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心一旦要是分崩离析了,那迟早是个问题,看是看不住的。
也不能一天二十西个小时时时刻刻都看着吧,只要离开了一瞬间,一有机会,她可能就要跑。
那种年代里,婚姻的情况奇形怪状,像李林他们这样的家庭,虽然在村里也不算是那种太底层的人家,可是也一样很难找到媳妇,现在好不容易找了个媳妇,那就得当宝贝一样在手里捧着,不说别的,心疼自己花的那几百块钱。
周明和武安两个人赶紧去了王家沟的王木匠家。
这还赶巧了,王木匠今天哪也没去,正在家里劈柴呢。
他平时不赶牛车的时候也不困,非常清醒。
而且这个人还很精明,做人处事待人接物都很周全恰当。
这会儿正坐在院子里劈柴呢,马上就到了冬天了,他从野地里捡了一些枯树杆,赶上牛车拉回来了,正坐在门口一棵一棵地拿斧子往短劈呢。
一看周明和武安来了,先是吃了一惊,接着就放下斧子和木柴站起来了。
过来就抓住了周明的手:
“哎呀,骡子,你回来啦?什么时候回来的?不会是刚才那辆汽车送回来你的吧?”
说完笑了笑。
其实他的意思是调侃周明是不是出去一个月就混的发达了,当然在他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他是说笑的。
没想到周明旁边的武安说道:“哎,木匠大叔,你还真说对了,周明哥还就是那辆汽车送回来的,你今天没出去干木匠活儿吗?”
“那挺好,那挺好,哈哈……”
王木匠以为武安和他开玩笑呢,也就没当回事。
“哎,这几天天冷了,没活儿了,等到明年春天天气暖和了才能有活儿,你们俩怎么有时间来我家呀?快回家,快回家。”
这时候王木匠的媳妇也出来了,西十多岁,上身穿一件灰色夹袄,下身穿一件蓝裤子,脚上一双黑色布鞋,王木匠的老婆首人快语,是个很朴实的人,她见周明和武安来了,就赶紧招呼他们俩回家。
“哎呀,原来是白石村的骡子和武安呀,快回家,快回家,你们怎么有时间来了?”
武安性首嘴快,就说道:“这不木匠大叔做了好人好事嘛,周明大哥来看他来了,另外呀,大叔大婶,以后呀咱们就不能叫名周明大哥叫骡子了,得叫人家大名。”
王木匠的老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就说:“大名?骡子还有大名?骡子的大名我们还不知道呢。”
王木匠也说:“哎呀,原来骡子还有大名呀?我也不知道,骡子的大名叫啥?”
“叫周明,以后咱们都喊周明哥的大名。”
王木匠的老婆说:“那行,人家离开咱们这穷山村了,有出息了,那就得叫大名,叫大名,哈哈……”
周明赶紧说:“哎呀,婶子,看您说的,您就别挖苦我了,哪有什么出息,我也没离开咱们村,这不又回来了吗?我回来待几天,顺便看看你们。”
武安说:“木匠婶子,你还真说对了,周明哥呀,这确实有出息了,你知道人家回来是咋回来的吗?人家是汽车送回来的。”
“哟,就是刚才这辆汽车呀?我们还以为是路过的呢。”
木匠老婆马上就瞪大了眼睛,惊奇地看着他们俩说:“啥汽车送回来的?”
“你们还不知道?就是那种拉东西的可大可大的汽车,呜呜的那种大汽车,拉货的,那种大卡车。”
武安也没怎么见过汽车,解释不清楚送回周明的车叫什么车。
“哎呦,哎呀,这骡子,不,周明,周明侄子,这是发达了呀,有本事了,快回家吧。”
王木匠也乐呵呵的,咧着嘴,跟在周明和武安身后回了家。
周明把手里的酒放到了炕上的桌子上。
王木匠家倒是不缺这些柜子和桌子的,因为他是木匠,经常给别人干活儿,就把剩下的木料打一个桌子或者一个小柜子拿回家了,家里头的这种小桌子小柜子不缺。
周明又从衣兜里拿出了野牛烟,递给了王木匠和武安每人一根,然后把烟放到桌子上了。
这桌子马上就不是一般的桌子了,就有了身价了,一般的村里人根本就抽不起野牛烟,桌子上也没放过野牛烟,都是卷烟叶抽呢。
“哎呀,骡子,不是,周明,我咋老叫错呢,不习惯,哈哈,周明侄子呀,你这真的是发达了,都抽这种烟了?”
这时候,木匠的老婆想起刚才武安说王木匠做的好人好事,就好奇的问武安:“武安,你刚才说你木匠叔做了好人好事,他做了啥什么好人好事呀?我咋就没听他说呢?”
王木匠笑着挠了挠头,说道:“哎呀做啥好人好事了,啥也没做,你快别问了,快去做饭去吧,炒两个菜,我和他们两个喝一顿,你看看人家这有钱了,都买这种瓶装的酒了。”
“你看你,肯定你是做啥好事了,你没做人家能说吗?快告诉我你做什么好人好事了,我听个新鲜,我还没听说过你们王家的人做过什么好人好事。”
“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王家人没好人似的,别打听了,做饭去吧。”
周明和武安听了也不由地笑了起来。
周明说:“婶子,您就别开玩笑了,你们都是好人,一家人都忠厚老实,净帮助人了,净做好事了,就是在我上个月离开家的时候,坐王叔的车去的查哈公社,他还给……”
周明正要说他还给了我十块钱呢,王木匠就赶紧把话岔开了。
“哎,还说啥呢,咱们那牛车也走的慢,估计那天你误车了,赶不上人家那汽车。”
他老婆马上就说道:“你想的倒挺美,还想赶上人家的汽车,不掉轱辘就不错啦。”
周明心说话那天还真的把轱辘给掉了。
“那我去做饭了,你们三个人先喝口水。”
说着话,她就给几个人从暖壶里倒了水放到了桌上。
周明和武安也都上了炕。
他们俩是来答谢王木匠的,也没打算在他家吃饭,想着坐一会儿就走,可这王木匠夫妻俩太热情,不让他们走,非得让他们吃饭。
说起来这王木匠的家境也挺殷实的,那当然是比较其他的农村人。
起码一日三餐能吃饱,不用挖树皮挑野菜吃,招待客人能有炒鸡蛋和烙油饼,家里还能有几十块钱的存款。
这位王木匠有木匠手艺么,能挣一些零花钱,他这个手艺在农村来说,那己经是不错的来钱途径了,所以他的女儿也嫁到了哈哈公社,人们都羡慕他的手艺和他家的光景呢。
“周明侄子呀,你这出去才一个月,这就发达了?你出去干什么活儿了?你看我这嘴笨,还不如叫你骡子得劲儿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