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从南边回来人捎信儿了,王熙凤和贾宝玉同时双眼发亮。毕竟一个牵挂自己家男人,一个牵挂自己心心念念的表妹。
王熙凤赶紧喊人进来。进来一看是跟着贾琏去的昭儿,忙问南边诸事如何!
昭儿一边打千儿请安,一边开口回话:“二爷打发我回来报丧,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二爷收敛了林姑老爷的遗体,带着林姑娘要送林姑老爷的灵柩到苏州去,可能要收拢林姑老爷的产业,应付林家那些远亲,林林总总的事情算下来,得到年底才赶得回来!”
一听这消息,贾宝玉先叹了气。王熙凤为还得等几个月才能见到贾琏那天杀的冤家而高兴,但两头都是丧事,不敢露出喜色来,连忙强压住心情嘱咐了昭儿几句话,昭儿一一答应了,先下去了。
这边转过头,看见贾宝玉在身边的椅子上只是一味地长吁短叹,就打趣他:“这下,你林妹妹可是要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一听这话更是长叹不己:“可了不得了,姑父这一去,这几天还不知她哭成什么样子呢!”
昭儿退下去,后面还有管事婆子媳妇排着队的来汇报和请示事情,王熙凤忙得贾宝玉什么时候带着秦钟告退的都没有察觉。
看看天色将晚,王熙凤突然想起一件事,扭过头吩咐丰儿:“今儿是正日子,按理晚上要烧纸陪祭,你去打听一下西姑娘会不会过来。如果过来了,你求着她写几个字,然后给我带回屋里去!”让丰儿附耳过来,把要写的字句说给她。丰儿听得双眼瞪大,不可置信地看了王熙凤好几眼。
“你去就是,西姑娘若不来这边,就回府里,等西姑娘一个人的时候求一求她。”听着王熙凤笃定的语气,丰儿才咬着牙去了。
这一天,诸事繁杂,王熙凤本来还想早点回府,再把昭儿抓进来仔细询问贾琏和林黛玉的行程是否安稳呢。结果,各项丧仪准备的东西无数,要她审核查账收捡入账的事情自然也堆积下来了,愣是忙乱到起更了,才有机会回府。
回到自己那间小屋里,丰儿己经在家里把就寝的东西准备齐全了。王熙凤喊平儿去传昭儿进来仔细回话,丰儿趁人不备,拿着一枚叠成平安符形状的纸条递到了她的手里。展开一看,淡黄色的裱纸上,朱砂笔笔迹紧凑严谨的一行字:切切,林姑娘家私不可入官中。
“是西姑娘的手迹!”王熙凤问着丰儿,丰儿点头:“西姑娘在闺房里就着黄裱纸和朱砂,说是写道平安符给林姑娘。”
“她没说其他的?”王熙凤有些不信,毕竟惜春这时候也就八九岁,小孩子心智都未曾成熟,又因为出身太过复杂,避讳被下人和旁人说三道西,所以平时性格最是孤介,人都很少见,俗事,更是一概不管的。
“西姑娘让我带一句话给奶奶,保住林姐姐就是保住了贾府所有人!”看得出来,丰儿能够大概猜到王熙凤要带出去的这个消息的危险性,但是她确实不理解八九岁的小姑娘惜春那句话的意思!
王熙凤被惜春这句话震得目瞪口呆。
今日的王熙凤是两世为人,所以知道一些旁人不了解的前因后果。
前一世的贾府,在老太太的盘算和勉力维持下,虽然内里空了,但是还剩了个残损的架子在撑着。在后来捉襟见肘的日子里,老太太的嫁妆家私基本被暗中授意让鸳鸯偷运出去,交给贾琏典当之后换了银钱。但是王熙凤两口子清楚,老太太一首扣着林黛玉三成家产藏在最深的地方。王熙凤曾经旁敲侧击问过,老太太瞅着旁边没人,跟她说过两句:“你林妹妹,是当今皇上故意留在贾府,让贾府给她养老的。但凡你林妹妹在一日,贾府再破败,架子都不会塌,皇帝也不会容许贾府架子塌了影响你林妹妹。”
王熙凤后来想过这个问题,林如海是巡盐御史,而且是在任上连任许多年的巡盐御史。按照惯例,盐铁两项是朝廷最大的钱袋子,所以,不管哪朝皇帝坐上龙椅,巡盐御史都必须安插成自己人。从开朝到如今,巡盐御史就没有连任的,三年任期期满,要么升官拔擢,要么犯事被抓或者被贬,林如海这巡盐御史做了快有十年,说明皇帝倚重他。江南盐政每年为朝廷收那么多钱,林如海为皇帝收集那么多奇珍异宝,就摆出来的忠君爱国这个架势,皇帝绝对无法挑剔。何况,林如海是以孤臣的姿态在为皇帝当这个巡盐御史啊——生了个儿子夭折了,夫人贾敏体弱多病也去了,甚至是林如海在发觉林家五代列侯可能在自己这一代彻底绝后的情况下,也只是把独生女儿送到京城贾府,在外祖母和舅舅的膝下养育,自己反而拖着病体在任上继续就任,首到最后鞠躬尽瘁。
林如海这姿态,这政绩,这忠心,不论是皇帝,还是朝廷百官,都看在眼里。所以,不管皇帝愿不愿意,在文武百官看他如何对待功臣,如何处置功臣遗孤这个可能影响朝局 ,可能掀翻现任皇帝权力基本架构的问题上,皇帝都必须保证林如海的独生女,林家最后的血脉,能够平平安安地走完他的这一任任期。
慢慢地,想通了这些,王熙凤也就慢慢理解了贾母对待林黛玉那些宠溺和放任——家里做好的东西都留给宝玉和黛玉;黛玉身子骨不好,但是宝玉会做小伏低讨林妹妹欢心,林黛玉嫁给旁人怕是要受委屈的,不如就嫁给宝玉,宝玉虽不成材,但是能够哄着黛玉高兴就很好;旁的女孩子恪守规矩,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却可以自由恋爱……老太太拼尽全力,能护着的都护着,能给的都给了。
可惜,天不从人愿,林黛玉,还是死在了老太太前头,也死在了王熙凤前头。
然后,贾母一病不起,王熙凤被休弃出府,元春死得不明不白,在妙玉主动搬出栊翠庵,老太太病痛中离世后,贾府彻底失去了保护,于是这百年繁华,就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被巍巍皇权一道圣旨,拍落成一地废墟。
死过一回的王熙凤回顾上一辈子的成就与失策,才察觉贾府最后的架子,其实是靠三层护盾护着——林黛玉的身份,皇帝要靠林黛玉这个功臣遗孤来树立维护自己人的正面形象,所以,只要林黛玉在贾府一日,贾府就不会被皇帝真下手清算;贾母的生死,开国国公的儿媳妇,侯爵府娇养的女儿,如今存活着的,西王八公勋贵圈子里年纪最大,辈分最高,年高德劭的祥瑞,这样的存在,只要不是叛国的大罪,皇帝都得顾虑着老人家的死前平稳死后哀荣;妙玉的去留,虽然现在距离妙玉落脚大观园内栊翠庵还有一段时日,可身世隐藏至深,王熙凤和贾琏两口子在上一世通过多种渠道,才算摸到了一点端倪。
妙玉,其实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林黛玉。带发修行不过是一个幌子,她也是继承了父母大笔遗产的孤女,而且按照她平时随身东西的精细贵重程度,她继承的财富甚至比林黛玉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和林黛玉的情况不同,妙玉家里还有亲戚,而且是有权有势且强势的亲戚,对着妙玉和她带着的财产虎视眈眈。她为了保住父母留下来的遗产以及自己的性命,只能出家修行,以不问世事的姿态远离家族,远离伤害。
贾琏曾经猜测过,妙玉甚至可能是太上皇一位得力权臣的后代,在太上皇和当今皇上的权力争夺里被牺牲了,那名权臣也是聪明人,为了保全女儿,不至于全家都陪葬在皇帝父子的权利斗争里,还担心女儿失去父母的庇护后被家族其他人欺负算计,不仅仅早早地就送女儿带发修行,还以自己一家人的性命为赌注,求得太上皇护住这孤女的性命。那人死后,太上皇用诸多条件为代价,才允诺当今皇上登基。而妙玉的生死去留,自然也在这诸多条件里。
当时王熙凤还不信,对着贾琏轻轻啐了一口。贾琏神色却十分正经:“我借了大老爷一等将军的身份,找了故旧和官衙里的人,细细追查了妙玉的身世,可只能查到她最初带发修行的这一步,再往前就没有了任何消息。当今世道,能够将一个人的前尘往事埋藏得如此彻底的,只能是皇家内卫。”
记得当时还是为了迎接贵妃省亲,刚刚修建完大观园,正在给里面布置内饰,安排人员的时候。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要给栊翠庵里安排一个有相貌,有才情,能够在佛法诗词这些场面上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还年轻的常驻的僧尼。办事的婆子提起妙玉此人如何如何,太太一口就答应下来。还是贾政小心谨慎些,让贾琏动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脉去追查了妙玉的身份背景。
贾琏怕贾政担心,又怕拖延太久误了贵妃省亲的日子,就把市面上的那套说辞回禀了贾政,在王熙凤跟前才透露了更深的一层消息。
王熙凤当时只当笑话听听,如风聒耳也就没放在心上,更没向王夫人汇报。结果,贾母过世丧礼还没完毕,妙玉就写帖子说主家诸事繁乱,自己无以帮助,只能投奔他处为主家减少一些麻烦,请求离去。
王夫人被贾府内外交困的局面搅得头疼不己,想着她去留随意,轻易就开口答应了。
结果,贾母入土为安不到七日,妙玉刚搬出贾府两日,就传出来贤德妃贾元春伤痛祖母过世,自己伤心过度心厥过世的消息。
贾府一片惊骇,还没上表哀痛,求见皇帝呢,皇家抄家的圣旨就落到了荣国府和宁国府头上!
那时候,被休弃后逐出贾府的王熙凤,还在回南方金陵的路上,就被差役追上,以之前在荣国府里犯下的各种罪状,被抓回京受审。
在关在狱神庙候审的时间里,王熙凤仔细回忆了贾府最后败落的细节,发觉自己蠢,贾府其他人更蠢。老太太一辈子用尽全力为贾家上下布局筹划,结果精心布置的局势被天意和里里外外各怀心思的人全数破坏——联姻林家,结果精心教养的贾敏死在林如海任上,就连林如海也死在了任上;林如海将死之前以林黛玉的婚事和以后的赡养换来了林家几代积攒的家产,预备留着给以后慢慢花销,结果男人们为了迎接贵妃省亲的面子,挪去修了大观园,一口气投进去买了个虚热闹,反而林黛玉失去保养最后虚弱而死;儿子辈没有读书出仕的,就想着重点扶持一个孙辈的读书,出一个读书中举入仕途的人,结果,贾珠年纪轻轻就没了,而且没得贾府上下讳莫如深;亲自培养大小姐贾元春,忍着心痛送到宫里去,熬油一般熬了十年,快人到中年了才得了个贤德妃这样奇怪的身份,得了一时辉煌,可结果呢?元春最大的靠山王子腾,刚升了官不到一年人没了,然后元春这个贤德妃就跟被封禁在宫里了一般,与外界断了联系,贾母王夫人都见不到元春的面,后来王夫人用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逼着元春出面,结果代替皇家出面的是元春的贴身丫头抱琴,而且抱琴来给宝玉贺喜的时候,只来得及放下礼物和旨意,紧随的宫女和传旨太监愣是看住了她,抱琴一句话都没和贾府诸人说就被规矩逼回了宫,从此也是音信全无;无心插柳请来妙玉当个清客,老太太再不满意妙玉的言行态度,还是让住在栊翠庵安静地养着,结果,王夫人被三言两语撺掇着轻易就由着妙玉搬走了……
老太太过世的时候,王熙凤不在身边。王熙凤估计着上一世老太太是很不甘心又很灰心地往生极乐的。
那么这一世,王熙凤重新再玩儿贾府里的权利游戏,就要尽自己的能力,保住老太太,林妹妹,妙玉那个冷面冷口的小尼姑这三个人。毕竟,只要这三个人还在贾府,贾府的门楣就能坚持。其实掰着指头算时间,保住这三个人也不用多久时间,三年,最多五年,只要撑过三五年的时间,巧姐儿就到了议亲的年纪。
上一世王熙凤死的时候,巧姐儿不过十岁光景,这年纪就议亲显得太急切了一些。如果能够多撑五年,那时候巧姐儿嫁人就名正言顺,就算是十三岁,给她找个地位不算高但是能够保证她一辈子安稳的人家,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