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 第五十一章:春晖映良缘

第五十一章:春晖映良缘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作者:
来点榴莲
本章字数:
545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姜记食铺”在清河镇东市街稳稳扎根,生意日益红火。赵秀兰的手艺融合了岁岁的巧思与华爷爷的养生理念,使得铺子里的吃食既保留了质朴的农家风味,又独具匠心,清爽宜人。

招牌稳固,新品迭出:荠菜豆腐羹的温润、水芹煎饼卷的清香依旧是食客心头好。新推出的山菌鲜肉大包馅料,野菌的鲜混合着猪肉的香,一口下去汁水丰盈;酸辣蕨根粉爽滑筋道,酸辣汁开胃解腻,迅速成为夏日新宠。赵秀兰还根据季节,尝试着用岁岁采回的野菊花、薄荷叶熬制清凉饮品,颇受欢迎。

山珍药材,锦上添花:华爷爷监制、岁岁参与采制的药材专柜,虽非流水主力,却是铺子品质和底蕴的象征。上好的黄芪、党参、枸杞、金银花,以及少量珍品铁皮枫斗、丹参片,吸引着懂行的顾客和注重养生的殷实人家。华爷爷亲书的“童叟无欺”匾额高悬,更添信誉。常有老主顾询问能否用柜上的黄芪炖汤,赵秀兰总是笑盈盈应下,无形中拉近了距离。

家业兴旺,各司其职:铺子里运转得如同精密的齿轮。

姜山坐镇柜台,左臂恢复如常后,行动再无滞碍。他执笔拨算盘,动作沉稳流畅,结账、盘货、招呼熟客、处理预订井井有条。温和有礼的谈吐和清晰的账目,赢得了“姜小掌柜”的美誉。阁楼成了他闹中取静的书房,算盘声与读书声在此交融。

姜林是堂前灵动的“小二哥”,点单传菜、收拾碗筷、招呼客人热情周到,嘴甜如蜜,是铺子的“活招牌”。

姜石负责后院洒扫、劈柴、照看鸡鸭,以及食材的粗加工(洗菜搬粮),勤勤恳恳,是可靠的“后勤兵”。

赵秀兰是后厨灵魂,统筹调度,把控味道,偶尔到前堂与熟客寒暄,笑容里透着当家主母的自信与满足。

姜大柱坐镇后方大本营,精心侍弄田地,尤其是那亩“金地”禾苗茁壮,绿意盎然,是全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依旧勤于进山,寻来的山珍野味优先供应铺子,黄昏时分赶车去镇上,既接替姜山让他专心温书,也将一日营收和需补充的物料稳妥运回。

姜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富足安稳。卖参巨款扣除购铺的一百八十两和谢仪一百五十两后,尚余一百七十两,加上铺子每日的稳定进项,家底颇为殷实。不仅添置了新家具,全家人都做了几身体面的西季衣裳,饭桌上更是顿顿丰盛,孩子们气色红润,个头也窜了不少。

最让全家欢欣鼓舞的,是姜山那条受伤的左臂,在华爷爷妙手回春和自身精心养护下,终于宣告彻底痊愈!

这日,华爷爷再次登门复诊。仔细检查了姜山的左臂,活动关节,按压筋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骨正筋柔,气血畅通,活动无碍!” 华爷爷收回手,朗声宣布,“山儿这胳膊,算是彻底养回来了!往后提笔写字、拨打算盘,尽可如常。只牢记一点,莫要逞强负重,亦不可遭那瞬间猛力冲击便是。”

“谢华大夫!谢华大夫!” 赵秀兰喜极而泣,连声道谢。姜大柱激动地拍着儿子的肩膀,看着那活动自如的手臂,眼中满是如释重负的欣慰。姜林、姜石欢呼着围着大哥转圈。岁岁也拍着小手:“大哥好啦!能抱岁岁举高高啦!” 满院喜气洋洋。

压在姜家心头关于长子身体的最后一丝阴霾,彻底消散!姜山感受着左臂久违的、完全掌控的力量感,心中激荡,郑重地向华爷爷深揖到底:“华爷爷再造之恩,山儿铭感五内,永志不忘!”

姜山身体的痊愈和“姜记食铺”的日益兴隆,让姜大柱和赵秀兰心中那份为人父母的圆满感达到了顶峰。看着长子身姿挺拔、气度沉稳、行事干练,兼有读书人的儒雅,一个顺理成章的念头便涌上心头——该为山儿寻一门良缘了!

晚饭后,堂屋里灯火通明。姜林带着姜石在院子里玩新买的竹蜻蜓,岁岁趴在华爷爷送的精巧药箱旁,好奇地嗅着里面各种药材的干香。姜大柱和赵秀兰则将姜山留在了堂屋。

“山儿,” 赵秀兰看着英挺的儿子,眼神温柔又充满期待,嘴角噙着笑,“如今铺子生意稳当,红红火火;你的胳膊也全好了,利利索索;书也读得好,连周夫子都常夸你。爹娘这心里头啊,是既踏实又高兴。就想着…该给你张罗一门好亲事了。咱家如今宽裕,聘礼嫁妆都置办得起。你可…心里头有没有中意的姑娘?”

姜山闻言,俊朗的脸上瞬间染上一层薄红,略显局促地垂下眼:“爹,娘…孩儿…孩儿近来心思都在铺子经营和课业上,未曾…未曾留心此事。” 他说的确是实情,学业与实务的双重担子让他无暇他顾。

姜大柱放下旱烟杆,声音沉稳透着喜气:“男大当婚,水到渠成。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的亲事,是咱家眼下的头等喜事!爹娘不求那高门大户,只求姑娘家世清白,人品端方,性情温婉贤淑,是个能持家、明事理、能与你同心同德过日子的好女子。”

赵秀兰笑着接口,语气里带着新晋富足之家的底气:“是啊,山儿。咱家现在有铺子进项,田里收成也好,家底厚实,日子比从前不知好了多少倍。爹娘琢磨着,得给你找个知书达理些的姑娘,若能识文断字更好!这样既能帮你打理铺子账目,将来也能教导子孙读书明理。模样嘛,周正大方就成,最要紧是心性好,能善待你,也能容得下弟弟妹妹们。” 她如今眼界开阔,深知一个通文墨、明事理的长媳,对家庭的长远兴旺至关重要。

姜山听着父母殷切的话语,心头暖流涌动。他深知爹娘的良苦用心,也认同他们的想法。略一沉吟,他抬起头,眼神恢复了平日的清朗与稳重:“爹娘为孩儿终身大事筹谋,孩儿感激不尽。亲事…但凭爹娘做主。孩儿唯愿姑娘品性纯良,温婉持家,能与孩儿心意相通,共担风雨。若…若略通文墨,能识得几个字,闲暇时能与孩儿说些书本上的道理,自是锦上添花。” 他毕竟是读书人,内心深处,也渴望未来的伴侣能理解他的精神世界,而非仅仅局限于柴米油盐。

姜大柱和赵秀兰对视一眼,眼中尽是满意与笑意。儿子不慕浮华,所求务实,正合他们心意,且这份对“略通文墨”的期望,也显出了长子的见识。

“好!好!爹娘心里有数了!” 赵秀兰喜笑颜开,一拍手,“赶明儿,我就去托镇上最有口碑的刘媒婆和柳树沟你姥姥相熟的张媒婆!让她们好好把靠山村、柳树沟,还有清河镇上好人家的适龄姑娘都筛一遍!咱家如今这光景,山儿你这般人才品貌,定要寻一门西角俱全、称心如意的好亲事!”

靠山村的夜,静谧祥和,空气中仿佛都飘散着满足与希望的气息。姜家小院里,灯火温暖。岁岁摆弄着药草,小耳朵听着爹娘和大哥的谈话。她虽不甚明了“亲事”的全部含义,却能清晰地感知到爹娘心中那份为大哥觅得佳偶的、如同春日暖阳般融融的期盼;也能感觉到大哥心中那份带着羞涩与憧憬的、如同山涧清泉般澄澈甘甜的心绪。

姜家这艘在生活的长河中稳健航行的船,在驶过激流险滩、迎来宽阔水域后,掌舵的父母终于可以满怀信心与喜悦地,为它精心挑选一位能并肩同行、共掌风帆、驶向更幸福彼岸的女主人了。春晖正暖,良缘可待,姜家崭新的篇章,即将翻开充满甜蜜期待的一页。岁岁颈间的平安石,似乎也感应到了这份融融暖意,微微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无声地祝福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