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好汉的归宿和最终抉择
隋唐十八好汉的归宿和最终抉择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隋唐十八好汉的归宿和最终抉择 > 《隋唐十八好汉的归宿和最终抉择》22

《隋唐十八好汉的归宿和最终抉择》22

加入书架
书名:
隋唐十八好汉的归宿和最终抉择
作者:
大山谷的刹那猛丸
本章字数:
3284
更新时间:
2025-06-06

第22集. 寒枪饮恨·罗成陷淤泥河

大业十三年深冬,燕山雪尚未化尽,罗成却在长安接到一道烫金急诏。宣旨宦官尖着嗓子念诵时,窗棂上的冰棱突然断裂,“咔嚓”声里他看见诏书上“李建成”三字染着暗红印泥,像极了当年母亲缝在他兜鍪上的凝血咒。

“齐王殿下说,刘黑闼叛军己破洺州,需将军率三千玄甲军星夜驰援。”宦官阴阳怪气地笑着,袖中滑落半卷密旨——那是李建成亲书的“克日破敌,否则军法从事”。罗成捏碎冰棱的指尖渗出鲜血,五钩神飞枪的枪缨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恍若看见十二岁那年在北平府演武场,这杆枪挑落兄长罗松射来的七支穿云箭。

出征那日,长安城头飘起罕见的黑雪。罗成的坐骑闪电白龙驹打着响鼻,前蹄刨开积雪时露出一块龟甲,上面刻着“寒枪入泥,龙鳞折戟”八字。随军的玄学博士脸色煞白:“此乃玄武折足之兆,将军不可轻进!”他却用枪尖挑起龟甲掷向护城河,溅起的水花里映出自己眉间的朱砂痣——那是母亲临终前用凤仙花汁点的,说能镇住他命中的七十三道煞。

刘黑闼的大营扎在淤泥河畔,遍野荒草结着冰碴,远远望去像一片凝固的黑海。罗成勒马河岸,五钩神飞枪突然发出蜂鸣,枪头五枚倒钩竟渗出水珠,在月光下凝成冰晶。“不对,这河……”话未说完,对岸突然响起牛角号,三千叛军推着装满泥沙的木车冲进河道,浑浊的泥浆瞬间漫过马腹。

“将军!他们在掘开上游水闸!”亲卫的呐喊被洪水声吞没。罗成只觉坐骑突然下沉,低头见白龙驹的西蹄己陷入胶状淤泥,每抬一次腿都扯出碗口大的泥泡。更骇人的是,对岸杀出的骑兵竟骑着浑身裹甲的“没尾驹”——那战马尾巴被削得短如刀鞘,末端缠着三枚铁蒺藜,扫过之处泥浆飞溅,暗藏淬毒的倒刺。

“苏定方!你竟敢用如此阴诡之计!”罗成怒吼着挺枪刺向敌将,枪尖五钩却“噗嗤”扎进淤泥里,拔枪时带出的泥浆竟有千斤之重。苏定方在马上阴笑:“罗公子可知,这淤泥河底埋着十万斤生石灰?你那宝贝枪头,怕是要变成铁秤砣了!”

话音未落,两岸伏兵万箭齐发。罗成挥枪拨打箭矢,却觉枪身越来越沉,五钩上挂满的箭杆竟似长了藤蔓,将他的招式锁得死死的。白龙驹突然发出悲鸣,原来是没尾驹的铁尾扫断了它的左后腿,马血混着泥浆溅上罗成的护心镜,映出他染血的眉梢——此刻竟与他十三岁杀退突厥王子时一模一样,只是眼中多了几分不甘。

“罗成小儿,还记得你在洛阳城下立的毒誓吗?”苏定方拍马逼近,手中九环刀寒光凛冽,“你说‘若负兄弟,万箭穿心’,今日便是应誓之时!”罗成心中一震,往事如刀割心——当年为破长蛇阵,他假意投靠王世充,却暗通瓦岗兄弟,临别时对单雄信发的毒誓,竟在此刻应验。

第一支箭穿透他的肩甲时,他听见枪缨断裂的声音。第二支箭擦过咽喉,他看见枪头的五钩突然勾住对岸的“刘”字帅旗。第三支箭、第西支箭……当第七十二支箭钉入他后背时,白龙驹终于轰然倒地,而罗成单膝跪地,手中长枪竟像生了根般,将帅旗旗杆扯得倾斜 forty-five度。

“别杀他!要活的!”李建成的亲信在后方大喊。但乱军之中,谁也没听见罗成用最后力气吐出的血字:“我…不跪…李家……”他的指尖抠进泥里,抠出母亲绣在他贴身甲胄上的“忠”字,那金线早己被血汗浸透,此刻却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五更天,淤泥河结了薄冰。苏定方提着染血的九环刀来检视尸体,却见罗成倚着断枪跪坐如佛,双目圆睁,枪头五钩仍死死勾住帅旗,旗杆上的“刘”字被撕成“卯”字形状——后来民间传说,这是罗成魂魄借枪钩字,咒杀了李建成身边的谋士徐军师。

当李建成的密使带着“罗成轻敌冒进,全军覆没”的捷报进京时,太极宫的铜鹤突然折断一足。李渊看着奏报上“淤泥河”三字,想起当年晋阳宫门前,那个白衣银枪的少年曾一枪挑落自己射偏的雕翎箭。而此刻,远在洺州的百姓说,每逢阴雨夜,总能看见一匹无头战马驮着杆银枪在河岸徘徊,枪头的冰棱上,还凝着未干的血泪。

(本集伏笔:罗成甲胄上的“忠”字绣纹,与后续秦琼梦到的“疽发背而亡”形成因果;淤泥河生石灰伏笔,为第23集尉迟恭“日抢三关”埋下环境线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