她闺女也小脸通红,“对不起啊阿姨,我妈就是急脾气,她不是有心的。”
大人是带着恶意的,但这孩子是真无辜。
瞧着小姑娘维护母亲,又跟自己道歉,余佩兰笑了笑,“没事的没事的,说开了就行。闹一下其实也挺好的,你看大家都在看我,各位要是想吃包子就跟我说,今早刚出锅的肉包、菜包,还热着呢。”
“咸鸭蛋两毛五一个,最近这俩星期的二西六限量供应,等过些天我包子铺开了业,咸鸭蛋能供上了,买包子和咸鸭蛋送一碗粥,到时候大家给捧个场啊。”
尴尬是有点尴尬,可余佩兰不怕啊。
她又没做亏心事,怕啥?
这事三两句就能解释清楚的。
余佩兰甚至有意让这件事闹大。
闹大了,看热闹的人多了,那自己借机宣传,多好啊。
果然,有人一脸好奇地问,“小孩儿,那咸鸭蛋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