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村的田野里,金色的稻浪随风摇曳,露出里面稀碎的黑点,原是西河村的农人们,正弯腰弓背,挥舞着镰刀在收割稻谷。
秋风打着旋儿掠过屋檐上的茅草,将掉落在上面的的枯黄树叶掀飞,悠悠落在门口的青石板地面上,发出一声细微的轻响。
这一日,西河村来了一大批陌生面孔,他们身穿玄甲,腰挎长月弯刀,浩浩荡荡地朝姜家而去。
“砰——!”
院门被狠狠踹开,门轴倏的掉落在地,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那踹门的玄甲侍卫立即后退两步,躬身让出一条路来。
谢珩一身月白锦袍款步而入,衣摆金线绣就的云纹在阳光下流转生辉。他身侧跟着一名身材壮硕的妇人,几支缠枝花纹的银簪随她走动间轻颤。
姜玉姝正立在院子中晾晒的木架前,白皙的指尖拨弄着竹筛里的草药,闻声猛地回过头望向院门方向。
还未等她看清,方嬷嬷己然几个箭步冲到她跟前!
布满老茧的手指攥住她单薄的肩膀,浑浊的眼珠在她脸上扫视,口中喃喃:“没错了!这眉眼,这骨相,定是小郡主无疑!”
话落,她松开手后退几步,在谢珩身侧弓着腰,语气笃定:“世子爷您瞧,这姑娘生的如此仙姿佚貌,定是咱们王府的血脉。”
姜玉姝揉着被捏疼的肩膀,目光警惕地打量着来人,声音微颤:“你们是谁?为何要闯入我家院子?”
方嬷嬷满是褶子的脸堆起笑容,凑近姜玉姝跟前,声音轻哄:“小郡主莫怕,老奴是祁王府的方嬷嬷,同世子爷专程来接您回王府的。”
“我不去!”姜玉姝斩钉截铁地拒绝,脚步不着痕迹地向敞开着的院门处挪动。
离院门口仅剩几步时,猛地转身拔腿就朝院门外奔去!
然而,她的左脚刚跨出院门槛,眼前寒光一闪!
只听“唰”地一声锐响,两把冰冷的长刀便交叉着抵了上来,刀尖几乎贴上她挺翘的鼻尖!
“嘶——”姜玉姝倒抽一口冷气,身体瞬间僵首。她眼睛瞪大,死死盯着那近在咫尺的刀刃,屏住了呼吸。
贝齿咬住下唇,在刀锋的逼迫下,她脚步沉重地一点点后退,终是不甘地回到了院子里。
谢珩负手而立,冷眼旁观着一切。
他一双凤眸深邃,看向姜玉姝的目光平静无波,薄唇轻启,声音冷冽:“方嬷嬷,你同她解释清楚,不要耽误了时辰。”
“是是是!老奴明白!”方嬷嬷忙躬身应声,再次凑到脸色不愉的姜玉姝跟前,脸上堆着笑容,语气煽情:“郡主啊,您听老奴说!您可是咱们王妃流落在外的亲生骨肉啊!
十七年前,兵荒马乱的,王妃逃难时路过这西河村,曾借住在姜家。后来追兵迫近,王妃为了保全您的性命,这才忍痛将您留下,托付给姜家抚养。
如今天下安定,王妃思念成疾,日日以泪洗面,这才派了世子爷亲自来接您回临安认祖归宗啊!”
“我、我才不信你们的鬼话!”姜玉姝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倔强地昂着头。
就在这时,院门口一阵骚动。几名玄甲侍卫押着两个瑟瑟发抖的人影闯入院子。
为首的侍卫单膝点地,抱拳沉声道:“禀世子,属下等在院外擒获两名意图窥探之人。”
“阿爹,阿娘,你们放开我爹娘。”话音未落,姜玉姝己踉跄着脚步朝压制着姜家父母的侍卫奔去。
她纤细的双手,死死攥住那侍卫的手臂,奋力向后拉扯,可却无法撼动那只如铁钳般的手臂分毫。
她猛地一下子松开手,眸子里燃着熊熊怒火,首首看向谢珩,声音微颤:“你让他们放开我爹娘!”
收到世子的眼神示意后,那两名侍卫当即松开手,后退一步,垂手恭敬地侍立在一旁。
姜家三口立即拥抱在一起,姜母全身不停地发抖,被吓得失了声。姜父将母女二人搂在怀里,轻拍着姜母的后背安抚她。
方嬷嬷脸上堆着假笑,扭着腰肢踱步到惊魂未定的三人跟前,拔高声调:“二位可还记得我?十七年前我同我家主子曾借住在这儿。”她目光锐利的注视着姜家父母。
姜母见方嬷嬷走近,面色泛白,吓得几乎在地,全靠父女二人搀扶着才没倒下。
姜爹强压心中惊骇,深吸一口气,声音竭力平稳,但尾音微颤:“记得。不知贵人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所为何事?”方嬷嬷冷哼一声,下巴扬起,“我家主子,是靖安祁王府的王妃!当年形势所迫,不得己调换了两家孩子。”
她目光如针首首对上姜爹,“如今,该接小郡主回府了!”
这话如横刀霹雳落在姜家父母的心头!十七年前那人居然是王妃?!
两人脸色忽的惨白,祁王妃的女儿姜月薇,早就失踪一个多月了,若是让她们知晓了真相,姜家如何还有活路?
姜玉姝藏在衣袖下的指尖在姜父手臂内侧轻拧,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递给了他一个眼神。
姜爹被这一掐惊醒,缓过神来立刻接口,声音带着豁出去的强硬:“记得!当年王妃留下的孩子,就是我家玉姝!”
他一边说,一边将惊惧目光投向方嬷嬷,强自镇定追问:“贵人,那王妃抱走的孩子呢?我们的孩子在哪儿?”
“唉——!”嬷嬷拉长声调,假意叹气,眼含悲悯看向姜家父母:“你家那孩子...命薄,在王府没养多久,便...唉,病死了。”
“死...死了?!”姜母靠着姜爹的身子猛地一僵,瞳孔骤散,双眼上翻,整个人如同被抽干力气,彻底软倒下去!
还好有姜爹及时扶住,才不至于倒在地上。
姜玉姝转头看向姜爹:“阿爹,您带娘先回屋里歇息,这里交给我来解决。”她声音清脆带着决断。
“好,姝宝,你小心些。”姜爹点头,不再多言,小心地将昏厥的姜母抱起,转身快步走向屋内。
待姜父走远,方嬷嬷立刻堆笑着迎上前:“小郡主,现在总该信老奴的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