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的局势日益恶化,日军的铁蹄不断蚕食着中国的领土。北平城外,日军巡逻队的皮靴声己经能清晰地传到守城士兵的耳中。然而在国民党高层,关于如何应对日军侵略的争论却始终没有定论。
林宇站在作战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标注着日军最新占领区的红色标记上。作为国民党第29军的一名团长,他亲眼见证了日军如何在短短三个月内将势力范围扩大了近一倍。
"报告团长,军部紧急会议通知。"传令兵的声音打断了林宇的思绪。
军部会议室内,烟雾缭绕。赵宏军长端坐在首位,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派军官慢条斯理地翻看着手中的文件。林宇注意到,军长的茶杯里漂浮着几片上好的龙井,在这个物资紧缺的时期显得格外刺眼。
"诸位,"赵宏清了清嗓子,"根据上峰最新指示,我军将继续保持防御态势,避免与日军发生大规模冲突。"
林宇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军长!日军昨天又占领了我们的两个村庄,再这样下去..."
"林团长!"赵宏厉声打断,"注意你的身份!"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林宇能感觉到周围同僚投来的复杂目光——有赞同的,有担忧的,更多的则是事不关己的冷漠。
"军长,"林宇强迫自己放低声音,"属下只是认为,一味退让只会助长敌人的气焰。我团官兵士气高涨,都希望能与日军决一死战。"
赵宏冷笑一声:"决一死战?就凭你们那些汉阳造?日军一个联队的火力就抵得上我们一个师!"他环视西周,语气突然缓和下来:"委员长自有考量,我们要相信领袖的智慧。"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林宇最后一个离开,他注意到参谋长张明远故意放慢脚步,在经过他身边时低声说了句:"晚上来我住处。"
回到团部时,天色己晚。副团长陈峰正在检查武器库的清单,见林宇脸色阴沉,立即迎了上来。
"又被驳回了?"陈峰递过一杯浓茶。
林宇一饮而尽,苦涩的茶味在口腔中蔓延。"老陈,你说我们当兵是为了什么?就为了看着老百姓被日本人欺负?"
陈峰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窗前,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炊烟:"那边是李庄,我姑妈家。上周日军路过,全村三十多口人现在只剩下一半。"
林宇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夜深人静时,林宇如约来到张明远的住处。让他意外的是,屋里还有第三个人——一个穿着普通商贩衣服的陌生男子。
"这位是周先生,"张明远谨慎地介绍,"他在北方有些...特别的生意。"
周先生微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份油印小报,头版赫然印着《晋察冀边区游击队再歼日军一个小队》的标题。林宇惊讶地抬头,发现张明远正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共产党?"林宇压低声音。
张明远点点头:"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但作战勇猛。最重要的是..."他停顿了一下,"他们真的在打日本人。"
那晚,林宇辗转难眠。窗外,一轮残月挂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像是被日军炮火熏黑的军徽。他想起白天在军部看到的战报,想起赵宏桌上那杯奢侈的龙井,想起周先生带来的那份简陋却充满斗志的小报。
黎明时分,林宇突然从床上坐起。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他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桌前,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光,开始写一封信。信的开头这样写道:
"尊敬的八路军指挥部:我是一名对当前抗日局势深感忧虑的国民党军官..."
晨光透过窗纸照进来时,林宇将信小心地藏进了贴身的衣袋。远处传来早操的号声,新的一天开始了,但有什么东西己经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