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刘桂枝又对着宁氏说:“娘,到时要麻烦你们二老和我们住到镇上去了。”
分家时,苏家二老便跟着老大家生活。卖朝食要早起,肯定是不能住在村里了。
“我和你爹在田头劳碌了大半辈子,想来你爹也是放心不下庄稼地的。”
“老大家、老二和清儿,你们尽管去闯。我和你爹身子还硬朗,自己能照顾自己,我们就守着田,守着咱们的根。”宁春花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让她去镇上、县里生活,心里没有依靠,那怎么行。
她不愿阻拦孩子们的路,却也不舍田地这个根。
宁春花的这番话,刘氏倒是也能理解。没有见识过苏荷做的那么多吃食之前,她也会选择一首守着田。
只是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没有盼头,家里还有两个儿子要娶亲,现实也不允许她安于现状。
“那就等爹他们回来后再商议吧。”只能等孩他爹回来后好好劝说爹娘了。
关于刘氏做生意的讨论先告一段落。
苏荷把煮好的毛豆里面的干辣椒、大料捡出来。
辣椒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出现,这时的很多大料被当做药材使用,还是一起挑出来的好。
随后李秀兰、苏婉清妯娌两人便把毛豆装在篮子里去往镇上。
“奶奶,村里是不是有木匠?我想去订做个小推车。”
“奶奶带你去你王大爷家,这次还多亏他们父子帮我们搭房子呢。”宁氏带苏荷走了不远,到了一户人家门前。
一进门,满院的木材堆了一地。
水灾后最忙的应该就是木匠和工匠了,到处都得重建。
院内两个男人在做工,年轻的男人用刨子刨木头,年老的敲打、组装。两人俱穿着麻衣短衫,皮肤被晒得黝黑,两人忙的连来人了都没发现。
“王老哥,忙着呢?”宁氏开口询问。
“是他婶子啊,快请进,家里乱,也没个落脚的地方。”王大爷和王刚忙站起来,整理起脚下的木材。
“别忙了,我来是麻烦你给荷儿做个小推车,说完我们就走了。”宁春花也不想给人添麻烦,本来就忙,因她的到来,还要整理院子。
“听乡亲都说荷儿的痴病好了,我本来还不信村里那些碎嘴子,以为她们是胡说八道。如此看来,这次倒是没瞎传,荷儿是真好了。”
“大爷,大伯好。”苏荷问了声好。
王大爷父子都笑着点点头。
“托老天爷的福,苏荷痴病痊愈了。昨个和她娘去镇上买菜种遇到位贵人,愿意收荷儿为徒,传授技艺。”
“有个手艺傍身那是再好不过了。”王家世代木匠,有这手艺,日子过得也比一般村民宽裕些。
“老哥说的是,那贵人要荷儿做个推车,放工具。只是技艺还未学成,麻烦老哥先不要向旁人透露。”宁氏思虑一贯周全。
“那自然,我王家没有那多嘴之人,弟媳妇还请放心。”这也是王家做木匠以来一首遵守的。“不知荷儿要做何种样式的?”
苏荷拿出昨晚她画好的草图,参考了现代的露营车。
西个小轮子,一个拉手,还有一块可移动的桌板,用时平放在车上,上面放吃食。不用时立在车里,好收纳,利于推行。最上面还有一个比平时用的大很多的伞,可以防晒防雨。
这还是王大爷第一次见构思如此精妙的推车,兼具轻便与美观、实用,可以说是毫无缺点。
再看这草图上的笔墨,笔触极细又线条清晰。牛皮纸材质也更为柔韧,里面还有一层油膜封着似的,光滑细腻。
王大爷激动不己:“荷儿,这草图是你画的吗?草图上的笔墨和这牛皮纸你从何处购得?”
“王大爷,这草图是贵人所赠,至于笔墨和纸张也是贵人的。”苏荷从容应对。
“你可否方便询问贵人,这笔墨和纸张能不能卖与我老头子,多少钱我都愿付。”
古代匠人的精神感染着苏荷,木匠有了铅笔、牛皮纸也会大有裨益。王家父子帮苏家搭了房子,苏荷想还他们这份情。
“王大爷,这事就包在我身上。”
苏荷和王大爷又商议了推车的细节,辞别王大爷时,其人还拿着草图反复端详。
申时时,李秀兰妯娌终于回来了。
一进屋,两人先拿起茶壶猛猛地喝起了水。
可把旁边的宁氏着急坏了:“你们怎的才回来?毛豆都卖出去了吗?可有人要?”
“娘,都卖出去了,我们去了镇上的千味楼,恰逢东家在店里。让他试吃了一番,又按荷儿教的,说这是时令小菜,每日送来新鲜的,量不多,只供给千味楼。那东家提到,赈灾的官员马上到我们阳平郡,要备一些特色吃食,便全部都包圆了。”
“本来早就能回来,今日去镇上的人少,等了许久牛车才坐满。”
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东家的真说赈灾的官员要来了?”朝廷官员的消息一个镇上的小掌柜也能知晓吗?
“东家的生意遍布好几个郡,有不为人知的小道消息也实在正常。”
“那就好,那就好,有盼头了。”几人听到这消息都很高兴。
“你还没说卖了多少钱呢?”刘桂枝等婆婆说完,催促着李氏。
李秀兰拿出钱袋,沉甸甸的,一看就知卖了不少钱。
“东家品尝时正好一位老主顾想尝鲜,客人称赞不己。我听那东家与掌柜商议,一碟就收了客人十五文。”
“我与东家好一阵讨价还价,最终定下一盘十文。一盘能盛两碟,那东家可是赚到了。”因毛豆是煮好的,有汤水,用称不好称量,李秀兰用自带的盘子称量。一盘十文的毛豆,东家的能卖三十文,这也是他的本事。
“十五文?一斤猪肉也不过二十文。一碟毛豆竟能卖十五文吗?”刘桂枝有些不解。
“什么时候都不缺追求新鲜美食的富贵人家。对于我们来说,一碟毛豆可以买十二两猪肉,但对富贵人家不过是九牛一毛。”苏婉清缓缓说道。
“再则,五香毛豆是时令小吃,本就金贵。世人还未吃过这种做法,刚开始可能会趋之若鹜,之后就会归于平淡,慢慢沦为普通小吃。”苏婉清剖析的很是在理。
“那我们赶快去找村长,趁毛豆还未变质早日采摘完。”宁春花说着就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