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损人的法子
第三十一章 损人的法子
苏德明在一边看着他们幼稚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但他心底也是真的替皇上高兴。
毕竟皇上自从登基之后,就很少有这么开心的时候了,而且这个让他开心的人,也恰好是他心心念念想要找到的人。
此情此景,他在一边看着都有些感动了。
希望这样的日子以后可以一直保持下去吧。
夏昔昔还在不服输地掰扯,便听到系统提示响起
【黑化值—5,目前黑化值105。】
经过几次事件的完美解决,百姓们对萧长泽的印象逐渐改观。
之前的书生们一直在不断地为他写咱哥,如今他的名声也正逐渐朝着“明君”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夏昔昔也连带着被冠上了贤妃的名声。
她看着系统之中的百姓满意度蹭蹭往上涨,心中高兴得很。
只是可惜这黑化值还是纹丝不动。
她也只能感叹一句:“任重道远啊……”
……
京中一处偏僻的宅院中,萧明恩看着下人送到自己手里的纸张,气不打一处来。
“还明君,贤妃,我呸!这些人分明就是瞎了眼!这根本就是暴君和妖妃!”
他将赞颂两人的纸张捏成一团,扔到地上狠狠踩了几脚。
回想起自己前段时间为了接近端贵妃而做了那么多努力,可那个女人无动于衷就算了,竟然还想方设法地捉弄他、折磨他,让他颜面尽失。
等以后有机会,他已经要将这两个人狠狠凌 辱一番然后折磨致死,将她们的尸身挂在墙头上暴晒!
唯有这样,才能平息他的怒气。
“等着瞧吧!”
……
几日之后,京城里突然间涌现出了一些关于皇帝和管贵妃的传闻,茶楼酒肆之中皆在谈论此事。
客栈里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
突然有人低声说道:“你们听说了吗?咱们现在这个皇帝之前杀害先帝,又残害一同长大的那些堂兄弟姐妹,磋磨死了不知道多少人,最后才坐上这个位置。”
有人摆摆手说道:“哎呀,你这都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这种事谁不知道啊?”
先前那人又说了:“不只是这样呢,咱们这个皇帝残暴不仁,杀人不眨眼,毫无人性。这只是前提。”
他越说越神秘,“你们还记得前段时间南方谁在的事情吗?”
“记得啊,那件事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我这两天又听闻了一件事,也是从南方传过来的。在重建堤坝之前,不是派去两个赈灾的官员都是贪官吗?他们不仅仅只是贪了银子和粮食,甚至还从百姓手上抢粮食,你们说这叫什么事?”
“那皇帝不是已经把他们都处置掉了吗?还减免了永城和梁城近两年的赋税。”
“是啊!可问题就在这里了。皇帝既然有本事把这个事情处理好,为什么一开始委派官员的时候不好好审查一番呢?”
“你的意思是……”
说话之人神神秘秘,又将声音压低了好些,随后才答道:“我听他们说啊,皇帝这是故意先把事情弄砸,然后再一鼓作气全部调整好,以此来重新洗白自己之前做过的事情。”
“啊?不可能吧?这么做得害死多少老百姓啊?”
“你忘了吗?我前面刚说过的,咱们这个皇帝,本身就残暴不仁,怎么可能把百姓的性命放在眼里?他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
除此之外啊,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宫里这个人人赞颂的端贵妃。皇帝想出的这些损人的法子,可都是她提议的,所以百姓们都是一块赞颂他们、拥戴他们。难道你们就没想过这其中的问题吗?”
“好像也是啊!之前从来没听说过陛下宠幸哪个妃子,这端贵妃也是突然间一下子从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妃嫔,几天之内就坐到了端妃的位置,甚至还一跃成了贵妃。不说还不知道,这么一想还真是蹊跷。”
“要真是这样,这两人太丧尽天良了!”
“可说呢!这件事啊,许多人都这么说,而且是从大官那里挺过来的,这事八 九不离十是真的。”
“可我在南边的亲戚说,陛下和端贵妃想尽法子帮他们除掉了发国难财的富商们,这才让他们吃饱饭呢!应该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吧?”
“谁知道呢?也许富商的事情也是他们故意为之,为了做戏。毕竟那些富商也没受到什么惩罚。”
“这个就不太可能了,那些富商一直都这么无良,而且蓄谋已久了。更何况天高皇帝远,这皇帝再怎么手也伸不了这么长。”
他们的意见似乎并不统一,还就此讨论了好一番,最后也没个结果。
最后聊赖聊去,还是觉得这些谣传都是假的,造谣皇帝和贵妃可是要砍头的。
更何况百姓们现在过得确实还不错,至少比先帝在位的时候要好多了,不能得了好处之后还去骂给他们好处的人。
一开始提出猜想的人也不说话了。
毕竟这些消息都只是他在路上听来的,道听途说算不得什么,茶余饭后聊两句也就算了。
几日过后,这谣言便彻底消失了,再没人提起过。
萧明恩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散播的消息,原本以为至少能够起到一点作用,谁知道就跟扔进了水里一样,消失得无踪无际。
“该死……”
……
苏贵妃在宫里被禁足了好些日子,最近终于得了圣旨,重获自由。
可她一出门就听到宫里的吸人在谈论皇帝和端妃如何如何恩爱,整日形影不离。
她心中的火气一下就窜了上来。
但她好不容易才出来,也不敢当面表露自己的情绪,更不敢这么直接找夏昔昔的麻烦,只能咬咬牙又回到了自己宫里。
思来想去,她喊了丫鬟过来一起怒骂夏昔昔。
“继续这么下去,以后宫里可就都由夏昔昔这个贱人说了算了。”
苏贵妃咬牙切齿说道,“不行,本宫决不能坐以待毙,否则今后就再也没有本宫的立足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