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 第112章 北狄叩关肃甲寒

第112章 北狄叩关肃甲寒

加入书架
书名:
嫡子惊世,踏血登帝阙
作者:
三生梦浅
本章字数:
4572
更新时间:
2025-07-06

暮色渐沉,栖梧院外树影婆娑。

谢昀与谢昭并肩走在石子小径上,灯笼的光晕在地上,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

谢昀终于忍不住,侧头看向身边安静的人影。

“方才在里头,瑾瑜兄那般推脱,小妹你……怎的半点反应也无?”

他实在想不通,小妹那颗玲珑心,此刻不该是百转千回么?

谢昭脚步未停,夜色掩去了她唇边极浅的笑意,只余声音平静。

“没什么好反应的,瑾瑜兄说的,是实话。”

她顿了顿,觉得这事也没必要瞒着兄长。

“前些日子,伯母私下寻我说话,提起长宁侯府,有意向谢家提亲之事。”

而后,顺带将两家往事也一并告知。

谢昀手里的扇子“啪”地一顿,脚步也停了,愕然地看着她。

“提亲?崔伯母亲口说的?对象是……”

电光火石间,他全明白了!

怪不得!怪不得瑾瑜那小子说什么“父母之命”,怪不得小妹稳坐钓鱼台!

原来人家母亲早就看中了她,这亲事十有八九是跑不掉了!

合着就他和萧瑾瑜两个,还蒙在鼓里瞎琢磨!

“嗯。”

谢昭只轻轻应了一声,算是肯定。

谢昀一时无语,半晌才摇摇头,带着点哭笑不得的意味。

“原来如此……倒显得为兄方才多事了。”

他重新迈开步子,扇骨无意识地敲着手心,想起另一桩事。

他留意着小妹的神色,缓声道:

“家中来信,言你今岁己过及笄,及笄礼需得操办,不能再任性在外久留了。”

“待文会一结束,你我便动身回长安吧。”

谢昀原以为小妹会不情愿,至少也要蹙眉争辩几句。

没想到谢昭几乎没犹豫,只淡淡“哦”了一声,随即干脆道:

“知道了,文会结束便回。”

这爽快劲儿倒让谢昀愣了一下。

他侧目,看着妹妹在灯影下半明半暗的侧脸,那平静之下,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笃定的期待。

刹那间,谢昀心头雪亮。

什么归期不归期,她等的,恐怕是回长安后,那水到渠成的“父母之命”吧?

他默默转回头,望着前方侯府深深的重檐,心底幽幽飘过一句。

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今晚的云阙府也不平静,暗流汹涌,各家自有算计。

厅堂里暖意融融,萧淑玉清脆的笑语还绕着梁。

崔令容又叮嘱了萧羡鱼几句,这才端茶润了润嗓子。

茶盏刚搁下,沉稳的脚步声便自厅外传来。

老管家萧寒的身影出现在门首,神色比平日更显凝重,躬身一礼。

“夫人。”

崔令容脸上温煦淡去,抬手示意萧羡鱼带两个妹妹先行歇息。

待小辈退尽,厅内只余主仆二人,她才启唇。

“寒伯,何事?”

萧寒上前一步,压低声线。

“北边刚来的军报,关外白羊、楼烦、当于氏几家,动向有异。”

“人马调动频繁,斥候回报,其势远超往年打秋风的规模……”

“老奴忧心,此番怕是要动真格了。”

崔令容端坐未动,指尖在紫檀案几上轻轻一叩。

“哦?三家联合?他们胃口倒是不小。”

语气平淡,听不出波澜。

萧寒眉宇忧色更深。

“另有一事,近来关于肃甲军的流言甚嚣尘上,五百人,人人披甲……这般齐整的军容,非巨力难养。”

他抬眼看向崔令容。

“朝廷那边,恐己疑其来历。”

闻言,崔令容唇角微勾,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撇开浮沫。

“疑心?”

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让他们疑去,陛下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纵有千般疑窦,此刻也只会当作不知。”

她目光投向厅外沉沉夜色。

似穿透千山,落在京华深处那方龙椅上。

“北狄若真破关南下,流的是朝廷的血,乱的是陛下的江山。”

“有人肯披甲执锐,挡在他与北狄铁蹄之间,替他镇守国门……他求之不得。”

“至于这挡箭牌姓甚名谁,从何而来?”

崔令容收回目光,眼底如寒潭深寂。

“只要眼下能替朝廷顶住刀锋,他便乐得闭目塞听。”

一丝嘲讽掠过唇边,心下想道。

若非夫君遗命、萧家之责,若非朝廷背信,夺了长宁侯府的兵权……又何来这隐姓埋名的肃甲军?

她倒巴不得北狄铁蹄踏平这腐朽朝廷,碾碎南方那些蠹虫般的世家。

萧寒默然片刻,深深一揖。

“老奴明白了。”

“嗯。”

崔令容起身走向窗边,天际微弱的星光映着她沉静的背影。

“该来的,总会来。”

“寒伯,下去准备吧,肃甲军,该饮血了。”

而在州府这边。

书房里,烛火被窗缝漏进的风吹得摇曳不定。

在袁枢衡和袁清晏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平添几分凝重。

此时门被一把推开。

袁湛明,表字怀深,带着一身酒气和脂粉香气闯了进来。

衣襟微敞,发髻也有些松散,显然是刚从哪个销金窟出来。

他大大咧咧地拖了张椅子坐下,自己拎起桌上的凉茶壶,倒了杯水灌下去,才抹了抹嘴。

“爹,清晏,大半夜的,琢磨啥大事呢?”

袁枢衡瞥了儿子一眼,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眼底掠过一丝惯常的无奈。

但这次没赶人,他也希望这傻儿子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

只淡淡道:

“坐那听着。”

袁清晏也微微颔首,示意他安静。

“在说今日城外那场惊心动魄。”

袁清晏指尖在桌面上点了点。

“长宁侯世子萧瑾瑜,回府城途中,在官道旁的密林里,遭了埋伏截杀。”

“嚯!谁干的,这么大胆子?得手了?”

袁湛明眼睛一亮,满是看热闹的兴味。

“功亏一篑。”

袁枢衡声音平稳无波。

“人活着回来了,而且,刚进入府城,便立刻派了亲卫,持侯府令牌,堂而皇之地到我府衙来击鼓鸣冤了。

“一路上动静闹得不小,不少百姓闻讯而来,要求彻查,以平民愤。”

袁湛明更糊涂了。

“大张旗鼓的报官?他这是闹哪出?又能顶什么用?难道凶手还能自己跳出来认罪不成?”

“用处不在抓人。”

袁清晏眼中精光一闪,语气带着剖析的冷意。

“他这一手,是在给我们递一把梯子,更是在向朝廷……递一封投名状!”

“投名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