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牢微光
心牢微光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心牢微光 > 第23章 “黑盒子”

第23章 “黑盒子”

加入书架
书名:
心牢微光
作者:
不停码字美少女
本章字数:
5396
更新时间:
2025-07-08

清晨的阳光带着一丝初秋的凉意,斜斜地透过百叶窗,在诊室干净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带。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淡淡的、新打印纸张的油墨味。温念端坐在办公桌后,面前的保温杯里袅袅升起白雾,是徐明早上送来的热豆浆的余温。她小口啜饮着,试图用这份温热驱散昨夜噩梦残留的寒意和持续的疲惫。眼底的青黑被一层薄薄的遮瑕膏勉强掩盖,但眼神里那份职业性的专注和温和己经重新凝聚起来。

敲门声响起,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小心翼翼的试探感。

“请进。”温念放下杯子,声音平稳而清晰。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怯生生地探进头来。约莫十七八岁,梳着简单的马尾,脸色有些苍白,眼圈下带着睡眠不足的阴影,手指紧张地绞着书包带子。她身后跟着一位面色焦虑、衣着得体的中年女性,显然是她的母亲。

“温医生您好…我们是预约了今天上午的…”女孩的母亲连忙开口,语气急促。

“是林小雨同学吧?请进,请坐。”温念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个安抚性的微笑,目光温和地落在女孩身上,“我是温念医生。”

女孩——林小雨,低着头,脚步有些迟疑地走进来,在温念指定的靠窗单人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蜷缩,像一只受惊的小鸟。她的母亲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双手紧握着手提包,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和无措。

温念没有立刻开始询问,而是先给两人倒了温水。“别紧张,小雨,还有这位妈妈。先喝点水,我们慢慢聊。”她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奇异的、能让人紧绷神经松弛下来的节奏感。

林小雨接过纸杯,指尖冰凉,小口地抿着水,依旧低着头。

“小雨妈妈,能先简单说说您观察到的情况吗?”温念将目光转向母亲,语气平和,不带任何评判。

“医生,就是…这孩子最近这学期像变了个人!”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成绩一落千丈,以前很开朗的,现在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句话也不说。问她怎么了,她就掉眼泪,说害怕…害怕去学校,害怕见人,晚上也睡不好,做噩梦…”她越说越急,语速加快。

温念安静地听着,不时点点头,目光却始终留意着沙发上的林小雨。当母亲说到“害怕见人”、“做噩梦”时,女孩的肩膀几不可察地瑟缩了一下,握着纸杯的手指收得更紧,指节泛白。

“嗯,我了解了。”温念适时地接话,阻止了母亲可能继续的、更详细的、可能会让小雨感到难堪的描述。她将身体微微转向林小雨,声音放得更轻柔了一些:“小雨,妈妈说的这些情况,你自己感觉怎么样?”

林小雨沉默了几秒,长长的睫毛颤抖着,终于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一滴眼泪无声地滑落,砸在她紧握杯子的手背上。

“害怕…这种感觉确实很难受。”温念没有急于追问“怕什么”,而是先接纳了她的情绪,“能告诉温医生,这种‘害怕’的感觉,像什么吗?是像心里压了块大石头,喘不过气?还是像有很多小虫子在爬?或者…别的什么感觉?”她提供了几个具象化的比喻,引导小雨尝试表达内在感受。

林小雨抬起泪眼朦胧的眼睛,飞快地看了温念一眼,又迅速垂下。她的嘴唇嗫嚅了几下,声音细若蚊蚋:“像…像被关在一个很小的黑盒子里…透不过气…外面…外面都是声音…很吵…”她断断续续地说着,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压抑感。

“被关在黑盒子里…透不过气…外面很吵…”温念认真地重复着她的话,语气里带着理解和共情,“那种窒息感和嘈杂的声音,一定让你觉得非常不安和痛苦。”她停顿了一下,看着女孩的反应,看到她因为被理解而微微放松了一点的肩膀,才继续温和地问道:“这个‘黑盒子’和‘嘈杂的声音’,主要是在学校里出现的多?还是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也会感觉到?”

林小雨想了想,小声说:“…学校…人多的时候…最难受。”

“嗯,人多的时候。”温念点点头,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像抽丝剥茧一样,“那在人多的时候,除了觉得像在黑盒子里透不过气,身体上会有什么感觉吗?比如心跳很快?手心出汗?或者头晕?”

“心…心跳很快…手会抖…”林小雨小声补充。

“明白了。心跳加速,手抖,这是身体在发出‘警报信号’呢。”温念用了一个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说法,减少了病理化的标签感。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简单的心率图模型,指着上面的波动线,“看,就像这个,当我们觉得危险或者非常紧张的时候,心脏就会像这样‘咚咚咚’加速工作,它是在努力给你更多的能量来应对。虽然这种感觉不舒服,但它是身体在保护你。”

林小雨看着那个模型,眼神里少了一丝纯粹的恐惧,多了一点好奇和困惑。她的母亲也紧张地听着,仿佛第一次理解女儿身体上的痛苦反应。

接下来的时间,温念没有急于挖掘更深层的创伤或原因,而是耐心地引导林小雨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她用温和的提问、简单的比喻(比如把焦虑比作“身体里的警报器”)、甚至画了几个简单的情绪小人图,帮助小雨理解她正在经历的不是“疯了”或“脆弱”,而是一种可以认识和管理的状态。

她递给小雨一颗包装可爱的薄荷糖:“紧张的时候,含一颗这个,感受一下它在嘴里慢慢化开的清凉感,有时候能帮你把注意力从‘黑盒子’里拉回来一点点,试试看?”

林小雨迟疑地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清凉的薄荷味在口腔里弥漫开,她紧绷的下颌似乎微微放松了一点点。

“小雨很棒,愿意尝试新的方法。”温念适时地给予肯定,笑容温暖真诚,“我们下次可以一起多找几个这样的小‘锚点’,帮你感觉那个‘黑盒子’的门没那么紧,好吗?”

离开诊室时,林小雨虽然眼睛还是红的,但脚步不再像来时那样沉重飘忽。她手里紧紧攥着温念给她的、画着几个简单情绪小人图的小卡片,还有两颗剩下的薄荷糖。她的母亲脸上的焦虑也缓和了不少,连声道谢:“谢谢您温医生!真的谢谢您!这孩子…很久没愿意跟人说这么多了…”

温念站在门口,目送母女俩离开。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户,洒在她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带着希望的影子。诊室里,属于新病人的初诊记录己经打开,温念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

> **林小雨,17岁。主诉:学校环境焦虑、回避、睡眠障碍。躯体化:心悸、手抖。认知:存在感扭曲(“黑盒子”)、社交恐惧核心… 初步印象:急性焦虑状态(社交情境为主),伴轻度抑郁情绪。需排除学业压力、人际事件诱因。治疗方向:认知行为疗法(CBT)基础介入,建立安全感,情绪识别与管理,逐步暴露…**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她感到一种熟悉的、源于职业本身的平静力量在体内缓缓流动。疲惫仍在,昨夜噩梦的阴影也并未完全消散,但此刻,专注于眼前这个需要帮助的年轻生命,倾听她的恐惧,引导她看见一丝丝微光,这种纯粹的“治愈”过程本身,就像一剂温和的良药,暂时抚平了她内心的褶皱。

她轻轻合上记录本,指尖拂过封面上那个小小的诊所Logo——一只抽象的、展翅的鸟。窗外,秋日的阳光正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