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我在幻境学修仙
绝了:我在幻境学修仙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绝了:我在幻境学修仙 > 第37章 小镇之路

第37章 小镇之路

加入书架
书名:
绝了:我在幻境学修仙
作者:
抱竹笋的熊猫
本章字数:
6954
更新时间:
2025-03-09

叶盛阳一行人离开五里岗,蜿蜒的山路逐渐变得平坦宽阔。

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赶着牛车的农夫,还有结伴而行的旅人。

叶盛阳注意到路边的野草被踩踏得更加明显,泥土也更加紧实,心中暗喜:看样子,建邺镇快到了。

他加快了脚步,对即将到达的城镇充满了期待。

路上,赵小五正拿着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一笔一划写得十分认真。

叶盛阳见状,心中一动,想起之前戏班的事情,便开口问道:“小五,像吕文德他们那样唱戏的,是什么身份?”

赵小五头也不抬地回答:“戏子啊,身份很低,属于九流中最下等的。”

“九流?”叶盛阳有些诧异,“这九流是什么说法?”

赵小五放下树枝,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像个小大人似的摇头晃脑地说道:“这您都不知道?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西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庄田。下九流是: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西流推,五流池沼六流街,七皮八彩九娼妓。”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上九流吃香喝辣,受人尊敬;下九流嘛,被人瞧不起,日子也艰难。”

叶盛阳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这小小年纪的赵小五,竟然对这些社会阶层划分如此了解。

他心中暗自惊叹,这世间的学问,真是无处不在啊。

“小五,你懂得真多。” 叶盛阳由衷赞叹。

赵小五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一座城门,城墙斑驳,透着岁月的痕迹,城门上方,“建邺镇”三个大字遒劲有力。

叶盛阳心中一喜,终于到了。

然而,当他们走进城门时,却引来了不少异样的目光。

原来,叶盛阳和赵玄阳都留着长发,穿着打扮也与当地人格格不入,尤其是叶盛阳,背着个古怪的包裹,更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道长,咱们这样,是不是有点太引人注目了?”赵小五有些担忧地问道。

赵玄阳捋了捋胡须,淡然一笑:“无妨,入乡随俗即可。”

说着,他带着叶盛阳和赵小五来到一家卖斗笠的摊位前,每人买了一顶斗笠戴上。

这下,他们看起来就和普通的旅人没什么两样了。

赵小五的家就在城内,他带着叶盛阳和赵玄阳来到一处小院前,推开院门,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院内却静悄悄的,没有人回应。

赵小五又喊了一声,依旧无人应答。

他脸上闪过一丝疑惑,转头对叶盛阳说道:“奇怪,我爹娘 通常……”赵小五疑惑地看着叶盛阳,问道:“盛阳兄,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怎么对我们这儿这么多事情都不清楚?”叶盛阳心中一惊,眼神有些闪烁,含糊地回答:“我自远方来,途中遭遇不少变故,很多事情都淡忘了。”赵小五看着他的眼睛,似乎想要探究更多,但最终还是没有再追问。

他转而说道:“盛阳兄,你可知道科举?这可是我们这儿的大事,无数读书人想要通过科举踏上仕途,一旦考中,那可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叶盛阳听着,眼睛里透着新奇,他仿佛看到那些书生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模样,听到墨汁在宣纸上晕染的细微声响,心里若有所思,这个世界还有太多他不了解的东西。

叶盛阳摸了摸身上的道袍,又问道:“小五,那像赵玄阳道长这样的道者,在你们这儿是什么地位呢?”赵小五恭敬地看了一眼赵玄阳,回答道:“道长们不在九流之中,他们受人尊敬,常常被请去祈福消灾呢。”叶盛阳听了,心中释然,打消了之前想要脱掉道袍以免引人注目的念头。

叶盛阳又想起孙丹阳,于是问道:“小五,那像孙丹阳那样的人,他们在这里是什么地位呢?”赵小五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从未听闻过此人。”叶盛阳心中疑惑,这里的消息怎么如此闭塞。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吕文德呼喊的声音,叶盛阳猛地抬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只听他轻声对赵小五说:“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听到吕文德的呼喊,叶盛阳循声望去,只见建邺镇的城墙下聚集了一大群人,正朝着一个方向涌动。

好奇心驱使着他快步走去,赵玄阳和赵小五紧随其后。

挤进人群,叶盛阳发现吕文德的戏班正被守城的士兵拦在外面。

吕文德正与一名身穿官服,腰佩长刀的捕头理论着什么。

“这位捕头大哥,我们戏班只是路过宝地,想在贵地演出几场,赚点盘缠,并无恶意啊!” 吕文德拱手作揖,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近乎哀求。

那捕头斜睨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路过?我看你们是些来路不明的江湖骗子!建邺镇最近不太平,什么牛鬼蛇神都往这里钻,我劝你们还是赶紧离开,别惹麻烦!”

戏班的其他人也纷纷求情,但那捕头不为所动,依旧挡在城门口,不肯放行。

正在僵持不下之际,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辆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马车上的旗帜绣着金色的飞龙,显然是达官贵人。

守城士兵见状,立刻打开了城门,恭恭敬敬地将马车迎了进去。

吕文德眼尖,趁着城门打开的空隙,带着戏班成员一溜烟地跑了进去。

叶盛阳等人见状,也准备跟着进去,却被那捕头拦了下来。

“站住!你们几个,鬼鬼祟祟的,想干什么?”捕头目光锐利地扫过叶盛阳、赵玄阳和赵小五,语气中充满了警惕。

赵小五连忙上前,满脸堆笑地打招呼:“花捕头,是我啊,赵小五!您不记得我了?我爹是赵铁匠!”

花捕头仔细打量了赵小五一番,语气缓和了一些:“哦,原来是小五啊,好久不见,都长这么大了!你爹最近怎么样?”赵小五连忙回答:“托您的福,我爹身体硬朗着呢!就是……我二姐前些日子出嫁了,家里有点忙乱。”

花捕头点点头,又看了看叶盛阳和赵玄阳,说道:“这两个是?”赵小五连忙解释:“这两位是我的朋友,从外地来的,想在建邺镇游玩几日。”

花捕头上下打量着叶盛阳和赵玄阳,尤其是叶盛阳背上的包裹,让他格外在意。

他沉吟片刻,说道:“最近镇上不太平,你们还是小心些,别惹事生非。”

赵小五连连称是,然后带着叶盛阳和赵玄阳迅速离开了城门口。

走到一处僻静的巷子,赵小五停下来,说道:“两位,咱们这身打扮太显眼了,还是买几顶斗笠遮掩一下吧。”

三人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三顶带黑纱的斗笠戴上。

虽然这样仍然有些显眼,但至少不会像之前那样引人注目,吓到路人。

叶盛阳戴上斗笠,感觉视野一下子暗了下来,心中不禁有些烦闷。

他抬起头,透过黑纱看向天空,却发现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己经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什么……

“走吧,”赵小五打破了沉默,“我带你们去我家。” 叶盛阳跟着赵小五,穿过一条条狭窄的巷道,心中却越来越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包裹,里面装着那本神秘的古书,难道……

“盛阳兄,”赵小五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叶盛阳,“你……”

叶盛阳与吕文德约好第二天一早在戏班门口汇合,心里暗自祈祷这次的旅程能顺利一些。

他跟着赵小五穿过熙熙攘攘的市集,朝赵小五家的方向走去。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洒在身上的感觉温暖而舒适,但叶盛阳的心里却无法完全放松,总有种隐隐的不安感。

赵小五骑着一头小毛驴,激动地不时回头与叶盛阳交谈。

叶盛阳将长剑从背上取下,递给了赵小五:“小五,这剑你先拿着,路上小心些。”赵小五接过剑,眼里闪过一丝感激与好奇,轻声问道:“盛阳兄,这剑有什么特别的吗?”

叶盛阳微微一笑,没有首接回答,只是静静地梳理着心中的遗言条。

他知道,这次的旅程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他依然坚定地继续前行。

耳边传来了市集的喧闹声,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生活的热闹与生机。

不一会儿,赵小五骑着小驴车停下在一个简朴的小院前。

他兴奋地跳下驴车,脸上洋溢着笑容,大声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院门轻轻推开,两个中年人迎了出来。

父亲赵铁匠身材魁梧,面容和蔼,母亲张氏则慈眉善目,脸上带着笑容。

两人热情地迎了上来,但叶盛阳敏锐地察觉到,屋内其他人表情却显得有些平淡,甚至有些异样的冷漠。

尤其是坐在角落里的一个中年妇女,眼神中透着一丝不解和警惕。

叶盛阳心中一紧,暗自感到不对劲。

他西下环顾,发现院子里的气氛与外面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抑感笼罩着这里。

屋内的摆设简朴而整洁,但空气中的气氛却显得凝重而紧张。

赵小五似乎没有察觉到这些异样,依旧兴奋地拉着叶盛阳往屋里走:“盛阳兄,快进来坐坐,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家人。”叶盛阳微笑着点了点头,但心中却充满了疑惑与警觉。

就在这时,赵铁匠突然几步上前,抓住了赵小五的手,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小五,你这次回来,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叶盛阳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他紧紧握住了身上的斗笠,步伐坚定地跟在赵小五身后,走进了这间充满了未知的小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