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兰馨望着牛向东离开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打开电脑,搜索着关于“开胸验肺”事件始末,默读着作家潦寒在其长篇小说《歇斯底里》中,描述张海超对其命运感叹的诗歌
《肺 呼吸》
百花盛开的春天
人人都有的权利呼吸
我却一天天的逝去
奔向未来的幻想中
别人数着钞票与艳遇
我却无奈地
数着仅余的日子
西处维权……
惠兰馨此时的心情再次被触动,她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感受到基层民众生活的无奈,如果因为自己监管不力,造成辖区一线员工身患某种职业病,给员工本人及家庭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对她自己内心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挽回的。
惠兰馨脸色变的坚毅起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不仅让他看到官商勾结,官官相互,欺压民众的黑幕,也让她看到,在那种邪恶势力下,最底层的民众用极端自暴的形式表达对正义诉求的呐喊。
或许是惠兰馨过于投入,办公室的白炽灯管在头顶滋滋作响,她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眼前却不断闪过张海超躺在手术台上的画面。消毒水的气味仿佛穿透了屏幕,混合着那首《肺呼吸》的诗句,在她鼻腔里灼烧。
牛向东离开时带起的一阵风还残留在空气里,他那充满自信的背影,此刻却成了扎在惠兰馨心里的刺。作为市安监局职业病防治的具体负责人,她太清楚这个领域的水有多深。虽没有张海超事件涉事那么深,但可那些藏在阴暗角落的隐患,那些被利益链层层包裹的真相,又有多少被真正揭开了呢?
窗外的阳光渐渐变得刺眼,惠兰馨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又继续在之前走访调查资料里翻找。那些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档案、还有一堆职业病申请报告、群众举报记录……这些纸张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一张都在诉说着某个家庭的苦难。她注意到,对比近三年来,尘肺病、苯中毒等职业病的发病率虽没有明显上升,但零星的个案背后,却隐隐透出某种刻意掩盖的迹象。
“就像平静海面下的暗流。”惠兰馨喃喃自语。她眼前浮现出牛向东在危险化学品整治中雷厉风行的手段,突击检查、顶格处罚、媒体曝光,一套组合拳下来,那些心存侥幸的企业主都老实了不少。可职业病防治不同于危化品管理,它更隐蔽,潜伏期更长,涉及的利益关系也更加盘根错节。
正当惠兰馨沉浸在思绪中时,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她猛地抬起头,才发现自己的茶杯早己见底,窗外的街道不知何时己变得喧闹起来——原来是午休时间过了。
“惠科长,这是您要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审批材料。”年轻的科员小李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对了,刚才化工园区管委会的王主任打电话,说想约您明天下午开个座谈会。”
惠兰馨接过文件,心里却警铃大作。这个王主任,向来和几家大型化工企业走得很近,突然提出要开座谈会,怕是来者不善。
“替我推了,就说我这几天要去江北市局开会。”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转告王主任,让他们把化工区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名单重新梳理一遍,务必准确,三天后交到我这里。”
小李离开后,惠兰馨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她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一旦行动起来,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奶酪,那些平时称兄道弟的同僚,那些在政商圈游刃有余的企业主,都可能成为她施政措施上的潜在阻力。但张海超的眼神、那首绝望的诗歌,还有无数个可能正在遭受职业病折磨却无处诉说的工人,让她无法退缩。
“破釜沉舟又如何?”惠兰馨睁开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她拿起电话,拨通了牛向东的号码:“牛哥,关于职业病防治,我想借鉴一下你整治危化品的经验,有些细节想跟你请教……”
挂断电话后,惠兰馨开始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她计划组建一支跨部门的联合执法队伍,不仅要有安监人员,还要抽调卫生、工会等部门的骨干;她打算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打破企业与本地检测机构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勾连;她甚至设想建立一个职业病防治的公众监督平台,让工人和家属都能参与进来。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当头一棒。当她向局党组提出自己的方案时,反对声此起彼伏。
“惠科长,你这方案动静太大了,涉及这么多部门,协调起来难度太高。”
“现在经济形势这么严峻,很多企业都在生死边缘挣扎,咱们这么一查,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
“而且那些职业病,潜伏期那么长,就算查出来问题,责任也不好界定啊。”
惠兰馨握紧了手中的笔,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各位领导,我们坐在这里讨论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关系到无数工人的健康和生命,职工一旦患病,终身吃药,这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怎样的灾难,我想大家不会不清楚。”
反对的人似乎也陷入思考,惠兰馨进而又说道:“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如果要用工人的鲜血和健康来换取,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张海超开胸验肺的悲剧,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
连续的几个发问,使会议室陷入了沉默。惠兰馨知道,自己的话虽然掷地有声,但要说服这些被各种顾虑束缚的同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散会后,她独自留在办公室,窗外的夜色己经很深了,城市的灯光在雨幕中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惠兰馨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
“惠科长,我是化工园区一家小厂的工人。我们厂里的防护设备都是摆设,好多人都咳嗽好多人都咳嗽得厉害,去医院检查又不敢说是职业病……您能救救我们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沙哑的男声,背景里还夹杂着机器的轰鸣声。
惠兰馨的眼眶瞬间了。这个电话,就像黑暗中的一丝微光,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她握紧手机,声音颤抖却坚定:“你放心,我一定会管。你们要保护好自己,等我的消息。”
挂断电话,惠兰馨再次打开电脑,开始逐字逐句修改自己的方案。她知道,前方等待她的,可能是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是威胁,但她己经没有退路。就像当年破釜沉舟的项羽,她决定斩断一切犹豫和退缩的念头,为那些在职业病阴影下挣扎的工人们,拼出一片光明。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惠兰馨却感觉心里亮堂了许多。她知道,这场战斗,她输不起,也绝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