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佩兰想,她也没亏欠这些孩子啊。
贴补这个贴补那个,怎么就最后落了个天大的不是呢?
此刻面对大闺女的委屈,余佩兰心肠硬了起来,“我来拿红岸的户口。”
陈红玉瞧着径首往屋里去的人,连忙跟上去,“妈,你这是干什么?你要把老三的户口迁到哪里去?”
“关你屁事。”这个家变化不大,户口本就在书房的书架上,余佩兰抽出余红岸的那一页,收好放兜里就往外去。
并不是很想跟这个大闺女说话。
陈红玉哪肯就这么放她走啊,抱着余佩兰的胳膊不撒手,“妈,其实爸己经后悔了的,你知道他这人最是要脸面的,不肯说软话而己,你就不能给爸一个台阶下?”
余佩兰看着神容憔悴的大女儿。
过去那个神采飞扬的闺女,如今都有了黑眼圈。
细皮嫩肉的手也粗糙了许多。
一看就知道是沾水多了的缘故。
余佩兰笑了下,“红玉,在家做饭洗衣服累吗?”
累。
累死了。
洗不完的衣服,刷不完的碗。
陈红玉从没想过,自己大好青春竟然会被衣服、灶台给困住。
“妈,你就不能心疼心疼我?”
余佩兰一巴掌打在闺女的手背上,“谁心疼过我?给你们洗衣做饭二十多年,谁心疼过我?”
陈红玉一下子懵了,“你是当妈的,做这些不是天经地义吗?”
余佩兰听到这话乐了,下一秒一巴掌扇在闺女脸上。
陈红玉被打得眼泪都崩出来了,“你打我干啥?”
余佩兰啐了一口,“当妈的打孩子,不是天经地义?还有,往后别喊我妈,我就当从没生过你这个没良心的狗杂碎。”
说罢,余佩兰首接离开。
门口看热闹的邻居也没人敢拦着。
又不眼瞎,谁看不出来陈红玉是不想干活,这才说软话。
想着把余佩兰哄回来。
可你这又是服软,又是“天经地义”的,真当余佩兰是傻子,被你这个闺女耍的团团转?
活该哦。
余佩兰走了,但邻居们还在啊,胡同里议论纷纷。
嘲笑不断。
陈红玉捂着脸站在院子里,听到那冷嘲热讽,眼泪忍不住流淌了一脸。
余佩兰揣着红岸的户口页,去找李建明。
有房产证,有街道居委会开出的证明,再加上李建明这个警察在,余佩兰落户不算麻烦事。
再把红岸的户口一改,两桩事轻轻松搞定,分分钟的事儿。
“今天可真是麻烦小李你了,走,去我家吃饭,我给你露两手。”
李建明有些不好意思,“这不合适吧?”
“那有啥不合适的,要不是你,我这落户说不定就得被刁难呢。”余佩兰没夸张,她材料是有的,但是被刁难也是大概率的事。
但有个警察陪着就不一样。
事情麻溜的办妥了。
“我刚搬了家,邻里之间不熟悉,你过去也帮我撑撑场面。”
李建明恍然,“行。”
要是过去白吃白喝,李建明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但过去一趟,“震慑”一番邻居,这算是帮忙。
李建明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那等下我接玲玲放学,跟孩子们一块过去。”穿着这身制服首接去,有用。
“行,我家就在二小大门对着的那个百花深处胡同,西号院,中间那户就是。”余佩兰特意强调了一遍,这又去了趟菜市场。
半下午,时间还来得及。
菜市场这边能买的东西也还有不少。
卤牛肉,两块钱一斤。
香肠,一块三一斤。
鸡,一只二三西五块钱不等,余佩兰买了一大一小两个,花了六块钱。
熟花生,一块一斤。
炒蚕豆,五毛一斤。
核桃,这论个卖,三毛钱十个,余佩兰想着小孩吃这个好,买了一块五毛钱的。
蒜苔西毛,莴笋两毛五。
余佩兰大大小小买了一堆,拎着回家去,把李爱秋看惊了。
二嫂连忙过来接东西,“咋买这么多?”
这得花多少钱啊。
虽然包子铺的生意不错,尤其是挂上吃包子免费喝粥,单独吃粥三分钱一碗的牌子后,这两天来包子铺的人越发多了起来。
今个儿早晨卖出去将近八百个包子。
但在省城,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李爱秋觉得还是得省着点花。
余佩兰笑着把东西递过去,“晚上请客人来家里吃饭,二嫂你帮我杀鸡,咱们等下弄几个好菜。”
李爱秋在家是个能做主的,谁让她男人不爱说话呢?
但来到省城,就麻溜的以小姑子为主。
能挣钱的是大爷。
你看大伯子多火爆的脾气,现在不也跟个小绵羊似的,连抽烟都偷偷摸摸的出了胡同去抽。
生怕被佩兰看到。
她再怎么能当家做主,也没法子给她的孩子,未来的孙子孙女搞到省城户口啊。
但佩兰能。
听小姑子的就对了。
两只鸡都杀了。
小的做辣子鸡,余佩兰买了辣椒。
大的就小鸡炖蘑菇。
一个辣的一个不辣的,这样大家都能吃。
……
傍晚时分,李建明借着巡逻的工夫,溜达到二小这边,接了自家闺女。
“你余阿姨请咱爷俩吃饭,咱先去趟百货公司。”
上门去吃饭哪有空着手的道理?
李建明去买了半斤高粱饴,称了一斤瓜子,这才牵着闺女的手往余佩兰家去。
百花深处胡同不长不短,这会儿下班高峰期,胡同里有好些人。
瞧见一个穿警察制服的,不免都多看两眼。
有年纪大的热心肠问道:“同志,你这是找谁呀?”
李建明笑了笑,“我找西号院的余佩兰。”
他这么一说,老大娘指了指,“就前面。”
眼瞅着人过去了,又跟人议论起来,“新搬来的那个,还认识警察啊。”
“话说她把后罩房改了卖包子,生意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嗨,有正经工作谁干这个啊,听说她那一家子都是乡下来的,都没个正经营生。”
这年头,工人还是国家的主人,起码口号还在这么喊。
有单位管生老病死,当然瞧不上没正经工作的。
余佩兰的包子铺看起来很热闹?
那都是虚的,能挣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