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馨想到了十三爷。十三爷为人正首,与八爷也有交情。她设法见到十三爷,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十三爷被她的真诚打动,决定帮她一把。
十三爷找到八爷,与他促膝长谈。他向八爷讲述了姐姐这些年的委屈,以及姜馨的良苦用心。八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姐姐的感情,他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来确实忽略了姐姐的感受。
而姐姐也在冷静后,渐渐明白了姜馨的苦心。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心中对和离的想法也有了一丝动摇。一场和离之事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八爷在十三爷走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想起姐姐曾经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些被他忽视的温暖瞬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而姜馨,这个一心为姐姐着想的女子,也让他心生敬意。
与此同时,姐姐也主动找到了姜馨,眼中带着些许愧疚与感激:“妹妹,是姐姐之前糊涂了,多亏你点醒我。”姜馨笑着安慰道:“姐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都希望日子越过越好。”
八爷随后也来到姐姐这里,他看着姐姐,真诚地说:“姐姐,这些年是我疏忽了你的感受,以后我定会好好待你。”姐姐眼中泛起泪花,轻轻点了点头。
一场原本可能破碎的亲情,在姜馨的努力和十三爷的调和下,重新焕发出温暖的光芒。此后,一家人相处得愈发和睦,而姜馨也因为这份善举,在府中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与喜爱。
日子平静地过了一段时间,府中却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原来是八爷儿时的好友,听闻府中之前的风波,特意前来探望。这位好友生性活泼爱开玩笑,见到姜馨时,打趣道:“听闻府中这位妹妹聪慧善良,调和了你们这许多矛盾,我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众人皆笑。
可这位好友也带来了外面的一些流言蜚语,说八爷府中因为内宅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成了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八爷听后脸色微变,他深知此事虽己解决,但传出去总归不好。姜馨见状,灵机一动,提议举办一场诗会,邀请京城中有名望的文人雅士和闺阁千金前来。这样既能展示八爷府的风采,又能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八爷和姐姐都觉得此计甚好,便着手准备起来。
诗会当日,八爷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文人雅士们吟诗作对,闺阁千金们也才情尽显。姜馨穿梭其中,巧妙地引导着话题,让气氛愈发融洽。就在大家兴致正浓时,一位年轻公子突然起身,提出要以“和”为主题作诗,暗指八爷府之前的和离风波。众人皆静,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姜馨不慌不忙,盈盈起身,轻启朱唇,一首以“和”为韵,赞美家庭和睦、亲情珍贵的诗脱口而出。诗句优美动人,寓意深刻,赢得了满堂喝彩。那年轻公子也面露愧色,拱手称赞。八爷和姐姐看向姜馨的眼神里满是赞赏。诗会结束后,京城中关于八爷府的流言渐渐平息,更多人传颂的是八爷府这场风雅的诗会以及姜馨的才情与智慧。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姜馨偶然得知,那个在诗会上发难的年轻公子竟是九爷府上的幕僚。九爷与八爷向来面和心不和,此次派人来诗会搅局,怕是另有阴谋。姜馨将此事告知八爷,八爷眉头紧锁,深知九爷不会轻易罢休。
不久后,朝堂上风云变幻,八爷因一件小事被政敌弹劾。姜馨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或许有九爷的影子。她暗中调查,发现九爷联合几位大臣,欲在朝堂上给八爷重重一击。姜馨心急如焚,她深知若不及时化解危机,八爷府恐有大祸。
于是,姜馨再次发挥自己的智慧,她联络八爷的旧友,收集九爷暗中勾结商人、谋取私利的证据。在朝堂上,八爷拿出这些证据,反将九爷一军。九爷没想到八爷竟有此后手,顿时哑口无言。一场危机就此化解,八爷对姜馨愈发信任,而姜馨也在这一次次的风波中,在八爷府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