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最初打算在孙权麾下效力,但因为其貌不扬且孙权更看重周瑜等人,庞统未被孙权重用。
庞统在经历了东吴的碰壁后,怀着一丝希望来到了刘备的麾下。起初,刘备也因庞统的外貌而对他有所忽视,只让他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庞统到任后,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此事很快传到了刘备耳中。刘备大怒,派张飞前去视察。张飞气冲冲地来到县衙,看到庞统仍在悠闲地喝酒,大声斥责道:“你这县令,为何如此渎职?”庞统却不慌不忙地说:“将军莫急,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说完,庞统命人将积压多日的公文拿来,当着张飞的面,他一边饮酒,一边快速处理,不到半日,便将所有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张飞见状,大为惊讶,赶忙回去向刘备禀报。刘备这才意识到庞统乃大才,于是亲自向庞统道歉,并委以重任。
此后,庞统正式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为刘备的事业出谋划策。当时,刘备欲谋取益州,庞统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庞统向刘备进言道:“主公,益州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实为天府之国。如今刘璋暗弱,不能守土。主公仁德布于天下,若能取益州为根基,必能成就大业。”刘备仍有些顾虑:“益州刘璋乃吾同宗,吾不忍相攻。”庞统劝道:“主公,如今乱世,强者生存。刘璋不能用益州之资源造福百姓,主公取之,乃是为了拯救苍生。况且,机会稍纵即逝,若主公犹豫不决,必被他人所乘。”刘备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同意。
庞统为刘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他建议刘备先假意与刘璋交好,然后慢慢渗透,寻找时机。刘备依计而行,率军进入益州。在益州期间,庞统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变化。
一次,刘璋设宴款待刘备。庞统私下对刘备说:“主公,此乃绝佳之机,可在宴会上擒下刘璋,一举夺取益州。”刘备却道:“吾初来益州,未得民心,此时动手,恐失人心。”庞统无奈,只能另寻时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与刘璋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刘璋开始对刘备有所防备,局势变得越发紧张。庞统深知不能再拖,于是再次向刘备献计:“主公,如今刘璋已对我们有了防备,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可分兵两路,一路佯攻,吸引刘璋的主力;另一路则由主公亲自率领,突袭成都。”刘备采纳了庞统的计策,开始调兵遣将。
然而,在进攻雒城的战斗中,
刘备将白马让给庞统骑乘,主要是出于对庞统的敬重和关心。刘备认为庞统是难得的大才,希望通过此举表达对他的重视,同时也方便庞统在行军途中更加舒适便捷。然而,未曾料到这一善举却间接导致了庞统在落凤坡被敌军误认。
当时,刘备欲谋取益州,庞统随军出征。在进军途中,庞统为刘备出谋划策,制定了一系列战略。
当刘备的军队行至落凤坡时,庞统所骑之马忽然受惊。庞统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此时,敌军刘璋部将张任早已在此设下埋伏。由于庞统在出征前,刘备将自已的坐骑的卢马让给了庞统。而张任等人之前得到情报,知晓刘备骑的是一匹白色的马。因此,当他们看到骑白马者,误以为是刘备,便万箭齐发。
庞统虽有智谋,但在这突如其来的箭雨中难以躲避,最终身中数箭,命丧落凤坡。
刘备得知庞统受伤,急忙赶来探望。庞统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对刘备说:“主公,吾不能再为主公效力了。此次进攻雒城,务必一举成功。成都就在眼前,主公切不可放弃……”说完,庞统便闭上了双眼,一代英才就此陨落。
刘备悲痛欲绝,泪水夺眶而出:“士元啊,是吾之过,未能保护好你。吾定当完成大业,以慰你在天之灵!”庞统的离世给刘备的军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夺取益州的决心。
在庞统的战略指引下,刘备最终成功夺取了益州,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然而,庞统却未能看到这一天,他的英年早逝成为了刘备心中永远的遗憾,也成为了三国历史上的一段令人惋惜的篇章。
后人每每提及庞统,无不感慨他的才华和壮志未酬。他的智谋和勇气,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