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很快,眨眼间便到了新一期节目首播之日。
期间,黎妮与唐宁两人都是卡在最后时刻,提交了助力嘉宾名单与歌曲信息。
至此,第三场的所有嘉宾阵容便完全确定,再无更改的余地。
由于大量明星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本就火热的节目变得更加引人关注。
这一期比赛的收视率再创新高,无数观众翘首以盼、等待节目的正式开始。
“老头子快过来,今天过去之后,小黎应该就会晋级十强了吧?
也不知她到底是不是跟那混小子一起上台,那小子最好不要拖后腿才好。”
房东太太张姨语气不善,那态度差点就要骂骂咧咧了。
“消消气,一大把年纪还这么大的火气,人家如今不是挺好的吗?
至于比赛结果等一会儿就能知道,我们静静看着就好,要相信小黎。”
“就你会说,我还不知道要相信小黎?”
房东太太张姨嘟囔了几句,随后也没再言语,两人静静的坐在大房子里,等待着。
......
指针滴答滴答的缓慢流转,在万众瞩目之中,《大夏新歌手》开场了。
主持人那充满激情声调的演讲过后,大荧幕上的抽签开始了变化,一位又一位选手与助力明星们走上舞台。
每一组都给全国各地的观众们带来了极为精彩的表演,对这一轮比赛的期待,所有的观众都得到了最理想的收获。
很快,时间己经过半,己有半数选手表演完毕。
随后,大荧幕上面的数字再次跳跃、定格,下一位演出选手出现了,那是李文博与许诚的组合。
歌曲:《安和桥》
歌手:李文博,许诚
作曲:江泽
作词:江泽
编曲:江泽
随着两人组走上舞台,歌曲信息出现的这一刻,现场观众一片哗然,嘈杂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那是江泽?是那个江泽没错吧?”
“看到了,看到了,应该就是给黎妮写歌的那个江泽。
可他的作品怎么会出现在李文博手上?他不是只跟黎妮合作的吗?”
“对啊,难道这一次黎妮唱的歌不是他写的?”
......
现场的观众聊来聊去得不到答案,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场面渐渐的恢复宁静。
同一时刻,电视机前、电脑屏幕前的观众大多同样如此,他们竟然看到那位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姓名。
《大夏新歌手》从开始至今,己经历时几月。
这几个月的所有比赛之中,江泽的作品永远都只出现在一位选手的名字下方。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人能拿到江泽的作品。
网络上甚至出现过不少的流言,据说很多知名歌手曾经发话,声称愿意出高价请江泽为他们定制一首契合的歌曲,但江泽本人从来没有过回复。
而在这个赛场上,江泽的歌曲头一次出现在黎妮之外的选手身上。
全国各地,正在收看节目的观众们,不少人己经开始期待。
期待见到这首歌曲的全貌,期待见证另一首经典的诞生。
......
沉稳的鼓点音前奏,轻轻响起,充满节奏感的鼓声循环开场,贯穿始终。
随后民族乐器马头琴的加入,将整个前奏编曲渲染得苍凉孤寂...
“让我再看你一遍,
从南到北,
像是被五环路,
蒙住的双眼。”
李文博沙哑的烟嗓轻声低吟着第一段主歌,他那充满烟火气息的嗓音,将这首民谣的故事感瞬间铺开。
所有认真等待着,这首来自江泽作品的观众们,纷纷惊奇。
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民谣也可以这么好听。
李文博那特殊的嗓子,给这首歌曲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加成。
低沉沙哑的烟嗓,营造出普通民众真实韵味的生活气息。
一经开口,便让所有的观众们纷纷聚精会神,拉长耳朵认真聆听。
“请你再讲一遍,
关于那天,
抱着盒子的姑娘,
和擦汗的男人...”
许诚心中轻数着节拍,待李文博演唱完第一段落之后,完美的接过第二段主歌。
他的嗓音没有李文博那般沙哑,但同样走成熟稳重曲风的许诚,娴熟的假音技巧完全可以模仿出烟嗓的韵味。
没有李文博那般极致,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许诚的粉丝们纷纷激动不己,这首歌曲与他的成名代表作《思念》非常相似,质量却有超越。
不同之处在于,《安和桥》没有添加摇滚的味道,而是将民谣的情感重度寄托,深深嵌入到底。
而许诚同样适合走这条路,在这首新歌的演唱中,他与李文博的配合非常契合。
“我知道,那些夏天,
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代替梦想的,
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李文博再次接替演唱,副歌的第一段落,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平平淡淡中被他深情、低沉吟出。
一气呵成的旋律,将歌曲中面临与过往告别的宿命感、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深刻表达而现。
此时此刻,这首歌,将李文博的嗓子,衬托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我知道,吹过的牛*,
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让我困在城市里,
纪念你。”
李文博的表演结束,第二段副歌在许诚的优秀唱功之下,同样被很好的演绎而来。
这首歌曲最主要的演唱难度就在于情感表达,那深沉沧桑的情感意境,恰恰正是这两位歌手的拿手好戏。
歌手与歌曲契合的重要性,在此刻被完美的展现出来。
李文博那双刃剑一般的嗓音,在《安和桥》的作用下,完美的对外展露锋芒。
这一刻的他,深深震撼住了所有的观众。
曾经那些对他不屑一顾的音乐公司,此时心生悔恨。
过往多年,李文博在燕京街头,苦苦追寻自己的音乐梦,他无数次的投稿给各家公司。
可结局,永远都是那样令人绝望。
不论规模大小、不论实力强弱,每一家音乐公司的投稿全部都石沉大海。
他发出去的音频文件,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回复,那被深深嫌弃的嗓音,在这一刻终于得见光明。
回想起这一路上的艰辛,李文博在内心中对自己轻声说着:
“辛苦了,谢谢多年来你的咬牙坚持。
你的坚守没有白费,我们等来了伯乐,等来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