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来自学生会的录用邮件,像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林薇心头盘踞多日的阴霾。宿舍里小小的欢呼雀跃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实打实的压力。
邮件末尾附着的第一次部门例会通知,时间就定在第二天下午。而例会前,林薇的邮箱和工作群(一个名为“明德学生会宣传部·核心力量”的微信群,陈思雨部长第一时间将她拉了进去)就被各种文件、资料和任务通知塞满了。
迎新晚会虽然结束了,但后续的宣传收尾工作才刚刚开始。陈思雨部长在群里@了林薇和其他几个新加入的实习成员,任务分配得清晰又无情:
“@全体成员 迎新晚会宣传总结需要尽快完成。林薇、张悦,你们俩负责撰写新闻稿初稿,重点突出晚会亮点、学生反响和活动意义,字数800-1000字,明早十点前发我邮箱。”
“另外,@林薇,之前晚会海报的最终版源文件在你这里吧?设计部反馈需要微调几个细节(具体要求见附件),今晚务必改好,和最终确认的JPG预览图一起发给我。明早例会要用。”
“其他人,整理晚会现场照片,按活动流程分类打包,标注清晰……”
林薇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的信息,刚刚通过面试的喜悦迅速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取代。新闻稿?她虽然有写作底子,但正式的新闻稿格式和要求完全陌生。海报修改?附件里列出的细节要求琐碎而具体,任何一个微小的字体间距、颜色色值偏差都可能被挑剔。而且,明早十点前?这意味着她今晚必须熬夜!
宿舍里,苏晓抱着相机包兴冲冲地回来分享她第一次摄影社活动的见闻;李萌正对着镜子试穿新买的裙子,叽叽喳喳讨论周末去哪里玩;陈悦则雷打不动地在书桌前预习高数。只有林薇,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手指在键盘上悬停,感觉无从下手。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陈思雨发来的新闻稿范例和要求文档,又翻出迎新晚会的节目单、流程表和几张现场照片,强迫自己进入状态。写新闻稿像挤牙膏,既要官方正式,又要生动吸引人,她反复删改,感觉每一个字都无比艰难。海报修改更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复杂的图层里找到需要调整的元素,对照着要求一点点修改数值,眼睛很快就酸涩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宿舍的灯一盏盏熄灭。苏晓敷着面膜上床刷剧了,李萌还在小声煲电话粥,陈悦己经拉上了床帘。只有林薇书桌上的台灯还亮着,像一座孤岛,映着她疲惫却专注的侧脸。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新闻稿磕磕绊绊写了三稿,自己看着都觉得干巴巴的。海报的细节调整更是磨人,放大到像素级别去对齐、调色,眼睛都快看花了。胃里传来一阵轻微的抗议,她才想起晚饭只草草吃了个面包。起身去倒了杯温水,冰凉的水滑过喉咙,带来一丝短暂的清醒,却也让她觉得喉咙有些干涩发紧,头也有些隐隐作痛。
她坐回桌前,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图层,一股巨大的疲惫感和自我怀疑涌了上来。这就是顾言深强调的“时效性”、“执行力”和“压力”吗?才第一天实习,她就感觉快要被压垮了。那个在面试时冰冷地抛出问题、强调“严谨细致”的身影,仿佛就在身后无声地凝视着她,让她不敢有丝毫松懈。他让她通过,难道就是为了让她来体验这种高压,然后知难而退?还是…这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想到顾言深,林薇下意识地摸了摸放在桌角的帆布包,里面那枚冰冷的袖扣依旧安静地躺着。她烦躁地甩甩头,把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开。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任务必须完成!
她重新打起精神,灌了一大口凉水,强迫自己继续投入战斗。新闻稿又磨了一个小时,总算勉强达到自己觉得能交差的程度。海报的修改也终于按照附件要求全部完成,反复检查了几遍,确认无误后,才将源文件和预览图打包,连同新闻稿一起,在凌晨一点半,发送到了陈思雨的邮箱。
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林薇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她瘫在椅子上,仰头看着天花板,脖子僵硬酸痛,眼睛干涩发胀,喉咙的不适感更明显了,头也隐隐作痛。熬夜的疲惫和精神的紧张双重袭来,让她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
她关了电脑,宿舍里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微弱的路灯光线透进来。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动作迟缓得像生了锈的机器人。喉咙又干又痒,忍不住低咳了两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薇薇?你没事吧?”对面上铺传来苏晓迷迷糊糊的声音,“咳得这么厉害,是不是着凉了?”
“没事…可能嗓子有点干。”林薇压低声音回答,心里有点暖,又有点涩。
“多喝热水啊…早点睡…”苏晓嘟囔了一句,翻个身又睡了。
林薇爬上床,却毫无睡意。喉咙的不适和头痛让她辗转反侧。宿舍里暖气很足,她却觉得有点冷,把被子裹紧了些。心里充满了完成任务后的短暂空虚和更深重的疲惫,以及对明天未知压力的担忧。顾言深那张冰封的脸,在黑暗中似乎又浮现出来,带着审视的目光。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林薇意识有些模糊,快要被疲惫拖入睡眠时,宿舍门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是苏晓,她似乎起夜去洗手间了。回来时,她轻手轻脚地走到林薇床边,小声说:“薇薇,醒醒?楼下信箱好像有你的东西,我刚上来时瞟了一眼,看到贴着你的名字。”
林薇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我的东西?这么晚?”
“嗯,一个小纸袋。”苏晓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和一丝好奇,“我顺手帮你拿上来了,喏,放你桌上了。你快看看是什么,我继续睡了啊。” 她把一个巴掌大小、没有任何标识的白色小纸袋放在林薇书桌边缘,然后打着哈欠爬回了自己的床。
林薇的睡意瞬间跑了大半。她坐起身,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疑惑地看着桌上那个突兀的小纸袋。谁会这么晚给她送东西?还放在宿舍楼下的信箱里?
她摸索着下了床,打开自己书桌上的小台灯,调到最暗的档位。昏黄的光线下,她拿起那个小纸袋。很轻,没什么分量。她小心地拆开。
里面没有卡片,只有几样东西:
一盒常见的板蓝根冲剂。
一盒润喉糖。
还有一张折叠起来的小纸条。
林薇的心跳莫名地快了几分。她展开纸条。上面没有署名,只有一行打印出来的、标准的宋体字:
**“注意休息。”**
字迹冰冷方正,没有任何个人特征,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温度。
注意休息?
林薇愣住了。她看着手里的板蓝根和喉糖,再回想自己刚才的咳嗽和喉咙不适……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混合着巨大的困惑,瞬间涌上心头。
是谁?谁这么细心,注意到她熬夜后的不适?谁会在这么深的夜里,悄无声息地把药送到楼下?
是苏晓?不可能,她刚才还迷迷糊糊的。是陈悦?她向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作息规律早睡了。是李萌?她睡得比谁都沉……
难道是……沈屿舟?
林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那个阳光开朗的身影。他知道她今晚要熬夜赶任务!下午在食堂偶遇时,她还跟他抱怨过学生会任务繁重,可能要通宵。他当时还笑着说要给她送夜宵来着,被她拒绝了。难道是他?也只有他,会这么体贴周到,而且有理由知道她熬夜。
想到这里,林薇心里涌起一阵感激的暖意。沈屿舟,总是像及时雨一样,在她需要温暖的时候出现。这无声的关怀,像寒夜里的一杯热茶,瞬间驱散了她身体的寒意和心头的疲惫。她拿起一颗喉糖放进嘴里,清清凉凉的薄荷味瞬间在口腔弥漫开来,喉咙的干涩感顿时缓解了不少。她拆开一包板蓝根,用温水冲开,捧着温热的杯子,小口小口地喝着。
热流顺着喉咙滑下,温暖了冰冷的胃,也熨帖了疲惫的心。身体的难受缓解了,但心里的疑惑却并未完全散去。真的是沈屿舟吗?他为什么不署名?用打印的纸条…是不好意思吗?
她拿出手机,点开沈屿舟那个“舟行天下”的微信头像,犹豫了一下,还是发了一条消息过去:“睡了吗?谢谢你的药和关心![笑脸]”
消息发出去了,像石沉大海。等了几分钟,没有回复。应该是睡了吧?林薇想着,也不好意思再打扰。
她将空了的药杯放下,重新躺回床上。嘴里还残留着薄荷的清凉和板蓝根的微甘。身体依旧疲惫,但那股沉重的、几乎要将她压垮的阴郁感,己经被这份深夜的、匿名的关怀悄然驱散了。她裹紧被子,闭上眼睛,脑海中交替浮现着顾言深冰冷的侧脸、沈屿舟阳光的笑容,还有那张打印着“注意休息”的纸条。
这份意外的温暖,像投入冰湖的一颗小石子,在她心底漾开了一圈圈温柔的涟漪。让她在高压实习的第一天,在疲惫不堪的深夜,感受到了一丝被关怀的慰藉。
冰山之下,是否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温度?还是说,这份温暖,终究来自另一座阳光普照的岛屿?
带着这份疑惑和一丝甜意,林薇终于沉沉睡去。明天,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