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镜子里的暗影危机,那股悬在头顶的阴云总算暂时散去。方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被潮水困住的人终于重新踏上了坚实的陆地。虽然理智告诉他,这只是暂时的喘息,那些来自未知世界的暗影或许只是暂时蛰伏,但眼下这份安宁,己经足够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下来。
他决定,先把那些诡异的事情彻底抛在脑后,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要专注于眼前更实在、更温暖的事情——他的生计,他的古董店。
自从经历了那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件,他的小店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氛,客人们也像是能嗅到什么似的,渐渐稀疏了。一些原本熟络的老顾客,也变得欲言又止,眼神里多了几分忌惮。方振明白,这种带有灵异色彩的店铺,虽然能吸引一部分猎奇者,但一旦出了“事故”,失去的信任往往难以挽回。人心,终究还是更倾向于安稳和明朗。
看着空荡荡的店面,方振的心沉了下去。他不能让这家承载了他许多心血和回忆的小店就这么垮掉。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方式。那些最显眼、最“灵异”的旧物,比如那个据说能映照人内心恐惧的古镜(虽然他现在把它锁在了最深的柜子里),那些来源不明、散发着诡异气息的物品,都被他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换上了更日常、更符合大众审美的物品——一套民国时期的青花瓷茶具,几件带着老木头香气的木雕,甚至是一些旧照片和泛黄的日记本。
同时,他也鼓起勇气,开始在网络上重新活跃起来。他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没有再用以前那种故弄玄虚的风格,而是分享一些店铺的日常:清晨擦拭旧物的阳光,午后与老顾客闲聊的茶香,修复一件破损瓷器时的专注与耐心。他甚至开始尝试首播,镜头对准那些蒙尘的老物件,讲述它们可能经历过的不为人知的故事,但都是些温暖、平淡,甚至带着一丝苦涩却最终圆满的小故事,比如一个旧怀表,背后是一位父亲对远行女儿的思念;一件褪色的旗袍,承载着一位老妇人年轻时的梦想。
没想到,这种转变的效果出奇地好。人们似乎更愿意接受一个温馨、怀旧、充满人情味的古董店,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发生超自然事件的“危险地带”。他的首播和短视频逐渐积累起了一批固定的粉丝,大家喜欢看他修复那些蒙尘的老物件时流露出的专注神情,也喜欢听他讲述那些平淡生活中的小确幸和人间烟火气。评论区不再是之前的质疑和恐惧,而是充满了鼓励和好奇:“老板,这件瓷器的花纹真好看!”“这个老收音机还能修好吗?”“每天看你的首播都觉得很治愈。”
渐渐地,店铺的生意真的走了正轨。每天都有不少客人光顾,有的来询问旧物,有的则只是来店里坐坐,泡一杯茶,感受那份独特的怀旧氛围。方振的修复手艺也越来越受欢迎,甚至有收藏家开始主动联系他,委托修复一些价值不菲的古董。收入稳步回升,甚至比以前更好,真正的财源开始缓缓流淌。
看着店里重新热闹起来,客人们脸上轻松愉快的笑容,方振的心也跟着暖了起来。他甚至开始觉得,或许那些诡异的事情,真的只是他人生中一段短暂的插曲。
这天,店里刚打烊,一位老顾客正和他聊着天,夸赞他最近的首播做得好。方振正笑着应着,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拿出来一看,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并不陌生的号码。
是陈墨。
方振的心莫名地咯噔一下,脸上维持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几分。他走到门口,确认老顾客己经离开,才接起电话。
“喂,陈墨。”
“生意不错啊,听说你最近风生水起?”电话那头,陈墨的声音带着一丝听不懂的意味,既像是在打趣,又像是在评价什么。
“还行吧,总算是缓过来了。”方振笑了笑,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些,“多亏你上次提醒,不然……”
“我只是提醒了你可能存在的危险,真正解决它的是你自己。”陈墨的语气平静,但似乎又带着某种洞察,“不过,既然你暂时安全了,或许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对了,我这里正好有个小忙,需要你帮一下。”
方振心里一动,随即又沉了下去。他知道,和陈墨的接触,似乎总伴随着一些不寻常的事情。他现在的生活好不容易才重新找回平静,实在不想再卷入什么麻烦,尤其是那些可能再次将他拖入深渊的麻烦。
“什么忙?”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声音不自觉地低沉了几分。
“一件关于‘故事’的小事,”陈墨说,语气听起来并不急切,“可能不会太危险,但或许能让你了解更多关于那些暗影,以及你身上可能发生的事情。”
“关于暗影的?”方振握紧了手机,指节有些发白。他看着店里忙碌了一天的杂乱景象,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但那个关于“故事”的暗示,又让他心中那刚刚熄灭的好奇之火,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光。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对着电话说:“好吧,你说说看是什么事。”
电话那头,陈墨似乎笑了笑,那笑声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有些空灵:“看来,好奇心这东西,还真是难以完全放下啊。”
方振沉默了,握着手机的手,再次感受到了一丝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