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浪淘沙·箭阵
吴前踏碎第九块青砖时,地宫穹顶突然传来编钟闷响。三百支青铜箭矢从《浪淘沙》词牌中凝形,箭尾缠绕着北汉亡魂的泣血金线。他闪身躲过第一波箭雨,鞋底却被"往事知多少"的词纹黏住,腐肉味混着玉屑从砖缝渗出。
"坎离易位!"李莫哀的残魂突然显形,青衣卷住吴前滚向震位。箭簇射入他们方才站立处,地面瞬间晶化成琉璃,显露出下方骇人景象——十万北汉战俘的尸骸被铸成箭阵基座,每具尸身的脊椎都延伸出青铜簧片,随着词牌韵律颤动。
"雕栏玉砌应犹在!"虚空响起李煜的诵词声。第二波箭雨袭来时,箭杆突然裂开,爬出晶化的《浪淘沙》词虫。吴前挥刀斩落箭矢,刀刃却被虫身"朱颜改"的咒文腐蚀出缺口。一只词虫钻入他右臂,皮肤立刻浮现汴京皇城的堪舆图。
剧痛中,吴前窥见箭阵真相:赵光义用显德七年的镇魂钉,将北汉亡魂钉入《浪淘沙》词牌。每支箭都是活祭法器,箭簇的青铜饕餮纹正在吸食他的卦骨精气!
"乾三连,坤六断!"他暴喝着扯断右臂词虫,带出的血肉在空中凝成先天八卦阵。阵光扫过箭阵,十万亡魂突然齐诵:"无限江山——"声浪掀翻青铜箭矢,露出箭杆内层的南唐宫纹。吴前瞳孔骤缩,那些纹路竟是李煜用周娥皇的指甲刻下的《霓裳》残谱!
李莫哀的青衣突然裹住八卦阵,将阵光折射成三百道棱柱。棱柱穿透箭阵核心的青铜编钟,钟面"别时容易见时难"的词牌应声炸裂。钟内滚出的不是钟锤,而是吴道子被蚕食殆尽的头骨——天灵盖上赫然刻着"太平兴国西年五月初三"!
"爷爷..."吴前踉跄着后退,头骨眼眶突然射出青光。幻象中,年轻的吴道子正在地宫布阵,将李煜的血与赵光义的龙气注入箭矢:"待甲子轮回,这十万词骨箭自会射穿..."
幻象被第三波箭雨撕裂。箭簇燃起青焰,在空中拼成先天杀阵。吴前脊背的卦骨突然离体,玉质碎片在杀阵中重组为《浪淘沙》全词。他呕着血沫掐动震卦手诀,却发现自己的心跳正与箭阵同频——每支箭都是他命格的分身!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残魂从卦骨碎片中跃出,玉斧劈向阵眼。斧刃触及青铜编钟的刹那,十万亡魂突然调转箭锋。吴前在剧痛中明悟:这根本不是杀阵,而是李煜用《浪淘沙》词意构建的渡魂舟!
箭阵突然静止,所有箭矢调转方向指向虚空。吴前顺着箭锋望去,看见克隆体站在玉桥上,脚下踩着《相见欢》词牌凝成的汴京模型。克隆体手中的玉玺裂纹处,正渗出带"显德"年号的黑血。
"好哥哥,且看这最后一浪——"克隆体轻笑掷玺。玉玺炸裂的瞬间,箭阵化作滔天巨浪扑向吴前,每滴水珠都是《浪淘沙》的残字。李莫哀的残魂突然凝实,青衣展开成遮天屏障:
"前儿,记住邙山地脉的坤位..."
话音未落,青衣屏障被词浪撕碎。吴前在巨浪中抓住半块玉玺残片,残片吸饱卦血后突然活化,长出李煜的晶化手臂。手臂握着他持刀的手,朝虚空劈出《浪淘沙》的终极词意: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浪应声分裂,显露出藏匿其中的青铜主箭。箭杆上捆着吴道子的本命卦签,签文正是吴前出生时的星象图。当刀锋斩断卦签时,十万北汉亡魂突然齐声大笑,他们的尸骸在箭阵基座上化作飞灰,凝成三百朵带血的虞美人。
地宫归于死寂时,吴前跪在玉玺残片前。残片上缓缓浮现血字谶言:
「浪淘尽,红尘劫」
克隆体的笑声从地脉深处传来,带着玉蚕啃食的沙沙声。吴前抹去嘴角血渍,发现自己的掌纹己变成《相见欢》词谱——而第一道掌纹的尽头,正指向汴京观星台的方向。