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34章 科举风云

第34章 科举风云

加入书架
书名: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作者:
明火帝君
本章字数:
2648
更新时间:
2025-03-06

卫文三十一年,春寒尚未散尽,京城却己热闹非凡,缘由便是那即将拉开帷幕的科举大典。与往昔不同,今岁朝堂颁下谕旨,欲一改旧制,文武状元同出一科,消息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

在城东南的清平巷,住着一位名叫沈逸尘的书生,眉清目秀,身形略显单薄,一袭洗得泛白的长衫难掩周身书卷气。他自幼浸淫经史子集,笔下文章锦绣,心怀治国安邦之志。听闻改制,眼中燃起炽热光芒,仿若看到一展宏图的新径。隔壁院的少年赵磊武则截然不同,虎背熊腰,每日闻鸡起舞,刀枪棍棒使得虎虎生风,满心期许能在武举赛场扬名,为家族挣得荣光。如今新规既出,他摩拳擦掌,日夜苦练不辍,誓要与文生们同场竞技,闯出一片天地。

科举开考,贡院朱门大开,文试场内,沈逸尘端坐于狭小号舍,墨香萦绕,他挥毫落纸,引经据典剖析政令利弊,论及民生时,笔触饱含悲悯,为农桑水利、赋税徭役建言献策,字字句句皆凝心血,只盼能入考官法眼。同一时刻,校场之上尘土飞扬,赵磊武身着劲装,在演武比试中龙腾虎跃。拉弓射箭,羽箭呼啸破风,首击靶心;舞刀弄枪,寒光闪烁间,招式凌厉刚猛,引得观者阵阵喝彩,一众武生皆全力以赴,欲在这新科场上崭露头角。

几轮筛选过后,沈逸尘与赵崇武凭借出众才华脱颖而出,跻身殿试。金銮殿内,气氛凝重肃穆,帝王高坐龙椅,俯瞰众生。御题既出,沈逸尘沉思片刻,便将对朝政革新的思索、对西方安定的筹谋娓娓道来,言辞恳切,旁征博引,以满腹经纶铺就治国蓝图。赵崇武则昂首挺胸,详述强军之策,论及边防布防、兵卒操练、兵器改良,声若洪钟,气势豪迈,尽显武将雄风,句句皆为卫国安邦之要。

殿上众臣目光如炬,审视着这一文一武两位翘楚。大学士捋须颔首,暗自赞赏沈逸尘的文采卓绝;兵部尚书则对赵磊武的骁勇善战颇为认可。而朝堂暗处,却也有几道嫉妒不甘的目光隐匿其中,旧贵族们嘟囔着祖制不可轻改,担忧新贵崛起分薄权势;部分腐儒摇头晃脑,非议武人涉政有失体统,妄图维护旧有格局。

最终,龙颜大悦,金口亲宣,沈逸尘高中文科状元,赵磊武则勇夺武魁,红榜张贴,京城百姓夹道欢呼。然而,荣耀加身之际,危机悄然逼近。朝堂之上,党派纷争因新科双状元愈演愈烈,旧势力暗中勾结,欲给二人使绊。先是沈逸尘的革新策论在推行时受阻,被指为空谈误国,地方官员阳奉阴违,诸多善政难以落地;赵磊武练兵提议遭克扣军饷、拖延物资供给,麾下将士叫苦不迭。

偏在此时,边疆烽火骤起,匈奴趁大明内部改制人心浮动,悍然兴兵来犯。朝堂震恐,主和之声甚嚣尘上,旧贵族们借机弹劾赵磊武,言其空有蛮力、贸然改制才致外患。生死存亡关头,沈逸尘挺身而出,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家国大义、利弊得失力陈抗敌之必要;赵磊武请缨出征,星夜点兵奔赴边关。沈逸尘于后方筹措粮草、安抚民心,协调各方助力军需;赵磊武在前线身先士卒,运用巧智谋破敌军阵法,将士用命,浴血奋战。

经此一役,二人携手力挽狂澜,大破敌军,凯旋而归。百姓箪食壶浆相迎,帝王亦被其精诚所动,严惩朝堂奸佞,彻底扫除新政阻碍。自此,大明王朝文治武功并盛,沈逸尘与赵磊武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成为后世传颂之佳话,开启卫朝百年昌盛新局,卫文三十一年这场特殊科举,终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篇章,见证变革力量与热血豪情铸就的辉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