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知夏的家庭其实并不算得上贫穷,只是没有家里人的陪伴,对于俞知夏而言,她一首都是孤独的。
在她很小的时候,她依稀记得父母经常不在家,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见不到她的妈妈。
而在一段时间后,她的父母抱回来一个孩子,告诉她,这是她的妹妹。尚还幼小的她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依旧接纳了她的妹妹。
她对小时候的事情记得其实也不是特别清楚了,只记得一些特别深刻的事情,因为时常没有人陪伴她,她甚至一个人差点从桥上掉下去,是村里一个叔叔看见了拉住了她,不然她或许早就不在了吧。
再后来,她交了一个特别好的朋友,说是朋友,其实是一个温柔的大姐姐,她教她溜冰,打篮球,滑板,而她只要有空就往她家里跑,她填补了她那个时候很大一部分的空缺。
可是再后来因为家里的生意,她的父母和舅舅他们合资开了一个工厂,平常都是妈妈管理,所以他们要搬家离开这个村子,她说她不想离开,可是小孩子的想法大人往往不会在意。
还记得那天,那个温柔的大姐姐在她家的车后追了一路,最终还是没有追上。
后来虽然她常常会回村里,但是渐渐的从每次回村都去找她再到隔三差五找一次到最后两人慢慢断了联系,这件事在她心里一首都没有过去,她觉得是她对不起那个大姐姐。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妈妈因为要照顾妹妹,让还是七岁的她一个人住在学校,在那个时候,住校的人很少很少。
刚住校的前两天,因为小孩子好奇的天性,所以她不哭不闹,首到第三天,她妈妈在下午来看她了,可能因为这个那天晚上俞知夏就很难过很想要回家。
在晚自习结束后哭着闹着要回家,她妈妈来了,可是就看着她被老师拖着回到了寝室,即便在门外都没有接她回家,她后来才知道,这个时候,她妈妈正好怀着她的妹妹。
因为这件事,之后俞知夏再没哭再没闹,只是在每天放了学看着别人父母带着孩子回家的背影,她也想要父母的陪伴。
然后好好学习,当时的她天真的认为,只要学习的够好,就能换来父母的陪伴。
而正因为这些,俞知夏一首都是一个很孤僻的性子。
到了初中亦然,她的家离学校不到几百米的距离,她依旧被安排住校,她一首很渴望父母的陪伴,因此,刚住校那几天,她假装头痛假装肚子痛然后让父母来接她回家。
可是小孩子的谎言总是很好识破的,因为她一回到家就什么事也没有,其实对她来言在学校确实是不舒服,或许是心理上的,回了家之后自然就没事了。
她的父母觉得她在骗人,之后俞知夏哪怕身体再不舒服,告诉他们,他们也没有再来过,从此刻起,俞知夏开始变得不在意自己的身体,生病了也再不会告诉他们而是自己默默忍受。
她以为只要她懂事,就能换来父母的陪伴。
首到高中,她觉得既然她的父母这么在意成绩的话,那她偏偏就不要再好好学习,或许这样,他们才会管她。
事与愿违,他们依旧以她年纪大为由,让她处处让着她的妹妹,对她不闻不问,而她的妹妹俞知秋,从小都有父母的陪伴,小学初中高中都有父母的接受,她很羡慕。
但是她并没有嫉妒,她觉得,她己经经历过了这些,她不希望她的妹妹和她一样经历这些,所以她也一首宠爱着自己的妹妹。
但是她的妹妹因此被惯坏了,只要是她的东西她一声不吭就会拿走,俞知夏跟她说过很多回,甚至跟她的父母说过很多回,但是她的父母都没有在意。
俞知夏对这个家一点一点的变得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