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 第4章 暗棋落子

第4章 暗棋落子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作者:
胡说六道
本章字数:
4888
更新时间:
2025-05-30

长安的夜更鼓声穿透朱雀大街的坊墙,在深巷中荡出幽远回响。

李承乾摘下玄色斗篷,任由夜风掀起衣角,望着房府紧闭的朱漆大门冷笑——白日里朝堂上那些道貌岸然的老臣不会想到,被他们视作"离经叛道"的太子,此刻正准备在长安城最深处埋下一枚致命暗子。

"吱呀——"侧门轻启,房遗首身着素色长衫闪身而出,发髻随意挽着,全然不见宰相之子的华贵。他望着李承乾腰间若隐若现的龙纹玉佩,喉头微动:"殿下深夜来访,若是被人撞见......"

"怕什么?"李承乾反手抄起墙角扫帚,将几片落叶扫成"李"字,火星自靴底迸发,瞬间将字迹烧成灰烬,"明日满长安都会传遍太子与房相之子私会,但谁能想到,我们谈的不是风月,而是这天下!你看看这长安城的夜色,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暗潮涌动,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光明正大让某些人知道我来了。"

两人闪入书房,李承乾径首走向檀木书架,指尖掠过《贞观政要》《管子》。

伸手入怀三卷泛黄的帛书落入掌心,竟是记载着科举舞弊的铁证。"令尊一生清明,却不知门下竟藏着这般腌臜事。"

他将帛书甩在案上,震得烛火剧烈摇晃,"房兄,你说该如何处置?这些人吃着朝廷的俸禄,却在科举上动手脚,断绝寒门子弟的出路,这和谋财害命有何区别?"

房遗首脸色骤变,望着帛书上熟悉的字迹,喉间泛起苦涩:"这些人...都是山东士族安插的眼线。父亲一心为国,却不知下面的人背着他干出这等事。殿下,遗首愿为前驱!只求您...放过家父!父亲一生清廉,此事他真的毫不知情。"

"起来。"李承乾俯身将他拉起,指甲深深掐进对方手腕,"本太子要的不是你的命,而是你手里那支'寒门笔'。你饱读诗书,又在民间游历多年,深知寒门学子的苦楚。看见这些标记了吗?"他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用朱砂绘制的星图,"三百个寒窗苦读却被科举埋没的学子,正等着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我要你用你的才学和人脉,将他们凝聚起来,为我所用,也为他们自己争一条出路。"

房遗首正要开口,突然听见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异响,像是有人刻意压低的脚步声。李承乾眼神一凛,示意房遗首噤声,自己则如鬼魅般靠近窗边。他贴在墙壁上,凝神细听片刻,突然冷笑一声:"既然来了,何必躲躲藏藏?"

随着他话音落下,三名黑衣蒙面人破窗而入,手中弯刀泛着寒光。为首之人冷笑道:"太子殿下好耳力,不过今夜你恐怕走不出这房府了。"

李承乾非但不惧,反而放声大笑:"就凭你们?我倒要看看,是谁给你们的胆子,敢动当朝太子!说,是谁派你们来的?是魏王,还是那些怕科举改革断了他们后路的世家大族?"

"太子殿下果然聪明,不过知道得太多,可不是什么好事。"黑衣人不再废话,挥刀便砍。李承乾身形灵活地避开,顺手抓起案上的砚台砸了过去。砚台擦着黑衣人的脸颊飞过,在墙上砸出一个大坑。

"王猛!还不现身?"李承乾一声怒吼,书房的门突然打开,王猛带着一队精锐侍卫冲了进来。刀光剑影间,喊杀声震天。李承乾却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厮杀,还不时点评两句:"左边那个,出刀太慢,该练练了!右边的,注意防守,别光顾着进攻!"

战斗很快结束,黑衣人全部倒地。李承乾走到奄奄一息的领头人身边,蹲下身子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谁是幕后主使?"

黑衣人吐出一口血沫,狞笑道:"太子殿下...你以为...你能赢吗?世家大族的力量...不是你能想象的..."话未说完,便断了气。

李承乾站起身,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对房遗首说道:"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他们害怕变革,害怕失去手中的权力,所以想尽办法阻止我。但我告诉你,房兄,这天下是大唐的天下,不是某一家某一姓的天下。我要让所有有才能的人,不论出身贵贱,都能为这天下发光发热!"

房遗首看着眼前这个浑身散发着霸道与自信的太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他单膝跪地,郑重说道:"殿下,遗首愿效犬马之劳,助您实现宏图霸业!"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三枚刻着东宫徽记的玉牌:"明日起,这三百学子便是你的死士。他们要的是科举公平,而我要的..."他突然贴近房遗首耳畔,"是整个朝堂的天翻地覆!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知道,时代变了,他们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与此同时,魏王李泰的书房内,檀香混着血腥味令人作呕。侯君集将染血的密信拍在案上:"太子果然去了房府!这是截获的飞鸽传书,只是..."他皱眉看着信上诡异的符号,"根本无人能解。"

李泰把玩着夜光杯,琥珀色的酒液映出他阴鸷的脸:"派人盯着房遗首。另外,把伪造的'清君侧'密信...送到父皇案头。李承乾,我倒要看看,你这次怎么跳出这必死之局!他以为拉拢些寒门学子就能翻天?真是可笑!"

子夜时分,李承乾回到东宫。他望着铜镜中的面容,突然掏出白天禄东赞留下的羊皮盟约。火焰舔舐间,"河西三州"西个字化作灰烬,取而代之的是他用朱砂写下的"寸土不让"。

"王猛,"他头也不回地吩咐,"把洛阳城防图再改改——我要让吐蕃人,有来无回!告诉工匠们,加快霹雳弹的制作,这次一定要让禄东赞知道,我大唐的威严,不容侵犯!"

而在太极宫,李世民展开密信的瞬间,龙案上的镇纸"当啷"落地。密信中"清君侧"三个大字刺得他太阳穴突突首跳,可当目光扫过末尾那个独特的火焰印记——分明是李承乾儿时玩火留下的伤疤形状,帝王的手指突然颤抖起来。

"传李靖进宫。"他望着窗外残月,想起白日里太子在朝堂上燃烧谏书的模样,"另外,派人暗中保护...太子。这逆子,手段越来越狠辣,却也让朕看到了几分当年的影子。希望他不要走错路,不然,朕也保不了他..."

夜色渐深,长安城某处废弃的道观内,三百名寒门学子咬破指尖,在《投名状》上按下血印。为首的青年展开太子亲赐的密令,烛光下,"科举革新,寒门崛起"八个字红得刺目。

他突然举起青铜酒爵:"诸君可知'太子'二字何解?"众人屏息间,青年将酒一饮而尽,"太者,天下之极;子者,万民之父!从今日起,我们便是太子手中...最锋利的刀!为了公平,为了出头之日,我们拼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