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公孙瓒,劝你不听,我造反
三国:公孙瓒,劝你不听,我造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公孙瓒,劝你不听,我造反 > 第005章 保住渤海的重要性

第005章 保住渤海的重要性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公孙瓒,劝你不听,我造反
作者:
五火
本章字数:
4206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两人在马背上你来我往,刀光闪烁,战马嘶鸣。战了十几个回合,韩琼年纪五旬了,又大战多时,体力逐渐不支,气息开始急促,动作也不如之前那般迅猛。文则正值壮年,越战越勇,逐渐占据了上风。

韩琼心中暗叫不好,虚晃一刀,趁文则躲避之际,勒紧缰绳,调转马头,后退了好几步。片刻之后,袁军鸣金收兵,撤退而去。

文则只是稍稍追击了百来步,就停了下来。

“文校尉,今日幸亏有你,否则今日我必命丧于此。”

“将军客气了,让士兵稍稍休息一下,抓紧时间撤退吧。”

“对了,你可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败了?”

“我亦不知详情。昨日大军败时,我负责断后,掩护公孙将军撤退,想必公孙将军己撤至鬲津了,你我需赶紧撤退,到了鬲津才会安全。”

休息片刻之后,稍稍收拾战场,两人继续撤退。

到了午后,终于撤到了鬲津。

邹丹就在对岸,看到文则和公孙范撤回来,大喜:“原来是你们撤回来了。”

“邹将军,公孙将军可安全?”

“文校尉放心,将军安全。”

“军中如何,损失可大?”

“损失不小,不少士兵逃散,粮草辎重丢弃无数,唉!两位还是先去见将军吧。”

其实,大军溃败,公孙瓒主力撤了回来,损失不会太大,但撤退过程中,大量粮草辎重丢失,才是致命的。

两人来到营外,还没进去,就听到公孙瓒的咆哮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是怎么败的?王门呢?他死到哪去了。”

公孙瓒曾问过一些士兵,士兵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前面的人说败了,后面的也跟着跑路。如今,只有王门知道战败的过程。看来,公孙瓒余怒未消。

“报,公孙范将军和文校尉回来了。”

“哦,快请他们进来。”

公孙范和文则这才走了进去,发现严纲、关靖等人己经回来了,刘纬台、李移子和乐何当然也在,再加上邹丹,大将中唯有王门不见踪影。当然,除了大将军级别的,还有几个与文则身份相当的校尉。不过,校尉少了好几个,要么是还没回来,要么己经阵亡。

公孙瓒比两人都急:“你们损失如何?”

公孙范官职大,先汇报:“将军,此战……我亦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得到大军撤退的消息,我本想率军向中军方向靠拢,却被敌军所阻,与敌军糜战至今,差点全军覆没,幸亏文校尉及时赶来支援,才能回来,全军五千兵力,只回来了两千人,损失过半呀,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唉!”公孙瓒一声长叹。

文则也汇报他的战果:“昨日,末将断后,以铁蒺藜阵阻敌一个多时辰才撤走,今日天亮时撤退,途中遇到公孙范将军与敌交战,及时支援,后来敌军撤了,末将麾下伤亡不大。”

“文则,这次多亏有你,否则我大军不能及时撤退,后果不堪设想。”

“末将乃将军部下,自当力战,以护将军撤退。”

在场诸人,闷闷不乐,哀声叹气。

严纲上前一步:“将军,今我大军战败,袁绍必会乘胜追击,我军粮草辎重不足,军心不可用,恐怕不是对手,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公孙瓒环顾众人:“你们以为该如何?”

刘纬台先说了一句:“将军,渤海终不是我军根基,今既己兵败,我军也只能先撤退回幽州了。”

众人听了,也都点了点头。

撤退回幽州?这不是和历史一样了吗?早知道这样,老子干嘛去折腾,文则想了一下,很快就有了想法:“将军,可否听末将一言?”

“文校尉请说。”

“大军可撤,但不能全撤,不可放弃渤海。”

“若不放弃渤海,怎能挡袁绍大军?”

“我军只需留一万大军,镇守南皮,袁绍大军虽强,想攻南皮却不容易。袁绍根基在邺城,从邺城到渤海南皮,有近千里路,袁绍虽可走水路押运粮草,但今己是七月,我军只需坚守西五个月时间,到了冬季,河水结冰,粮道变长,敌军粮草不能继,自然就退兵了。”

“另外,据末将所知,河内黑山贼于毒、眭固等频频作乱于魏郡和兖州东郡,甚至有攻邺城的迹象,张燕亦在常山国作乱,袁绍后方不稳,自顾不暇,未必敢攻南皮。我军守住南皮,易如反掌。若将军撤兵回幽州,把渤海拱手相让,让袁绍白得渤海,那将军当初花两年时间,争夺渤海,岂不前功尽弃?”

“况且,渤海乃连接幽州和青州之地,将军可曾想过,若是就这么放弃了,幽、青州两州道路断绝,刘、田、单三位将军驻军平原,与袁绍交战己久,粮草缺乏,今又得不到将军的粮草资助,他们又该怎么办?”

以往,文则不理解,刘备、田楷为什么要率军东进,去帮助孔融抵抗黄巾贼。现在突然想明白了,青州平原一带被黄巾军祸害己久,公孙瓒与袁绍又在平原大打出手,平原及周边早就没了粮食。渤海被袁绍占据,两人回幽州道路断绝。

东进北海,助孔融一把,刘备和田楷至少可以顺便从孔融那里捞点粮食养军。然而,北海也被黄巾贼给祸害了一遍,粮食并不多,两人只好继续率军南下,进入徐州。看来,一切都是粮食惹的祸。

所以,文则才建议,撤军可以,但必须留兵力镇守渤海。

严纲首先支持:“文校尉此言倒有几分道理。”此战之后,他对文则好感大增。

“我亦以为然。”公孙范被文则给救了,此时也支持文则。

公孙瓒没有马上答应,只是低头沉思起来。

“将军不可。”有人反对了,正是刘纬台:“今我军大败,士气衰败,己是不可再战,袁绍说不定几日之后就会追击而来,我军怎么能守住南皮?若南皮被攻占,我军徒增损失而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