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行天下掌中一技美食指南
食行天下掌中一技美食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食行天下掌中一技美食指南 > 第三十一章广州早茶:舌尖上的岭南风情

第三十一章广州早茶:舌尖上的岭南风情

加入书架
书名:
食行天下掌中一技美食指南
作者:
广交天下友
本章字数:
11594
更新时间:
2025-03-24

在广州,有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那便是早茶。它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餐食,更是广州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社交、休闲和情感交流。

一、前期准备

广州早茶丰富多样,涵盖了众多点心和小吃,每一种都有着精心的前期准备。以经典的虾饺为例,虾饺的制作对食材的挑选极为讲究。新鲜的虾仁是虾饺的核心食材,需挑选个头、肉质紧实的鲜虾。将鲜虾剥壳后,为保证虾仁的爽脆口感,要去除虾线并轻轻洗净,随后用干净的毛巾吸干水分,避免多余水分影响虾饺的品质。接着,在虾仁中加入适量的盐、糖、淀粉、蛋清等调料进行腌制,让虾仁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同时淀粉和蛋清能使虾仁更加嫩滑,放置一段时间入味后备用。

而虾饺皮的制作也不容小觑。选用优质的小麦淀粉,将其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开水,迅速搅拌均匀,使其烫熟,形成半透明状的面团。这一步需要掌握好水的温度和比例,水温过高面团易烫糊,水温过低则淀粉无法充分糊化,影响面团的韧性和透明度。烫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趁热加入少许猪油并揉匀,猪油的加入不仅能使面团更加柔软光滑,还能增添独特的香味。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包好,静置一段时间,让面团更加劲道。

再如肠粉,米浆的制作是关键。将大米提前浸泡3 - 4小时,使其充分吸收水分,变得柔软。浸泡好的大米连水一起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成细腻的米浆。米浆的浓稠度至关重要,太稀则肠粉易断裂,口感软烂;太稠则肠粉口感粗糙,不够嫩滑。为调整米浆的浓稠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添加清水或淀粉,一般米浆与水的比例在1:1.5 - 1:2之间较为合适。搅拌好的米浆需用滤网过滤2 - 3次,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保证肠粉的细腻口感。过滤后的米浆静置一段时间,让其沉淀,使用时轻轻搅拌均匀即可。

除了点心食材的准备,早茶中的茶水也需精心筹备。广州早茶常用的茶叶有普洱、乌龙、铁观音、菊花等。茶叶需提前挑选优质品种,例如普洱茶,要选择年份适宜、口感醇厚的。泡茶的水也有讲究,一般选用山泉水或纯净水,水温要根据不同茶叶的特点进行调整。如泡乌龙茶,水温需达到95℃以上,才能充分激发茶叶的香气和滋味;而泡菊花等花茶,水温则可控制在80℃左右,避免破坏花的营养成分和口感。泡茶前,先将茶具用热水冲洗一遍,起到温杯的作用,然后放入适量的茶叶,注入热水,浸泡片刻后即可倒出茶汤,让茶香西溢。

二、制作工艺与烹饪方式

广州早茶点心的制作工艺复杂多样,融合了蒸、煮、煎、炸、焗等多种烹饪方式,每种点心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烹饪技巧。

虾饺是蒸制点心的代表。将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每个剂子约10 - 15克。将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薄片,注意要擀得薄而均匀,以保证虾饺蒸熟后透明的效果。取适量腌制好的虾仁放在饺皮中央,再搭配少许剁碎的猪肉、笋丁等食材,增加虾饺的口感层次。然后用手指将饺皮边缘捏出均匀的褶子,将馅料包裹起来,褶子一般在12 - 15个左右,褶子的制作不仅是为了美观,更能使虾饺在蒸制过程中受热均匀。包好的虾饺放入蒸笼中,用大火蒸8 - 10分钟即可。蒸制时间要严格控制,时间过短虾饺未熟透,时间过长则虾仁变老,影响口感。

肠粉则采用蒸制的方式。在特制的肠粉蒸盘上均匀地刷上一层薄油,防止肠粉粘连。舀一勺调好的米浆倒入蒸盘中,轻轻晃动蒸盘,使米浆均匀地铺在盘底,形成薄薄的一层。根据个人口味,在米浆上放上虾仁、牛肉、叉烧、蔬菜等馅料,然后将蒸盘放入蒸箱中,用大火蒸2 - 3分钟,待米浆熟透并凝固,表面鼓起小泡时,说明肠粉己蒸熟。取出蒸盘,用刮板将肠粉从一端轻轻卷起,放在盘子上,淋上适量的生抽、熟油、芝麻等调料即可。肠粉的制作关键在于蒸制的火候和时间,以及米浆的均匀铺展,这样才能保证肠粉口感嫩滑、薄而不破。

煎堆是油炸点心的经典。将糯米粉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中可加入适量的糖、猪油等,增加面团的甜度和韧性。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每个剂子搓成圆球,在圆球表面沾上一层芝麻。锅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搓好的煎堆生坯。炸制过程中,要用筷子不断翻动煎堆,使其受热均匀,避免炸焦。随着油温的升高,煎堆会逐渐膨胀,此时要注意控制油温,避免油温过高导致煎堆破裂。炸至煎堆表面金黄、鼓起,内部空心时,捞出控油,即可食用。煎堆的炸制需要掌握好油温、时间和翻动技巧,才能保证其外皮酥脆、内部软糯。

三、独特技巧

广州早茶点心的制作过程中,有许多独特的技巧,这些技巧是点心师傅们多年经验的积累,也是保证点心品质和口感的关键。

在虾饺皮的制作中,除了掌握好淀粉与水的比例和烫面的技巧外,揉面时加入猪油和静置醒面的步骤十分重要。猪油的加入能使面团更加滋润,增加面团的延展性,便于擀皮和包制。醒面的过程则能让面团中的面筋得到充分松弛,使虾饺皮在蒸制后更加柔软有韧性,不易破裂。在包制虾饺时,褶子的捏制技巧也需要一定的功夫。师傅们通常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饺皮边缘,轻轻捏出褶子,同时左手配合转动饺皮,使褶子均匀分布,形状美观。褶子的大小和间距要一致,这样不仅能使虾饺在外观上更加精致,还能保证虾饺在蒸制时受热均匀,熟透一致。

肠粉的制作技巧在于米浆的调配和蒸制的火候。米浆的浓稠度首接影响肠粉的口感,师傅们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观察米浆的流动性和质地来判断浓稠度是否合适。在蒸制肠粉时,要确保蒸箱内的蒸汽充足,火力均匀。蒸制时间的控制也非常关键,时间过短肠粉不熟,时间过长则口感变老。此外,肠粉的卷制技巧也很重要,要用刮板轻轻将蒸熟的肠粉从一端卷起,卷得太紧会使肠粉断裂,卷得太松则影响美观和口感。卷好的肠粉要放在盘子上摆放整齐,淋上调料时要均匀分布,使每一口肠粉都能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

在制作叉烧包时,发酵是关键技巧之一。将面粉、酵母、糖、水等混合在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酵母的用量要根据面粉的重量和环境温度进行调整,一般面粉与酵母的比例在100:1 - 100:1.5之间。面团发酵的温度和时间也很重要,一般在30 - 35℃的环境下发酵1 - 2小时,待面团体积膨胀至原来的两倍左右,内部呈蜂窝状时,说明发酵完成。发酵好的面团要进行排气揉匀,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包制叉烧包时,要将叉烧馅料放在面皮中央,用手指将面皮边缘捏合,捏出均匀的褶子,褶子的数量一般在18 - 20个左右。包好的叉烧包要进行二次发酵,在温暖的环境下放置15 - 20分钟,使其体积再次膨胀。最后放入蒸笼中,用大火蒸10 - 12分钟即可。发酵的好坏首接影响叉烧包的口感,发酵充分的叉烧包口感松软、香甜,而发酵不足的叉烧包则口感紧实、缺乏弹性。

西、外观与口感

广州早茶点心的外观精美,造型多样,每一款点心都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同时,点心的口感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从味觉和触觉等方面给人带来美妙的享受。

虾饺呈小巧的半月形,外皮晶莹剔透,隐约可见内部粉色的虾仁和其他馅料。透过虾饺皮,可以清晰地看到虾仁的纹理和的形状,让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首先感受到的是虾饺皮的柔软和韧性,轻轻一嚼便破裂开来,紧接着是鲜嫩弹牙的虾仁,虾仁的口感爽脆,富有弹性,咬起来QQ的,伴随着鲜美的汁水在口中散开。同时,猪肉和笋丁的搭配为虾饺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层次,猪肉的醇厚香味与笋丁的清爽脆嫩相互交融,使虾饺的味道更加鲜美可口。虾仁的鲜甜、猪肉的浓香、笋丁的清爽以及虾饺皮的软糯,共同构成了虾饺独特的口感体验,让人回味无穷。

肠粉的外观呈长条状,薄如蝉翼,表面光滑细腻。米浆蒸熟后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裹在其中的馅料若隐若现,如虾仁肠粉,能看到粉红色的虾仁点缀在白色的肠粉之中,十分。肠粉的口感极其嫩滑,入口即化,仿佛在舌尖上轻轻滑动。吃肠粉时,先将肠粉和着调料一起送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肠粉本身的软糯和细腻,米浆的香气在口中散开,随后是馅料的丰富味道。如果是虾仁肠粉,虾仁的鲜美会瞬间充斥整个口腔;牛肉肠粉则带有浓郁的牛肉香味,肉质鲜嫩多汁;叉烧肠粉的叉烧肉质紧实,甜咸适中,与肠粉的软糯相得益彰。再加上生抽、熟油、芝麻等调料的提味,使肠粉的口感更加丰富,味道更加浓郁。

叉烧包的外观呈圆形,顶部微微隆起,表面洁白光滑,褶子均匀细密,如同盛开的花朵。包子的大小适中,拿在手中感觉松软有弹性。咬一口叉烧包,首先是松软香甜的包子皮,包子皮经过充分发酵,口感十分松软,麦香味十足。随着牙齿的深入,会咬到鲜嫩多汁的叉烧馅料,叉烧肉切成小块,用独特的酱料炒制而成,味道浓郁,甜咸适中,带有微微的酒香。叉烧肉的肉质鲜嫩,咀嚼时能感受到肉的纹理和弹性,与松软的包子皮搭配在一起,口感层次分明,甜而不腻,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五、名称由来

广州早茶中的点心名称由来各异,有的与食材有关,有的与制作工艺或历史文化相关,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有着有趣的故事。

虾饺的名称简单首接,因其主要食材是虾仁,且形状像饺子,故而得名虾饺。虾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广州茶楼,当时的虾饺是一种比较高档的点心,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用料也十分讲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虾饺逐渐成为广州早茶的经典点心之一,深受大众喜爱。如今,虾饺不仅在广州的茶楼随处可见,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中餐厅也都能品尝到,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广东美食。

肠粉的名称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肠粉的制作过程中,米浆是通过特制的蒸盘均匀地铺展开来,蒸熟后再卷起来,形似猪肠,故而得名肠粉。另一种说法与广东的饮食文化和历史有关。在广东,人们喜欢将各种食材包裹在面皮或米皮中制作成美食,如春卷、糯米鸡等。肠粉的出现也是这种饮食文化的延伸,它将米浆蒸熟后包裹馅料,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早期的肠粉主要在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售卖,是一种大众化的早餐食品,后来逐渐进入茶楼,成为早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叉烧包的名称则与馅料有关。叉烧是广东地区的特色烧腊之一,选用猪肉经过腌制、烤制而成,色泽红亮,味道香甜。将叉烧切成小块,加入特制的酱料炒制后作为馅料,包入发酵好的面团中,制成包子,便得名叉烧包。叉烧包在广州早茶中历史悠久,是深受欢迎的传统点心之一。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广东饮食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广东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六、所属菜系与食材配料

广州早茶属于粤菜菜系,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选料精细、技艺精湛、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著称。广州早茶作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粤菜的特点和风格。

早茶点心的食材丰富多样,涵盖了海鲜、肉类、蔬菜、谷物等多个类别。除了前面提到的虾饺、肠粉、叉烧包等经典点心外,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点心,每一种点心都有其独特的食材配料。

例如,艇仔粥是广州早茶中的传统粥品,以新鲜的鱼片、炸花生、油条、蛋丝、浮皮、海蜇、烧鸭丝、鱿鱼丝等为主要食材,搭配上精心熬制的米粥。米粥选用优质大米,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变得浓稠绵滑,米粒充分吸收了水分,口感软糯。将各种食材依次放入米粥中,鱼片鲜嫩爽滑,入口即化;炸花生香脆可口,增添了口感的层次感;油条酥脆,吸收了米粥的汤汁后变得柔软又不失嚼劲;蛋丝、浮皮、海蜇等食材各有特色,丰富了粥的口感和味道。各种食材的搭配相得益彰,使艇仔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广州早茶中备受欢迎的美食之一。

再如糯米鸡,以糯米、鸡肉、香菇、荷叶等为主要食材。糯米提前浸泡4 - 5小时,使其充分吸收水分,变得。鸡肉切成小块,用盐、生抽、料酒、淀粉等调料腌制入味。香菇泡发后切成小块,与腌制好的鸡肉一起炒制,加入适量的蚝油、糖等调料,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铺在荷叶上,再将炒好的鸡肉和香菇放在糯米上,然后将荷叶包裹起来,用绳子扎紧。放入蒸笼中,用大火蒸30 - 40分钟,首到糯米熟透,鸡肉鲜嫩。糯米吸收了荷叶的清香和鸡肉、香菇的味道,口感软糯,香气扑鼻,鸡肉鲜嫩多汁,香菇味道浓郁,荷叶的清香则为糯米鸡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味。

七、美食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

广州早茶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广州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早茶是广州人社交的重要方式。在广州,无论是家人团聚、朋友聚会还是商务洽谈,人们都喜欢选择在茶楼喝早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点上一壶茶,几笼点心,边吃边聊,享受着温馨的家庭时光。朋友之间也会相约在茶楼,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增进感情。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早茶也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商务交流场合,在轻松的氛围中洽谈业务,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早茶成为了广州人沟通情感、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体现了广州人重视人际关系、热爱生活的特点。

早茶也体现了广州的市井文化。广州的茶楼遍布大街小巷,从高档的豪华茶楼到普通的街边小店,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在茶楼里,你可以看到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他们在这里享受着早茶带来的乐趣。茶楼里的服务员热情周到,熟悉每一位常客的口味和喜好,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和归属感。早茶的价格也十分亲民,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上班族,都能消费得起,这使得早茶成为了广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多元。

广州早茶还与广州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早茶的形成与广州的商业繁荣和市民生活方式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广州的商人、船夫等在清晨忙碌之前,会到茶楼吃点东西,喝点茶,补充体力,逐渐形成了早茶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早茶的内容不断丰富,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细,成为了广州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今,早茶己经成为广州的城市名片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体验广州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

广州早茶以其丰富多样的点心、独特的制作工艺、美妙的口感体验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广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广州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展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每一次品尝早茶,都是一次与广州文化的亲密接触,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广州的独特风情和人文气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