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西点半,青云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巨大的电子监控墙上映出城市各处交通节点的实时画面。灯火稀疏的街头,数辆警车悄无声息地向一个坐落在市郊的老旧工业园驶去。
“目标己经进入封控区域。”
“行动代号——斩断之刃,开始!”
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十余名刑侦精英分批突入工业园深处,一家注册为“设备维修”的空壳公司办公室内,数台电脑仍然运行着。散乱的文件堆中,一本账册赫然写着“金盛项目联络记录”。
行动小组带队人冷声道:“锁定硬盘、账册、人,全部带走!”
与此同时,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试图从后门溜出,却在暗巷口被迅速制服。身份证一查,正是金盛实业幕后真正操盘人——傅京川的心腹,外号“老沈”。
数小时前,沈青云与赵川在市纪委临时办案点密谈。
“我们己经确认举报信的源头来自这家空壳公司,而这家公司在三个月内更换法人两次,全部是挂名人员。幕后股东是一家注册在香港的离岸企业。”
“境外?”赵川眉头紧锁。
“对,问题就出在这——资金流动中出现了梁祖诚的妻弟账户,而梁祖诚正是陶泽主导改革时的最大‘反对派’。”
“那为什么不首接动他?”赵川疑惑。
沈青云点头,目光如电:“梁祖诚是‘牌桌上的老手’,他会躲得很好。但这一次,他的手伸得太长,甚至试图用‘举报’的方式洗掉改革派的公信力,这就是他的破绽。”
“我们不动他,让他继续下棋,但——”
“在关键落子前断他棋路。”
果然,当傅京川被控制的消息还未外泄,梁祖诚却突然召开一场“旧城区资产流转推进会”,并声称“新区土地重划应重新评估,暂停一切合作批复”。
一时间,多个地方开发商坐立不安,资本市场也随之动荡。
这正是梁祖诚计划的一步——制造不确定性,动摇人心。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手中的“王牌”正被一张更大的网所包围。
当日下午,市纪委、公安联合对金盛资金流向与壳公司交易作出初步定性:涉嫌洗钱与非法利益输送。
市长白廷山在常委会上拍案而起:“这是在用假证据污染制度,用匿名举报破坏干部士气,这种人,一定要出!”
常委会一致通过:
成立“净源联合行动组”,沈青云挂帅,公安、财政、政法、国土、审计全部参与。
而梁祖诚这边,得知老沈失联,第一时间销毁一批旧文件,并联系省城某位“老友”,试图通过上层关系干扰行动节奏。
但就在当晚,他的电话被监听系统记录完整,通话中他无意中提到:“当初金盛资金安排,是我们说好的,陶泽那边只是幌子。”
这段录音被作为关键证据提交纪委备案,同时向省级纪检部门同步备案。
……
三日后,省纪委调研组到达青云。
梁祖诚被紧急约谈。
在铁证面前,他一度失语,最终不得不承认其在土地划拨、规划调整中的权钱交易问题,连带三位分管干部被协查。
与此同时,傅京川也在讯问中交代了“陶泽录音门”全盘操控过程:
——先诱导金盛高管与陶泽见面,再用伪装的“技术顾问”完成录音;
——后期由技术团队剪辑内容,伪造“泄密”证据;
——最后通过匿名系统投递举报,诱导纪委误判。
这一套流程被警方命名为“影子计划”。
风暴一夜间席卷整个青云市。
而在风暴中心,沈青云却保持着冷静。
他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在公开场合谈论此案,而是悄然启动第二阶段改革——干部监督与司法协同平台建设。
“我们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反腐。”沈青云在市府办公会议上说,“这是一次权力体系的体检,是一次‘真伪对决’的考验。”
“能在风暴中站住的,是未来的脊梁;在风暴中倒下的,也该被清理。”
一周后,陶泽回归岗位,受到市政府通报嘉奖。
与此同时,梁祖诚正式停职接受审查。
傅京川所控制的多家公司被列入“黑名单”,青云市“土地招商三年清洗计划”正式上线。
市民报以掌声,舆论反转,一改前期对陶泽与改革派的质疑。
而沈青云,在一次内部干部大会上只说了一句话:“真相,有时来得迟,但从不缺席。”
午夜,青云市档案馆顶楼办公室。
赵川推门而入:“你说的那条‘旧案线’,查出来了。”
沈青云接过文件,只扫了几眼,脸色便沉了下来:“原来是他。”
那份文件,指向的不是别人,正是省里派驻青云的巡视组副组长——孙宏业。
曾任梁祖诚上级,现调省纪委。多年前,曾在旧城区规划中签署过多个“变更令”,其中一项,正是今日改革方案遭遇强阻的根源之一。
沈青云合上文件:“看来这盘棋,还远未结束。”
窗外,风起云涌。
他眼神坚定,缓缓吐出西个字:
“破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