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辉看到养鸡场在白素素的运作下己经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了,自己便不用担心这个养鸡场的问题了。
现在就要看看自己空间养的那些小鸡,是不是会比白素素这种专业人士养的鸡要更快的成长,口味是否会更佳,这些就要等待时间的验证了。
此时己经差不多晚饭时间了,陈国辉估摸李翠花姐妹应该把薯片都准备好了,所以现在他要赶紧回家帮她们做饭才行。
想到这里,陈国辉加快了回家的速度,十分钟不到,陈国辉便到了自己家门口。
等到自己把摩托车停好,然后走到内屋时候,他看到李翠花己经开始把薯片一份份装进袋子里面去了。而李翠玲则是开始在收拾厨房,两人分工合作,没过一会儿便把厨房周围给收拾干净了。
一个星期没有做薯片的姐妹两人今天显得格外的麻利,一顿行云流水的操作下来,就连陈国辉这个薯片的创始人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现在夜市里面己经有西五个薯片的摊位了,但是李翠花姐妹两人的摊位始终还是卖的最好的。首先的话大家还是有一个观念,就是一般还是习惯在自己经常购物的东西选择复购,这个便是先发优势,特别是小朋友们,在逛夜市的时候,如果想吃薯片了,他们就会跑到李翠花姐妹这里的摊位购买薯片,从不考虑什么距离,钱方面的;其次便是两姐妹能够在陈国辉的指导复刻出那个又香又脆的味道,基本上所有吃过其他家的薯片的人,跟这个一对比,还是会觉得李翠花姐妹的风味更佳;最后便是两人确实是漂亮的很出众,在夜市甚至整个镇上都有人给她们两个取了个绰号叫薯片西施姐妹。很多人也是慕名而来。
慕名而来的人见到姐妹后便基本上都有一种名不虚传的感觉,然后再顺路买一份几毛钱的薯片试一下,味道也还不错,因此虽然几个月过去了,但是薯片摊的生意依然火爆如初。
晚饭还是继续由陈国辉掌勺,同样弄了一个三菜一汤,陈国辉熟知根据中医的养生知识,晚上应该要少吃才行,所以他便比中午少做了一些饭菜,还有弄的很清淡,这样子即使全部吃完了,也不会出现中午那种有点吃撑了的感觉。
结果还是如同他预想那样,李翠花姐妹虽然中午己经重新吃上陈国辉煮的饭了,但是还是对他的厨艺高度认可,三人齐心协力下,还是把晚上消灭的干干净净。
不过还好晚上要去摆摊卖薯片了,这个也算个体力活,可以当饭后运动一下,要是跟前几天一样,吃完饭就等着睡觉那就得去散散步消化消化了。
三人吃完饭,还是跟之前一样,陈国辉载着一大麻袋的薯片,李翠玲骑着自行车,三人便往夜市赶了过去。
来到夜市这边,人流量还是跟之前一样,都是整个镇最繁华的地方,现在镇上基本上没啥人能家里有电视机,所以人们晚上的娱乐生活还是比较匮乏的。像夜市这里有露天电影可以看,而且还有一些小零食摊位可以卖点零嘴给人们消费一下,这在改革开放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分分钟给你举报成投机分子,不仅把你东西收了,还给你安上一个资本主义投机分子,这个帽子一扣下来,那后续的麻烦可就大了。
而现在国家的政策确实是己经改革开放了,然后鼓励人民可以做一些个体户,探索改革开放的新道路,这些都是国家鼓励人民去做的。作为重生回来的陈国辉,也不得不说祖国的政策是真的厉害,在党的领导下,接下来的二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即将开始起飞,沉睡的巨龙也将逐渐苏醒过来。
由于李翠花姐妹有一个星期没有过来摆摊,人们还以为她俩不来了呢,大家这一个星期便往其他摊位去尝试了一下,结果发现确实是跟李翠花姐妹两人弄的薯片有差距。
但是她们两人不来,那只能找其他摊位的了,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只是遗憾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么香脆的薯片了。
而现在她们两人重新出来摆摊了,原本姐妹还在担心自己这么久没有出来摆摊,是不是生意己经被抢完了,大家习惯吃别人家的薯片,就不过来买自己家的薯片了。
在这个患得患失的心态中,开摊的火爆便打消了她们两人的顾虑,而且买的人比之前她们两个人营业的更多,这个倒是她们所始料未及的,但是生意好总比来了卖不出去要好多了,并且也没有什么时间可以让他们多想了,过来买薯片的人己经让他们难以招架了。
陈国辉看到姐妹花两人的生意如此火爆,他也有点想不到,不过看着她们忙碌中带着那个微笑的神情,便知道其实两人还是享受其中的。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自己 不在的话,现在的治安环境确实还是不算好,不敢单独让她们两个人过来卖薯片,如果这个时候陈家村到镇上铺设一条水泥大道,然后再在道路双边给弄上一排路灯,灯光亮起来,治安应该就会好多了。
这个只能寄希望于政府的基建,还好陈国辉记得应该是七八年后,这里便会开始建设一条崭新的公路,而且也会真的如他所愿设置好了路灯,治安也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渐富裕而变得稳定起来。
毕竟人民安居乐业,又有谁真的喜欢去偷鸡摸狗呢。
而在这里繁华了快十年的夜市,随着人们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自然也没啥人看露天电影了。随着时代的变迁,陈国辉知道最终这里的夜市,还是逐渐走向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