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中,负责新政推行的官员陈宇,正为豪强煽动百姓闹事一事发愁。
“大人,这几家豪强势力庞大,若强行惩处,恐会引发更大乱子。”师爷忧心忡忡地说道。
陈宇皱着眉头,来回踱步:“可若不惩处,新政威严何在?扶苏公子交代的事,绝不能办砸。”
“要不先与他们协商,晓之以理,看看能否化解矛盾?”师爷试探性地提议。
“哼,这些豪强贪婪成性,岂会轻易妥协。不过,不妨一试。”陈宇思索后说道。
于是,陈宇派人邀请几家豪强前来商议。在县衙大堂,气氛紧张压抑。
“几位今日前来,想必也知道所为何事。新政乃是为了大秦长远发展,还望诸位支持。”陈宇诚恳地说道。
“陈大人,新政虽好,但我们这些小本生意实在难以承受啊。”为首的豪强王财叫苦不迭。
“是啊,大人,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给我们留条活路。”其他豪强纷纷附和。
“诸位,开垦荒地减免赋税,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对大家长远来看都是有益之事。”陈宇耐心解释。
“大人,话是这么说,可眼前我们的利益确实受损了呀。”王财一脸委屈。
“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但大秦要繁荣昌盛,就必须做出改变。”陈宇目光坚定。
“大人,那您总得给我们点实际的好处吧,不然我们实在难以从命。”王财提出要求。
“好处自然有,只要你们配合新政推行,日后在商业往来上,官府定会给予便利。”陈宇说道。
“这……”豪强们面面相觑,心中各自盘算。
“诸位可要想清楚,若继续违抗新政,后果可不是你们能承担的。”陈宇严肃警告。
“大人,容我们回去商量商量。”王财犹豫片刻后说道。
“好,给你们三日时间,希望你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陈宇说道。
豪强们离开后,师爷担忧道:“大人,他们恐怕不会轻易答应,万一再生事端……”
“我也担心此事,但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陈宇无奈地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神秘人派黑衣人找到了王财。“王老板,听说你最近为新政的事烦恼?”黑衣人笑着问道。
“你是何人?怎么知道此事?”王财警惕地看着对方。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帮你解决问题。”黑衣人神秘兮兮地说。
“哦?你有什么办法?”王财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继续煽动百姓闹事,把事情闹大,让扶苏自顾不暇。到时候新政自然推行不下去。”黑衣人说道。
“这……要是被发现,我可吃不了兜着走。”王财有些犹豫。
“放心,有我们在,不会让你暴露的。而且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黑衣人诱惑道。
“那好吧,我就再冒一次险。”王财咬咬牙答应了。
三日后,王财带着一群百姓再次来到县衙门前。“陈大人,我们商量过了,实在无法接受新政!”
“你们这是何意?之前不是说好商量吗?”陈宇走出县衙,质问王财。
“哼,商量也没用,新政就是不合理!”王财身后的百姓跟着起哄。
“你们莫要被人利用,新政是为了大家好!”陈宇大声说道。
“少废话,今天不给个说法,我们就不走了!”闹事百姓越发激动。
“大人,情况不妙,他们情绪失控了。”师爷焦急地说道。
“大家冷静,有话好好说!”陈宇努力安抚百姓,但无济于事。
就在局势愈发紧张时,扶苏带着蒙恬赶到了。“发生何事?为何如此喧闹?”扶苏大声问道。
“公子,这些人抗拒新政,聚众闹事。”陈宇赶紧汇报。
“尔等为何闹事?”扶苏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
“公子,新政让我们没法活了,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一些百姓假装哭诉。
“哼,莫要被人当枪使。新政旨在利民,你们若不信,可去问问其他受益百姓。”扶苏说道。
“公子,我们不管,反正就是不同意新政!”王财在人群中煽动。
“王财,你莫要再狡辩。我己查明,此次闹事皆是你在背后策划。”扶苏冷冷说道。
“公子,您可不能冤枉我啊!”王财还想抵赖。
“证据确凿,岂容你狡辩。来人,将王财拿下!”扶苏一声令下。
士兵们迅速上前,将王财制服。“你们不能抓我!”王财挣扎着喊道。
“其余百姓,若受蒙蔽,即刻散去,不予追究。若再闹事,定严惩不贷!”扶苏大声说道。
百姓们见王财被抓,又听扶苏言辞严厉,纷纷散去。
“公子,此次闹事背后恐有更大势力指使。”陈宇说道。
“我也察觉到了。蒙恬,你暗中调查,务必找出幕后黑手。”扶苏说道。
“是,公子!”蒙恬领命而去。
“陈宇,新政推行不可松懈,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再出现此类事件。”扶苏叮嘱道。
“是,公子,我定牢记在心。”陈宇说道。
在神秘人住所,黑衣人回来复命。“事情办砸了,王财被扶苏抓住了。”黑衣人垂头丧气。
“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神秘人愤怒地呵斥。
“主人,现在怎么办?扶苏肯定会追查下去。”黑衣人忧心忡忡。
“哼,让他查。我们再想其他办法。”神秘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主人,要不首接对扶苏下手?”黑衣人试探性地问道。
“不可轻举妄动。扶苏身边守卫森严,且深得民心。”神秘人思索着说道。
“那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黑衣人有些着急。
“当然不是。密切关注朝堂动向,寻找他们内部的矛盾,再从中挑拨。”神秘人说道。
“是,主人。”黑衣人领命而去。
在朝堂上,一些旧臣对新政的不满愈发明显。“公子,新政推行以来,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恐非好事。”一位旧臣进谏。
“爱卿此言差矣。新政乃是为了大秦长治久安,虽有波折,但势在必行。”扶苏耐心解释。
“公子,可新政触动诸多旧制,许多官员难以适应,还望三思。”另一位旧臣说道。
“我明白大家的顾虑,但因循守旧只会让大秦走向衰落。”扶苏坚定地说道。
“公子,若强行推行,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又一位旧臣忧心忡忡。
“我会权衡利弊,稳步推进。但绝不能因困难而放弃变革。”扶苏态度坚决。
退朝后,扶苏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如今朝堂内外阻力重重,我们必须团结一心。”扶苏说道。
“公子,旧臣们的担忧也有道理,我们是不是可以适当调整新政节奏?”一位大臣建议。
“可以考虑,但新政核心不能变。”扶苏说道,“我们要让大家看到新政的成效。”
“公子,那接下来我们重点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大臣问道。
“加大对新政惠民成果的宣传,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好处。同时,选拔忠诚能干的官员推行新政。”扶苏说道。
“是,公子。”大臣们领命而去。
然而,神秘人通过眼线得知了朝堂上的讨论。“哼,扶苏想稳住局面?没那么容易。”神秘人冷笑。
“通知下去,让潜伏在朝堂的内应制造更多矛盾,把水搅浑。”神秘人对黑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